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14 10:44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丁宁
上述地区在政策的良好保障下,已经逐步建立起相对健全的运营模式,在收费机制、收运管理、补贴标准方面均已有突破,因而市场相对成熟,适合餐厨企业进一步布局。此外,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商业模式不够健全,对政府的补贴、配套政策、收费机制等依赖明显,在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全国性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情况下,对企业而言,不同政府环境下项目的可复制性不大,因此建议布局市场相对成熟、配套机制相对完善的东部沿海地区。
机遇点二:瓶颈面前,复合及新兴技术破局有望
目前,我国主流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以厌氧消化、好氧堆肥为主。好氧模式是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经好氧微生物进行作用,高有机质含量的餐厨垃圾作为堆肥原料制成高有机质产品。目前我国好氧发酵堆肥技术已较为成熟,减量化效果明显,适用于小规模分布式就地处理项目。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模式则由于技术成熟、后端产业链制约小而占据了较高的应用比例。在这一模式下,将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处理后,产生多元化产物,如沼气、沼渣和沼液,经过处理回收生物质能。厌氧消化工艺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效果好,不涉及末端产物的后续处理问题,产业链相对简单。目前的试点项目工艺路线大部分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厌氧消化技术目前是、未来也将继续是50吨/日规模以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主流技术手段。
图表 5 试点城市工艺技术分析
资料资源:华中科技大学陈朱蕾教授
上述两种主流模式虽然应用较广,但也暴露出各自明显的短板。好氧发酵技术需调整餐厨垃圾的较高含水率、较高含盐量、较高的油脂含量及极低的pH,以达到给无害化处理和产品资源化利用的标准。此外,好氧堆肥工艺在运行期的能耗较高,运营成本高昂,也是这一技术路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厌氧消化目前存在工艺复杂、投资大等问题,且沼渣量大,减量化效果不及好氧技术。虽产业链较为简单,但产物沼气受制于经济性大多在厂区燃烧供能,难以产生销售收入,缺乏盈利点。
在技术瓶颈面前,多种处理技术联合应用成为新思路。在克服处理技术单一、实现技术互补上,将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技术联合使用,将餐厨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后,分别投放至厌氧和好氧的工艺路线中,厌氧产生的沼气经过发电以补偿好氧工艺的高能耗,两种主流技术取长补短,降低运行成本。目前,已有部分行业领先企业在项目中尝试采用好氧+厌氧技术,如委托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行的上海市闵行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原定采用饲料化处理,后经多重技术考量,决定改用微生物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并结合厌氧制沼工艺,成为国内首例固态好氧制肥辅以液态厌氧产沼的“互补”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E20研究院认为,未来,好氧、厌氧工艺各有所长的不同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望将联合技术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处理效率得以优化。
除多种技术联用之外,黑水虻处理、“噬污酵母”新型微生物处理等一批新型生物处理技术逐步进入视野,有望进一步工业化。
机遇点三:项目规模需因地制宜,中小城市空白有待填补
由于项目建设周期原因,目前过半项目尚未投入运营,需求量呈现虚高状态,部分大城市规划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大规模处理项目新建可能性较小,企业可逐步从大规模项目建设转向中小规模项目。据统计,在100个试点城市中,近半项目为规模在100-200吨以上、采用厌氧消化工艺。未来,更适宜中小规模项目的好氧技术及新型处理手段或成小城市破局解药。
图表 6 五批试点城市处理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陈朱蕾教授
而对于规模较大的厌氧发酵项目而言,E20研究院认为,将规模扩大化、增加沼气产量则有望实现末端产品进入销售渠道,增加产品收入,完善商业模式闭环,逐步降低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此外,餐厨垃圾与污泥协同处置,也将在解决各自产品规模化困境的问题上有进一步突破的可能。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