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示

时间:2022-04-24 13:39

来源: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日前,山东省济南市起草并公示了《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该规划指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做好厨余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工作,建成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推进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建设,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先行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等重点任务,提升乡村内涵品质。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

详情如下:

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 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重要举措,是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 战略、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助力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目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的内在要求。根据《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 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十四五”循环经济发 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 号)《山东省“十四五”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规划》(省发改环资〔2022〕181 号)《济南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济政发〔2021〕9 号)等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体系,推动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至 2025 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济南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扎实推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生态济南建设,产业 结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成效明显。

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绿色产业发展行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绿色新动能 加快培育,打造一批节能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等绿 色优势产业。“四新”经济增加值比重超过 36%,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55.29%,智能制造与高端 装备产业规模达到 4000 亿级,省级以上瞪羚企业达到 80 家,成 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 12 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2 家、 绿色园区 1 家。

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深入实施能 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提升城乡生 活垃圾处理能力,强化塑料污染治理,初步构建区域资源循环利 用体系。“十三五”时期,全市万元 GDP 能耗、万元 GDP 碳排放 累计下降 30%以上,煤炭消费总量压减 22.5%,万元 GDP 用水量 下降 23.77%,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下降 20.4%,能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消耗强度大幅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资源 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绿 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生 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全国率先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在全省率先 实现消除劣 V 类水体任务目标,重点泉群连续 17 年持续喷涌。 35 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62%, 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5.6%。

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加大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泉 城环保世纪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营 造全社会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绿色建筑在新建民用建筑中比例 达到 10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 54%,中心城区公交新 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 98.5%。

同时,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主要是产业绿色转型任务依然艰巨;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集聚效 应偏弱,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资源利用 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绿色发展保障机 制和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济南处于抢 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济南新旧动能 转换起步区建设、“强省会”战略机遇的重要窗口期,是跨越赶 超的黄金期、关键期,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了新遵循。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 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内在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 低碳发展道路,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加快完善绿色治理体系提出 了新航标。

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四 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这对我市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培育绿色 产业体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 态环境需要提出了新要求。

打造生态明珠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锚定了新目标。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济南放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 建设全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高点定位,为我市跨越发展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明珠,率先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 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锚定了新目标。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 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 型为引领,全过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全链条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全领域夯实绿色发展底色,全方位健全绿色 发展制度,践行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打造绿 色发展济南品牌和黄河流域生态明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济南样本。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双轮驱动。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约束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政府和市场两手 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导向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突出企业和消 费者在绿色生产生活方面的主体地位,推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激发各类主体活力。

系统谋划,突出重点。加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全局性谋划、 整体性推进,多措并举、系统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产 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全覆盖。准确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中的薄弱环节,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实 现各项任务均衡推进。

改革引领,科技赋能。着力深化制度改革,统筹推进能源、 资本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强化制度支撑,构建完备的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制度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构建市场导向 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节约集约,高质高效。坚持节约优先,实行全面节约战略,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 环链接,推动资源环境要素高质利用、高效配置,持续提高投入 产出效率,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 系基本建成,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 转型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机制体制更加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绿色产业体系基本构建。绿色经济活力充分释放,节能减排、 绿色低碳企业不断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产值持 续增加,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规模达到 7000 亿,绿色 建筑产业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力争达 到千亿,节能环保服务业、循环经济产业产值力争达到百亿,基 本形成“千百亿”绿色产业体系。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环境要素配置持续优化,重点 行业能耗、水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主要资源产 出率大幅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显著提升。

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能源体系实现清洁转型,建立多元清洁 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基 本构建起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绿色生活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全民绿色生活理念牢固树立,更加自觉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持续提升。

绿色发展机制更加健全。绿色发展所需的法规制度、技术创 新机制、统计考核体系愈加健全,用能权、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 制度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生态 环境地方性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三、加快经济绿色转型

以产业绿色化为重点,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深入实施工业强 市发展战略,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 标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循 环发展经济体系。

(一)加快工业绿色转型

加快淘汰落后低效产能。统筹推动产业升级与淘汰落后产 能,严格执行环保、质量、技术、能耗、安全等标准,依法依规 倒逼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严控新增过剩产能。严格落实《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推动“淘汰类”生产工艺和产品退出。 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分类整治。严把“两高”项目准 入关口,严格落实“五个替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 展,把握好政策尺度,严格按照“两高”项目与“非两高”项目、 行业上游与中下游、技术改造与新建、不同时间节点“四个区分 开来”原则,建立“两高”项目存量、在建、拟建三张清单,明 确四类处置方式,强化“两高”项目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管,实现 “两高”行业存量改革。

