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示

时间:2022-04-24 13:39

来源: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立产业中循环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打通循环经济脉络, 实现产业链条循环,构建资源型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建链补链, 加快建立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循环化全产业链,着力延伸再 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推动工业循环发展,以化工、钢铁、 建材、电力等行业为重点,构建一批循环经济工业产业,实施高 端再制造工程,促进固废资源跨产业协同利用,推进大宗固废综 合利用基地建设。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农林废弃物产业 化利用。强化商贸领域循环发展,有序发展出行、住宿等领域共 享经济,规范发展闲置资源交易。

构建社会大循环格局。强化全社会循环体系建设,构建绿色 运营体系。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 水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健全废钢铁、废塑料、废旧轮胎 等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回收网点及分拣中心建设。提升 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专业化水平,规范行业经营秩序,鼓励企业实 行规模化运营。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化利用,加快建立再生原材料 推广使用制度,拓展再生原材料市场应用渠道。支持协同处置城 镇固废,推动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一体化发展。

(二)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升级

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园区产业循环化程度,促进 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实现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推动固废处置、危废收集处置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推动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完善园区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建设 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推广 集中供气供热,加强工业余压余热利用,推动分布式能源及源 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供水与排 水、污水收集与处理、再生水回用系统。持续提高园区循环化发 展水平,实现园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推进绿色园区建设。以示范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提 高绿色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为重点,以增强绿色产业综合竞争 力为核心,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产业园区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 设,鼓励园区开展绿色工业园区、无废工业园区创建,着力推动绿色产业集聚、产业竞争力提升,优化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 运营服务平台,培育形成绿色产业发展新动能。规范园区低碳循 环管理,搭建绿色低碳循环运营服务平台,统筹推进能源、水、 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降低园区整体污染物排放量。引导社 会资本积极参与,推行园区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模式。鼓励园区内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程、建设绿色 供应链。支持起步区等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 业,推进清洁生产,打造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园区示范。到 2025 年,创建绿色园区(集聚区)15 个以上,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比 例力争达到工业园区的 50%以上,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 21 实施循环化改造。

(三)加快工业低温余热利用

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政 府主导管网建设、专业公司负责运营、热源市场竞价入网机制, 畅通工业余热入网渠道。充分挖掘钢铁、化工、炭素、污水处理 等行业余热潜能,积极推进产业园区余热梯级利用,鼓励发展工 业低品位余热与热泵相结合的供热方式,实现低品位余热资源高 效采集。鼓励利用高效换热器、热泵等先进节能技术,探索全流 程工业余热回收模式,实现余热应用尽用。

专栏 4 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工程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程。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 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做好厨余垃圾投 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工作,建成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推进厨余垃 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程。鼓励区县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形成交售便捷、覆盖面广、 生态高效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聚焦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冶 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尾矿(共伴生矿)、农作物秸秆等重点品种,推广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创新大 宗固废综合利用模式和关键技术、协同利用机制和管理方式,推动大宗固 废综合利用创新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建筑垃圾精 细化分类分质利用,完善收集、清运、分拣、再利用的一体化回收处置体 系。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骨干企业,不断提高利用质量、扩大资 源化利用规模。

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工程。强化塑料制品质量监管和输入管控,严控 22 塑料制品生产和销售,合理推进塑料源头减量,鼓励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 塑料制品。积极稳妥推广可降解塑料,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 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塑料 垃圾填埋量。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工程。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动电商与生产商 合作,实现重点品类快件原装直发。鼓励包装生产、电商、快递等上下游 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推动生产企业开展包装减量化。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 规模化应用试点创建,鼓励电商、快递企业与商业机构、便利店等合作设 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协议回收点。

(四)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推动能源效率持续提升。以绿色低碳发展、能源优化配置和 资源高效利用为导向,建立健全能耗双控和煤炭压减科学管理制 度,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强化能 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 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各区县能耗总量控制,新增原料用能不纳 入各区县能耗双控考核。完善差异化管控政策,坚持“严控两高, 优化其他”原则,实行“两高”行业用能全闭环管理,加强对非 “两高”项目能耗资源保障,确保“两高”行业能耗煤耗总量只 减不增。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科学有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能耗 增量指标优先保障非“两高”重点项目和民生刚需,促进能源资 源高质量配置利用。严格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及结果运用,落实专 项补助资金、能源价格优惠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 技术等手段,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建设能源双碳 数智平台,提高能源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能源管控实现“一屏看全域、一网管全局”。到 2025 年,能源利用效率持 续提升,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任务。

