首页 > 新闻 > 正文

薛涛:大数据里看环卫市场化中盘和垃圾分类开局

时间:2019-12-09 09:08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李少甫、顾春雨



11月4日,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在“2019(第二届)环卫一体化高峰论坛”上,以“大数据里看环卫市场化中盘和垃圾分类开局”为题,尝试用大量数据剖析环卫市场化发展以及垃圾分类的广泛推行后对环卫市场的影响。

image.png

薛涛

前言

“本次论坛非常荣幸请到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的余宁主任。E20研究院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研究以及观点来自于自2017年起在宁波市参与的垃圾分类市场化以及收费机制研究项目” 薛涛说。首先他分享了三个这两三年以来对环卫市场化以及垃圾分类相关的感受,开始了整个38分钟的报告:

第一,我们曾经在2017(第十一届)固废战略论坛上的演讲中提到,我国垃圾分类的趋势一定是宁波正在做的干湿分离的四分类,而不是几年前深圳和苏州做的三分类。这个观点从去年到今年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干湿分离对于环保产业界来说非常重要,对环卫、垃圾处理甚至一些设备或药剂类的行业的影响都非常深远。

第二,华东地区一向是环卫市场化的第一阵营或者第一战场,而江浙则是我国环卫市场化最受推崇的地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江浙地区的政府更加尊重市场和政府之间的边界,也更加尊重契约精神。行业内有这么一种说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与江浙政府的合同很难签,但签下来后的执行状态会非常好。”

第三,通过在宁波深度参与垃圾分类的实践得知,垃圾分类与传统的环卫、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市场化仅涉及政企边界的问题不同,垃圾分类更多是政企民的多边界问题,因此是环保行业中与公共管理学科关联度最大的一个子领域。正如论坛上午陈海滨教授(推荐阅读→陈海滨:垃圾分类企业的定位与任务探究)和刘建国教授(推荐阅读→刘建国:垃圾分类推动环卫行业不断升级)演讲中所说,如垃圾分类本身全面的市场化是不可取的,需更多结合社会管理,形成政企民三方的共建机制。而环卫企业恰恰是离垃圾分类最近的一个阵营,需要为城市垃圾分类提供一些接口性的服务,此次的演讲中将详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对每年大量标讯数据的重新归纳分析(若无特殊说明,数据来源于E20研究院数据中心的E标通系统),来反映一些环卫市场活动的客观表现,其中也包括一些前述专家不认可的比较贵的前端涉及垃圾分类装备的采购现状。

首先 ,我们要通过数据来看今天演讲的两个主题:

第一是环卫市场化的中盘。大家很高兴,我这个“中”不是“终结者”的“终”,是“中间”的“中”,这是由于我们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来看,市场的表现有很多符合“中盘”的特征。

第二就是垃圾分类的全面开局。宁波在世行项目影响下,自2011年起就开启了很高标准的垃圾分类全面规划工作,为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样板。但这里我们说的开局更多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局。这个开局的时间点不是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或《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而是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强制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上海的强制实施让我看到垃圾分类真正走向了大众媒体,包括吴小波,包括各种财经的报纸。以往环保圈的事从未在大众媒体上大面积出现,只在我们的专业媒体上进行讨论。上海这次的强制,尤其是撤桶让老百姓感觉有些许的不方便,突然让大家意识到习总书记说的“新时尚”是真要干。之前宁波、厦门、苏州等地垃圾分类工作做的很好,但是除了这几个城市的老百姓以外,其他地方的居民其实并没有切身的体会和感知。随着上海市垃圾分类强制实施的开展,今年以来在大众媒体端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争论也多了起来。包括即将实施强制分类的北京,上午常纪文老师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推荐阅读→常纪文:垃圾分类国策下的环卫服务管理升级),其他46个试点城市甚至后面的292个地级市,甚至还有江浙的部分县级市,我认为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开动的时代。

除此之外,后续我们还将讨论在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环卫市场化到底在商业模式上会受到什么影响。

环卫一体化趋势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