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加快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推 进工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能效和污染物减排“领跑者”行动,加快推动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行 业绿色化改造,实施智慧能源管理、节能技术改造、余热余压利 用、能量系统优化等绿色低碳工程,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 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和高端前沿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经济绿色低 碳发展,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优先支持 PUE 值低于 1.25、 上架率高于 65%的数据中心新(扩、改)建项目。深入实施绿色 制造,构建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链条的绿色产品供给体 系,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到 2025 年, 工业绿色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四新”经济占全部经济总量比重达到 45%,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 200 家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 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用水量明显下降,为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

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质发展。积极顺应消费品质化、个性化、 绿色化、服务化趋势,加快推进商贸、旅游、医养、家政服务等 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持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商贸企 业绿色升级,推动商贸设施改造提升和商业网点优化布局,培育 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电商等绿色流通主体,推动电商平台 和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有序发展 共享经济,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规范发展闲置物品交易, 推动形成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在商品零售、酒店、 餐饮、电商快递等领域,逐步禁止或限制使用部分不可降解塑料 制品。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发展。积极发挥服务业绿色发展的新 引擎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 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构 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同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优化物 流园区建设布局,加快推动物流企业退城入园,提升物流业智慧 发展水平。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发展,做好大中型数据中心、网 络机房绿色建设和改造,建立绿色运营维护体系,引导数据中心 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指导完善相关绿色标准,推动会 展业绿色发展,鼓励办展设施循环使用,打造国际会展名城和高端会议目的地。

(三)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为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产 业,建设黄河流域现代农业引领区。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推动 农产品加工绿色转型,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广农产 品绿色电商模式,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 认证管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不 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休闲旅游、现代种业、农业会展经济、 农产品商贸物流等发展,推动农业与食品加工业、生产服务业、 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园区、示范村镇、产业集群,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绿色升级。到 2025 年,创建 5 个 省级以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 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转型重点工程。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持续推进 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建设,发挥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合理推进化 学肥料减量工作。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持续做好农药替代和非化 学防治技术推广,持续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统防 统治覆盖率。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 用,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化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实施农产品品牌引领工程,完善“1+10+N”品牌建设推进体系 12 和工作机制,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做大做强“泉水人 家”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培育章丘大葱、平阴玫瑰、莱芜 生姜、历城草莓、商河花卉等农业特色品牌,打造绿色优质农产 品。到 2025 年,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 资源化水平持续提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 6%左右, 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达到 50 个。

四、培育绿色产业体系

根据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我市优势产业,结合产业 发展特点,着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环境产 业、绿色服务产业和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构建“4+X”绿色产业 体系,示范带动绿色产业整体发展。

(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发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 产业优势,推动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清 洁能源等行业发展。以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 术创新为突破口,优化节能锅炉窑炉、高效发电机组等高效节能 装备产业链。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和技术瓶颈,推动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 理、固废处置、环境监测等装备企业加快自主研发、制造及系统 集成水平,鼓励发展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装备,提升环保装备 标准化、成套化、自动化水平。发挥汽车生产、零部件配套等方 13 面的优势,加快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 部件等行业发展,优化汽车生产技术创新链,扩大高端产品供给。 围绕清洁能源需求和我市资源禀赋,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 用,加快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电装备等产业发展,延伸产 业链条。

做大循环经济产业。围绕全社会循环发展体系建设,加快布 局农业、工业、服务业循环产业。依托现有骨干企业,深入推进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秸秆原料化、燃料化利用,因地制宜 鼓励利用林业剩余物生产板材、纸张、生物质液体燃料等。推行 循环型生产模式,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推广易拆解、易分类、 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提高再生原料替代使用比例,推进粉煤 灰、钢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互联 网+回收”新业态,推进邮政快递业循环发展,培育可循环快递 包装新模式,鼓励线上与线下合作设立可循环包装商品专区、协 议回收点、投放回收设施等。

做精生态环境产业。依托特色农业基础和生态资源禀赋,加 快推动生态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绿色交 通、绿色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展。推动生物育种、绿色现代农 业、休闲康养农业发展,加快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发展现代 都市型农业。加快推动生态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屏 障修复等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紧抓列入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试点城市机遇,大力推动高星级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被动式 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建设绿色建筑产业高端集聚 区。围绕绿色交通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等重点工程,完善绿色交通产业链。加快能源、废弃物处置、海 绵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补齐环境基础设施 短板。

做优绿色服务产业。围绕工业绿色转型和服务业提质升级重 点,加快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绿色金融、绿色物流等重点产业发 展。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向综合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发展,鼓励提供集节能环保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为一体的综合能源 服务,延伸服务链条。探索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深入开展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业务,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发展基于各 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围绕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目标,着力提 升供应链管理科技含量,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导航、区 块链等技术,持续提升物流业智慧发展水平,实现全自动化运输、 智能化仓储管理、智能分拣、智能物流追踪,全面提升绿色发展 质量,培育一批绿色物流服务领军企业。

