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垃圾分类多年来背负“有名无实”的争议,在近日召开的 “2013(第七届)固废战略论坛”上,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刘晶昊结合国外固废管理,对我国垃圾分类提出了五点独特建议。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废品回收就是垃圾分类。在我国垃圾分类的主力军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
二是不要设立单纯的“可回收垃圾桶”,宜设立专项废物回收桶,典型的有“废纸桶”、“塑料瓶桶”、“易拉罐桶”等,只有类别清晰的分类才会有价值。
三垃圾桶设置要因地制宜。要分析分类垃圾桶设置点的设置需求和回收物的概率,合理的、有选择的设置所需要的分类垃圾桶类型。并非处处都要设分类回收点,要分析什么地方设分类回收点,什么地方设混合(其它)垃圾回收点。如在台湾一个学校,树多落叶两大,因此专门放置了三个落叶回收大桶。
四垃圾分类要注重细节,要注意实用性。垃圾分类应注重回收效果,有效实现垃圾分流 垃圾分类可以不拘一格,不一定需要分类回收桶
五要加强垃圾分类统计,特别是回收废品的统计,统计要以重量为衡量标准,应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其次应合理设定目标,要达到垃圾回收率每年提高1%已不容易。在香港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2005-2014)中规定,固废减量化目标为每年减少1%,回收率目标为每年提高1%;美国在1996-2010的15年里,生活垃圾回收率从25%提高到了35%,平均每年增长率还不到1%。
谈及我国城市垃圾分类该怎么做?刘晶昊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资源回收率。国际通用的资源回收率是指资源回收量与资源回收量+清运垃圾量的比值。按照这种算法, 我国的资源回收率大概为40%,甚至已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再者,要从认识和方法等方面改进。要知道垃圾分类是全社会的工作,不仅是环卫部门的工作;要做垃圾分类首先要把资源回收现状摸清楚;确定基准回收率,规划目标,如每年增加 1%;开展多种专项行动,由易到难,由主到次;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推广等。
编辑:刘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