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中国固废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联合主办“2013(第七届)固废战略论坛”在北京召开。在“餐厨垃圾、餐余及渗滤液处理”环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为与会者分析了渗滤液处理的进展以及渗滤液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要点提示:
与其他一些主要国家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排放限值相比,我国的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相对更加严格。
2008年后,更加严格的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有效推进现有技术、现有企业的升级改造与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为环保市场创造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预处理+生物处理+双膜法(NF+RO)”组合工艺成为我国渗滤液处理的主流组合工艺,并在升级改造中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高级氧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的高效集成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进展,并开始得到应用。
我国渗滤液处理中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上重末端处理、轻源头控制;填埋垃圾含水率高、厨余垃圾多,导致我国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大、水质复杂、难处理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从源头控制,我国的渗滤液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渗滤液源头减量是解决渗滤液问题的唯一可行之路。
图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聂永丰
以下为发言内容实录:
各位同仁、先生们、女士们上午好。我将围绕垃圾渗滤液处理进展、问题与解决策略,具体介绍一下渗滤液处理的情况。
我国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大 排放标准严
垃圾渗滤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垃圾处理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渗滤液问题,不仅存在于垃圾填埋过程,实际上收运、填埋、堆肥、焚烧等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我国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在世界上恐怕都是最大的,有两个原因:其一,垃圾产生量大、含水率也越来越高。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基本上占到进场垃圾量的15-30%。其二,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多变,难以处理。比如说COD和BOD5浓度高;氮含量和盐类含量较高;水质中含有十几种金属离子,含量随填埋场pH的变化而变化;渗滤液中微生物营养比倒失调,主要是C、N、P的比例失调。
我国在渗滤液方面的技术法规要求越来越严。关于填埋场渗滤液,2008年发布实施新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对垃圾渗滤液中BOD5、CODCr、氨氮、总氮、重金属等指标提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在焚烧厂渗滤液方面,按照《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要求经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优先考虑循环再利用,必须排放时污染物排放限值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要求执行。另外,环评往往也会提出较严格的要求,如建在垃圾填埋场附近的焚烧场渗滤液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合并处理时,则应按填埋渗滤液排放限值要求。将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与美国、法国、韩国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相对更加严格。
我国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阶段总结
关于渗滤液处理进展情况,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以及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阶段,目前大体可分成四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对渗滤液认识不足,技术储备也不多,渗滤液处理主要沿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如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等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渗滤液的水质特性有进一步认识, 增加了预处理技术与厌氧处理技术, 采用的处理工艺一般为“氨吹脱+ 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 。
2000年后,排放标准趋严,要求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二级甚至一级排放标准,仅靠生物处理无法达到排放要求, 通常需要采取“预处理+生物处理+ 深度处理”。
2008年后,更加严格的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有效推进现有技术、现有企业的升级改造与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为环保市场创造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我国渗滤液处理技术路线进展情况
