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家谈 | “以奖促分”靠谱吗?垃圾分类到底如何推?

时间:2017-02-17 16:44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谷林

去年12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那么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不少地方通行的做法是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正确可获奖励”。此法效果如何?该如何看待?前不久,苏州市环卫处副处长何晟在垃圾分类交流群里,就此发起了一场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对此垃圾分类和“以奖促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垃圾分类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垃圾处理处置的起点,我国从2000年就开始倡导垃圾分类。去年12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那么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不少地方通行的做法是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正确可获奖励”。此法效果如何?该如何看待?前不久,苏州市环卫处副处长何晟在垃圾分类交流群里,就此发起了一场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对此垃圾分类和“以奖促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邓志光:

“垃圾分类换积分”理论上应该可以,实际操作层面不好办,是不是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积分登记和管理?会增加费用?家庭垃圾分类不宜超过三种,干湿(易腐)分开即可。一定要日产日清。至于报纸、纸箱、瓶子等单独分,拾荒者自动会拿走。国内居民居住条件有限,不可能在厨房发几个垃圾桶。据说日本有些城市的家庭将易腐烂垃圾放在冰箱里,定时投放专门的收运车辆中,目前国内难以实现。制度建设、宣传、习惯养成都需要,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分类收集与后续处理处置要配套,不然成为两张皮,最后可能不了了之。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

这种模式短期内对个别小区有促进,长期不可持续。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国砥:

“以奖促分”模式对生活节俭的人应该有点作用,但对富裕的人来说,是否可以激起足够的动力?按照现在垃圾分类的补贴力度,估计直接给钱也没人会太感兴趣,钱难道能给到大家动心的数量?做为小区业主,垃圾分不分类其实跟分类奖励没有必然关系。

所以这种模式短期在一些试点可能会看到点效果。可垃圾回收整体是需要投入的,增加激励资金,回收成本更高,最终还是政府和居民自己埋单,不可持续。真要增加垃圾处理费,何必这样绕圈子?

而且就个人经验,垃圾分不分,都不影响价值高的瓶子、纸箱被拾荒人捡走。我自己试过投瓶换积分的装置,比较麻烦,感觉对很多人没有吸引力。另外以前塑料瓶一个卖一毛钱,现在三个才一毛钱。拾荒的现在也基本都基本只要塑料瓶子和铝制易拉罐,铁罐他们都不要。

垃圾分类和不乱丢垃圾都是个人应尽的责任。让不分类感觉有羞耻感可能比奖励更有效!就像很多人在小区不乱丢垃圾一样。曾看到一家人经常把垃圾放门口,物业直接在他家门旁贴张纸警告,后来就不放了。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中国固废网主编谷林:

生活垃圾作为日常生活的产物,每个垃圾生产者都应该对产生垃圾的后果负有责任。在环保领域,“谁污染谁付费(治理)”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环保治理的理论依据。如果“谁污染谁付费”是相对公平合理的社会管理理念的话,对民众进行利益引诱,以促进其进行垃圾分类-------这也许会在短时间内促进民众参与分类,却从根本上混淆或者模糊了民众对垃圾处理(包含垃圾分类)应该承担的义务。长期看,难以帮助民众建立更科学合理的社会公共意识,不利于社会整体文明的发展,也会给公共财政带来更多不该有的损失。

其实从垃圾分类做得好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中不难看出,让民众高度参与垃圾分类的关键,不是多么细致的分类说明,也不是垃圾袋收费等,而是居民强制分类,以及与之配套的限时收运、投放,不良记录评价和罚款措施等。

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涛:

积分兑换只是过渡,原则上是“买垃圾",不能持续发展,目前也只能抓住老年人这个群体。未来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征信系统”发挥作用,鼓励正能量群体,边缘化冷漠群体。现阶段最好的方法,还是把孩子作为主体抓起,带动家庭。我们也正在设计开发这套系统。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薛艳艳:

这里面有大众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应用。个人认为精神层面的引导也许更有效。需要引导人们正确无偿分类投放垃圾是市民行为准则。干湿垃圾分类投放是人的自然反应,只不过很多人没有这样的习惯和认识。

居民的生活智慧是可以被引导教育的。比如厕纸直接冲走这个常识很多人都不知道。家里如何放置垃圾桶,如何扔垃圾也是一门生活学问和生活方式。

宁波市城市阳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兴豪:

垃圾分类工作首先要从我做起,以家庭为单位从家家户户源头指导做起。逐步的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逐步让民众养成“做得好是应该的”的观念,做得不好,就是犯错误了。有了这种理念,不需要积分兑换,大家也会做好它。

另外,这件事情不可能靠“一蹴而就,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就能做好”的理念,而要有一个长期的阶段性目标。逐步完成。垃圾分类要做好,需要立法,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推广、引导、教育、 执法,形成长效机制。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