培育绿色新兴产业。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机 遇,培育绿色高端、绿色未来产业。聚焦智能电力装备、高档数 控机床、激光装备、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优势装备领域, 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加快推进高端 装备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推动先进材 料领域核心技术优势和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加快布局氢能源、智 能电网和先进储能、碳达峰碳中和技术与服务等绿色未来产业, 构建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能源互联 网产业集聚区和综合智慧能源园区,培育智慧双碳、节能环保领 域综合服务商。

专栏 2 绿色产业重点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基地创建项目,多能互补区域能源供能系统 项目,余热余压综合利用与智慧供热项目,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智 慧新能源整车工厂项目,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 项目,海上风电装备智能制造项目,能源谷项目,氢燃料电池项目,核电 装备智造项目,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

循环经济产业。无废城市创建工程,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转运站项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水资源综合提升工程,再生水利用 和中水回用工程,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生态环境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现代种业产业园项目,温泉花 卉项目,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项目,水生态治理和保护修复 工程项目,绿色建筑产业链项目,绿色建材智慧产业园项目,轨道交通产 业园项目,智能交通产业园项目,污水处理与水质净化项目,新能源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项目。

绿色服务产业。重点企业节能减煤诊断服务项目,环境监测第三方服 务项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创建项目,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 模式试点创建项目,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智慧供应链枢纽项目,科创金 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程,智能电商运营中心项目,清洁环保运输项目。

绿色新兴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 基地项目,氢能产业示范基地,氢能技术研发与示范利用项目,新型储能 电站项目,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区域双碳服务中心,零碳试点建设项 目。

(二)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主体

培育绿色产业市场主体。发挥市场配置、政府引导和行业协 调作用,支持绿色产业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围绕绿色产业重点领 域,强化平台支撑、政策集成和要素保障,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示 范企业,加快绿色科技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绿色制造投入,壮大 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快中坚力量企业发展,鼓励小微企业做 优做细,促进龙头企业、中坚企业与优势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培 育一批掐尖扶壮、专精新特“小巨人”、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 再生资源示范中心等绿色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在节能环保、绿色 新兴产业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企业、旗舰型企 业,在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批行业领军 企业、生态环保百强企业、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到 2025 年,形 成“千百亿”绿色产业发展格局,创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 单项冠军企业 1000 家。

完善绿色产业链。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强产业补链 延链强链,发挥上游技术研发和资源供给优势,提升中游装备制 造和技术服务竞争力,保障下游技术应用和市场服务质量,重点 打造节能环保装备、绿色建筑、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新能 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整合技术、人才、资金、 市场等资源,向技术研发、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等全产业链发展。 鼓励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推进企业间资源 17 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积极引导中坚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 高端延伸,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绿色产业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创 新中心、产学研联盟、检验检测平台等机构,提升产业链整体研 发能力。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 市发展新格局,鼓励各区县依托优势资源,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优化完善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依托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培育 特色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技术创 新体系,着力推动绿色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加快补齐产业链短 板。以增强绿色产业综合竞争力为重点,支持园区、企业开展绿 色产业试点示范创建,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集聚性发展,打造节 能环保、绿色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绿色新兴产业等 集聚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绿色产业集 群。

专栏 3 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区。推动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莱芜区、商河 县等区县发展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建 设涵盖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研制、生产及服务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鼓励 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区。推动济阳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等区县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垃圾分类资源化循环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建设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基地,鼓励建设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 地。

绿色服务业发展区。推动历下区、市中区、高新区等区县发展绿色金 融、第三方节能等绿色服务业,培育和壮大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鼓励建 18 设节能环保产业共同体、生态环境服务综合体,打造服务生态环境产业的 智慧总部。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区。推动济阳区、商河县、南部山区、起步区等区 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绿色建设等生态环境产业,打造绿色 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被动式住宅部品和市政工程,打造“绿色技术+绿 色产业”应用场景示范区。

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区。推动市中区、章丘区、高新区、起步区等区县 发展智慧能源、先进材料、高端装备、氢能等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智能电 网、先进储能、激光雕刻装备,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氢谷产业园、 先进材料联合研究院。

五、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以无废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 建立企业微循环、产业中循环、社会大循环的循环型体系,加快 园区循环发展,推动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一)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

建立企业微循环链条。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穿 到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和全流程,建立完善企业内部循环链条。鼓 励企业以物质循环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为重点,构建和完善企业 内部循环型产业链,提高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效率。聚焦建材、 纺织印染、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强数字化赋能, 深入开展流程工业系统再造。推动生产企业研发节能减排技术, 开展循环化改造,以建设小循环项目为支撑,形成企业内部物料、 废水、废气循环和余热利用等循环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工业资源 综合利用“领跑者”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 冠军。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