严格水资源节约利用。严格落实“四水四定”,树立以水而 定、量水而行、还水于泉理念,推动黄河流域节水典范城市建设。 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建立水资源承载监测预警机制。 构建适水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平台, 实现水资源统筹谋划、系统保障和精细管控。强化重点领域节水,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严格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全面实施引 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加大非常规水利用,推动非常规水源纳入 水资源统一配置,推进新增工业用水大户、高耗水项目利用再生 水,鼓励农村地区就地消纳利用再生水资源。到 2025 年,全市 年用水总量控制在省定目标范围以内,万元 GDP 用水量下降 16%, 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 2.5 亿立方米。

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开发强度 双控制度,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降低单位地区生 产总值建设用地强度。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实施严格的“增存挂 钩”制度,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强化存量建设用 地盘活利用。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鼓励采用立体综合 开发模式,培育一批新型节地模式和节约用地典型,发挥示范引 领作用。推进农村废弃宅基地、工矿仓储用地等有偿退出,积极 探索集体土地收储新机制,加大农村闲散用地盘活力度,推动全 域土地综合整治。健全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完善土地二级市场, 推行灵活供地方式,推广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 年期出让等方式使用土地,促进土地要素流通和节约集约利用。

六、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以新型城镇建设为依托,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能源、交通、环境设施等领域绿色建设水平,构建绿色低碳、高 效实用、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提供有力支撑。

(一)推动能源设施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实施光伏跨越发展工程,加快推 进莱芜区、历城区、章丘区、钢城区、商河县、平阴县、济南高 新区等国家整县(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有序推 进一批“光伏+”集中式电站建设。鼓励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 结合供暖需求,积极推进现有农林生物质电厂和生活垃圾、污泥 焚烧发电厂开展供暖改造。发挥商河县、济阳区、起步区等地热 资源优势,规范有序推进地热能供暖。统筹可再生能源与乡村振 兴融合发展,推进“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行动,增加农村清 洁能源供应。统筹推进制、储(运)、加、用氢能全链条发展, 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氢能在交通、工业等 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有序开展核能小堆供热研究。到 2025 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 470 万千瓦左 25 右。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推进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及配套 送出工程建设,持续提高接受外电能力。聚焦整县(区)分布式 光伏规模化开发,实施城乡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力 推进高比例容纳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智能配电网建设,确保新能 源电力应接尽接。在电力安全保供的前提下,推动煤电机组逐步 由电量型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全面实施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 改造,推动煤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充分挖掘常规电源储能潜力。 推动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提高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推进一批 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开展氢能储能和飞轮储能研究和示范应 用,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运行。强化以电 为核心的能源需求侧管理,积极推动不间断电源、充换电设施等 分散式储能设施建设,探索推广电动汽车、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 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合理引导电力需求,提升电网调峰、 调频、需求响应能力。鼓励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 慧能源系统和微电网,推进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系 统融合发展,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构建智慧能源 体系,加快推动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坚持替代优先、先立后破、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原则,有序推动 燃煤供热锅炉、小型燃煤热电厂热源整合工作,在确保电力、热 力接续稳定供应的基础上,按照省要求,大力推进单机容量 30 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关停整合,完成 30 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 电厂供热半径 15 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 (含自备电厂)关停整合。充分挖掘现有大型热电联产企业供热 潜力,鼓励在合理供热半径内的存量凝气式煤电机组实施热电联 产改造,推进大型燃煤电厂长距离供热项目实施。鼓励既有大型 热电联产燃煤机组开展耦合生物质、污泥改造。加强天然气长输 管线、调峰和应急储气能力建设,完善城市天然气输配管网,推 动实现天然气高压管网规划建设“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 资源调配“一张图”,提升供气能力和效率。鼓励油气企业利用 自有建设用地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建设分布式能源设施,鼓励传统 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

(二)提升交通设施绿色发展水平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建立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综合立 体交通网。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 和维护全过程,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 港口及其他绿色交通廊道,推进交通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全生命 周期能耗和碳排放。规划建设一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 通等重大交通项目,基本建成以航空运输为引领、轨道交通为骨 架、公路交通为经脉、水路交通为补充、综合交通枢纽为支点、客货运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提升综合交 通能力。加快交通工具绿色更新迭代,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 源运输装备,推动交通工具清洁化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新能源 充电桩和加氢站等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 组织运行体系,积极促进铁路、公路、民航和城市交通等不同交 通方式间的高效组织和畅通衔接。优化调整区域运输结构,大力 提升铁路货运能力,积极发展高铁快运,着力提升公路运输效率, 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推动大宗物料运输“公转铁”,减少大宗物 料公路运输量,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积极推动小清河复航。 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完善不同层次的公交网络,打造高效衔 接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建设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推动城市绿道 步道互联互通。到 2025 年,全市新建道路 700 公里以上,新增 铁路运营里程 300 公里以上,“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建成,中心 城区公交站点实现 500 米全覆盖,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 55%。