关于渗滤液处理的技术路线,我国颁布的相应工程与技术规范以及政策确立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工程技术路线,即渗滤液处理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NF和RO产生的浓缩液宜单独处理,可采用焚烧、蒸发或其它适宜的处理方式 。
实际上,我国渗滤液处理工艺经过很多企业的共同努力,“预处理+生物处理+双膜法(NF+ RO)”组合工艺成为我国渗滤液处理的主流组合工艺,并在升级改造中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基本能够满足法规要求达标排放,但吨投资成本比较高,一般在8万-10万元,运行成本在30-50元,建设和运行费用也比较高。此外,采用膜技术以后,出水率是75%,还有25%的浓缩液难以处理,目前实践多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中或外运至污水处理厂。提到渗滤液处理技术,像天地人、北京洁绿、维尔利等企业都各有优点,也占据了比较大的市场。
在技术的进展方面,膜浓缩液处理受到高度重视。浓缩液富集大量难降解有机物、无机盐类,微量重金属,是渗滤液处理的难题, 目前国内多回灌至填埋场,其弊端随时间推移逐渐显现:难降解有机物积累、含盐量增加、膜产水率下降。
最近几年我国在多种浓缩液处理研发上取得进展,并开始得到应用。焚烧方面,比如“喷入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与“焚烧+尾气净化处理排放”。蒸发浓缩方面,包括“蒸发浓缩+二次蒸汽焚烧排放”和“蒸发浓缩+冷凝液排放+残渣”等方式。另外,还包括深度氧化与混凝沉淀相结合,以及分离提取腐殖酸与透过液处理排放相结合的应用方式。这些处理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也开展了工程实践,但是要大面积的推广,在技术方面还有一定困难。
主流的“预处理+生物处理+双膜法(NF+ RO)”组合工艺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但是成本高,产生浓缩液难处理。高级氧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的高效集成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进展,并开始得到应用。其优点是不仅有效解决了渗滤液高浓度氨氮、可生化性差的问题,而且没有浓缩液需要处理的难题。其应用的典型技术为:“AT-BC系统+二级Fenton+二级BAF” GZBS组合工艺。由于渗滤液水质的复杂和多变,这一工艺是否能推广应用,还是需要时间观察和考验,但应该说,这为渗滤液的处理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此外,有少部分填埋场尝试采用热泵蒸发技术(MVC)处理渗滤液,这一技术的特点包括,高能效、二次蒸汽压缩后作为加热蒸汽,耗电量为 15~20kwh/吨,为常规蒸发技术的1/6-1/8;低温运行,最高温度800℃;操控灵活,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用于处理渗滤液的处理费用为25-32元/吨。
我国渗滤液处理存在问题多
我国渗滤液处理中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上重末端处理、轻源头控制,填埋垃圾含水率高、厨余垃圾多导致我国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大、水质复杂,也是造成难处理的重要原因。另外,目前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垃圾处理厂,普遍存在着投资极大、运行费用极高、出水率却较低(70%)、浓缩液无法有效处理等严重问题。 投资成本增加以及最后产生的浓缩液难处理都是存在的问题。
渗滤液浓缩液无害化处理的终止符在哪里,出路何在?焚烧处置上,盐分转移到焚烧灰渣,大大增加焚烧灰渣处理和利用难度。但是如果对再浓缩液进一步浓缩,得到结晶盐和最终残液,对其进行处理利用或处置,就要面临多个问题,如混合盐:是否含有机物?能作融雪剂吗?分步结晶沉淀回收NaCl和KCl,经济上可行吗?等。而选择固化后填埋,也要面临诸多问题。水泥固化可行吗?必须采用沥青、塑料等进行不容性固化处理后才能填埋等。
实际上渗滤液处理情况不容乐观。大城市、各种类型卫生、环保城市可以达标,但大量小城市和部分中等城市难以达标。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6.4万吨/天中,真正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仅占5-10%,至少还有2000万吨/年的渗滤液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再加上很多非正规填埋场的渗滤液,实际数量是很大。焚烧厂渗滤液由于浓度极高,达到原三级渗滤液排放标准或下水道标准难度也不小,目前能够达到下水道标准的不足20%。少数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个别浓缩液得到较好处理,但也未解决最终出路。
抓源头控制应对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
应对策略方面,如果不从源头控制,我国的渗滤液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但是源头控制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市场要减少。但是从环保、从国家控制来说,渗滤液源头减量是解决渗滤液问题的唯一可行之路。包括降低填埋垃圾含水率 ,降低填埋垃圾的有机质含量 ,填埋作业面、非作业面覆盖,实施雨污分流减少。垃圾处理厂渗滤液的源头减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今后工作当中将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另外,国家的主管部门应明确浓缩液处理最终要求,发展经济高效的浓缩液处理技术,完善“预处理+MBR+NF/RO”组合处理工艺技术。
小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怎么办?照搬大中城市模式是不可行的,处理达到三级标准后与城市污水厂合并处理还是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在整个垃圾处理当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小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为渗滤液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市场。这种市场及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如果我们不能全面考虑,最终可能会走到一条死路上去。我们希望国家的环保越来越好,渗滤液控制越来越好,整个环保产业和渗滤液处理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健康。谢谢大家!
编辑:李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