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8 09:51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徐冰冰整理
我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正由增量向存量提质增效转变,精益管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战略。
6月20日,在“2024上海固废热点论坛”现场,围绕“构建深耕赋能的价值经营模式”话题,E20环境平台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行业研究员潘功作为主持人,与惠州广惠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斌、东莞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鄂宏彪、深圳市深能南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建兵、南宁市三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正鹏以及南通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光展开对话。
01精细化管理是系统动态的过程关键在人
潘功
潘功博士表示,向存量要效益,需要行业做精细化的提升。如何对不同地域的垃圾焚烧厂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成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未来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张晓斌
首创环保集团惠州项目是“双百跨越”首批精细化垃圾焚烧发电标杆项目,精细化是该项目的亮点。对于精细化,张晓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精细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主要包括焚烧处理流程全链条上经营管理、生产运营、工艺设备、人力资源、安全环保等各功能模块精细化。同时,需要通过规章制度、标准流程、操作手册、程序文件等作为传递介质,实现业务流、信息流、数据流的整合提升和持续改进。
第二,精细化是一个动态改进的过程。需要平衡厂内外条件的影响,既考虑外部垃圾量等各种变化,又关注内部不同班组运营水平,建立标准统一、动态调整又相对固化、有条不紊的工作链。
第三,精细化的管理关键在人。首先,无论制度、流程,还是操作手册,最终都是通过人这一关键要素来实现。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有效配合,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改进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化的最终目的——提升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
如何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现?一是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交流学习等各种方式提升员工精细化运营能力,使其主动理解和接受这些管理理念;二是为员工提供足够便利的信息化、数据化等辅助工具,腾挪出从高强度的生产中发现精细化改进方法的时间。
02如何向“存量”要“增量”?
目前环境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垃圾资源有限,行业兄弟单位充分发掘供热、一般固废掺烧,打造循环产业园模式,发挥垃圾资源最大价值并寻求大量存量设施“吃得饱”,提质增效和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性话题。粤丰环保在这方面有了多方面尝试,建成了一些示范项目,粤丰环保聚焦在“垃圾资源”,紧紧攥住这个牛鼻子,实现运营项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供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借鉴。
鄂宏彪
粤丰环保是一家民营企业,2014年在香港上市,目前运营着36个项目,日处理能力5.45万吨。东莞粤丰项目是粤丰环保的主力项目,日处理垃圾3000吨,装机容量78兆瓦。鄂宏彪分享了东莞项目在降本和增效上的具体措施。
增效方面,首先,聚焦垃圾资源,解决“如何让企业吃饱吃好”的问题。早在三年前,粤丰环保在集团层面就开始推动市场开发部向垃圾资源拓展部转型,与电厂的垃圾资源拓展组结合起来,从组织和运营机制上保证了垃圾的拓展渠道,让企业能够吃得饱。
其次,粤丰环保打造了环卫一体化公司。以垃圾发电厂为核心,在上游做垃圾清扫,中间做垃圾清运,围绕垃圾电厂拓展上游资源,以此控制区域内的垃圾,为垃圾发电厂服务。
第三,对填埋场垃圾进行复挖。现阶段填埋场垃圾资源对垃圾电厂的运营非常关键,从经济效益上,可以取得较高的垃圾处置费,并能弥补280kwh限制上网电量的国补省补差价。粤丰环保有专业团队,并融合资源,对填埋场的设计、复挖、封场进行全方位整合。对存量垃圾开挖转运,既解决了垃圾填埋场整治问题,也有效满足了垃圾焚烧电厂的产能需求。目前,粤丰环保填埋场垃圾对项目生活垃圾以外的部分是最大贡献。
降本方面,东莞粤丰紧紧围绕集团年度会议上提出“三降”目标发力:降低飞灰产生率、降低检修费用、降低环保耗材成本。
东莞粤丰没有自己的飞灰填埋场,飞灰处理成本比较高,压力很大,项目公司在做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在炉内脱酸方面做了大量试验,使原灰产生率控制在行业先进水平;在检修费用上,以设备的长周期运行为核心,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是加强运行管理,提高主设备运行周期,综合分析后将项目运行周期控制在8~12个月;一方面严格按照检修规程做好主设备检修质量,保障运行周期的安全经济生产;环保耗材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主要成本,东莞粤丰身处珠三角,排放按“大湾区”地标,焚烧炉“薄层快烧”、严格控制通道出口温度、激波吹灰+蒸汽吹灰+在线吹灰的组合拳、脱酸塔和除尘器的高效运行,脱酸、脱硝环保耗材技术经济指标处于行业一线水准。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