(三)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升级。以基础设施“七网行动”为抓手, 全面提高环境基础设施绿色水平。优化配置区域水资源,提高供排水保障能力,合理规划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加大水库扩建增容、 除险加固和河道拦蓄工程建设力度,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排水设施补短板行动,强化供水和排水厂、站、网建设,建设安全 完备的水保障网。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做好厨余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工作,建成厨余垃圾处理项目, 推进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 处置建设,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监 管水平,严格执行经营许可管理制度。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贯彻“渗、蓄、滞、净、用、排”建设理念,提高城市雨水蓄积 和洪涝灾害抗御等能力。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先行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农村厕 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等重点任务,提升乡村内涵品质。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区基本 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 70%以上, 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以上。

加快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以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为抓 手,推动建筑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标准,城 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高星级绿色建筑建设。 持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行 标准化设计,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建 筑业转型升级。支持起步区建设绿色城市示范区。加快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深入开展既有居住 建筑节能改造、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500万平方米,持续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七、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扩大绿色低碳产品 供给和消费,推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促进绿色产品消费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持续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全 面推动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加强对 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鼓励引导消费者更换或新购绿 色节能家电、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建立完善节能家电、节水器 具等绿色产品和新能源汽车推广机制,鼓励各区县采取补贴、积 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大绿色 低碳产品采购力度,扩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范围,提升绿色低碳 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推动国有企业率先建立健全绿色采购 管理制度。拓宽绿色产品流通渠道,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 新平台促进绿色消费。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健全绿色产 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联合开展能效水效标识专项监督检查, 加快形成安全、便利、诚信的绿色消费环境。

(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着力培育绿色生活理念。开展全民绿色消费教育,将绿色低 碳的生活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体系。深入开展全社会 反对浪费行动,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厉行节约,反对奢侈 浪费和过度消费。深化绿色生活建设,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 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活动。积极开展知识普及、宣 传教育、行为引导、典范创建等主题活动,把绿色生活理念纳入 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宣传阵地建 设,创建一批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和生态文化公园、广场。 到 2025 年,绿色生活建设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生活方式得 到普遍推广。

持续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 行动,基本建立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 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科学稳妥推广塑 料替代产品,加快推行绿色设计和电商快件原装直发,引导公众 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推动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再生利 用,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到 2025 年,商品零售、外卖、快递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现象大幅减少, 塑料废弃物收集转运效率大幅提高。

专栏 5 绿色生活建设工程

节约型机关建设行动。发挥党政机关在绿色生活建设行动中的率先示 范作用,扎实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健全节约资源能源 管理制度,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能耗在线监测工作。推行绿色办公,减少使 用一次性办公用品,使用循环再生产品,推进无纸化办公。建设绿色食堂, 开展“光盘行动”等节约粮食行动。

绿色家庭建设行动。开展“最美家庭”寻找、“出彩人家”建设等活 动,鼓励优先购买使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主动践行绿色生 活方式,节约用电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实行生活垃圾源头减 量与分类,减少家庭能源资源消耗。

绿色学校建设行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绿色校园文化,组织多 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积极采用节 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清洁化水平。 绿色社区建设行动。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制度,推广“未 来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促进社区节能节水、绿化环卫、垃圾分类、设施维护等工作质量提升。

绿色商场建设行动。引导商场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开展绿色低碳经营 活动,提升商场设施设备绿色化水平,积极采购使用高能效用电用水设备, 强化能耗水耗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 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简化商品包装,减少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

绿色出行建设行动。巩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推动交通基础 设施绿色化,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管理,加快充电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公交供给能力和运营速度,宣传倡导全民绿色出行,逐步 提升公共出行比例。

绿色建筑建设行动。积极推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创建省级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示范区,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 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绿色建材应用 比例,积极引导超低能耗建筑建设。

八、夯实绿色发展底色

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为重点,厚植绿色生态优 势,彰显“山泉湖河城”空间特色,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效增加优质 生态环境产品供给,夯实全市绿色发展底色。

(一)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系统治理、精准治 理,健全完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 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加快建设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 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为推动生 态环境根本好转、高质量建设生态济南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建成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开展“智慧生态黄河”示 范建设,完善全市生态环境智慧感知网络,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 和共享开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 推动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扎实开展空气质量攻坚行动,实施 PM2.5 和臭氧“双控双减”,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 防控,减少重污染天气,捍卫“泉城蓝”。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 理,全面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和淘 汰更新。完善治理机制和网格化监管机制,加强空气质量预报预 警,提前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启动应急响应, 开展应急联动,督促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到 2025 年,完成省下 达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任务。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