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张益:上海垃圾分类与减量化模式已渐完善

时间:2011-12-02 17:30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李艳茹

在12月2日举办的“2011(第五届)固废战略论坛”中,上海环境卫生研究院院长张益与参会人员分享了上海市垃圾分类试点的执行过程及效果,并就其中呈现的一些弊端进行了分析讨论。

上海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进行已久,自1995年曹杨五村第七居委会的一个居住区垃圾分类试点启动,距今已有十六年,如今全市有条件的居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达70%。张益介绍,上海在最初的施行过程中,亦是走了很多弯路,管理的模式也几经变化。在此期间,垃圾的分类细则由最初简单的的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分类发展到现在,已衍化出了“大分流,小分类”的分类模式,将装修垃圾、单位餐厨垃圾、大件垃圾、绿化枯枝落叶等垃圾进行“大分流”收集,按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厨余果皮、其它垃圾的划分进行“小分类”划分。

在分类理论的落实中,上海市制定了科学全面的垃圾桶设置方案,在市民居住区的户内按厨余果皮(湿)、其它垃圾(干)设置分类;在公共区按有害垃圾、玻璃、废旧衣物(“2+3”分类)设置;在办公场所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3分类);在公共场所设置可回收物、其它垃圾(2分类)。因地制宜的分类垃圾桶切实起到了方便分拣和综合利用的功效。

随着《关于推进本市生活垃圾分类 促进源头减量实施意见》和《上海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发布,“垃圾减量化”作为上海环境治理的重要目标被提上日程。张益介绍,《意见》提出了“逐步降低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以2010年为基数每年减少5%,力争到2020年,本市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50%”的战略目标,“十二五”中亦提出了“2015年人均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至少减少20%”的减量要求。

减量势在必行,行动应从何做起?对此,张益表示,上海市制定了“全过程减量”的计划:组织清洁生产, 推进绿色流通;倡导适度消费, 减少资源消耗;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与此同时,注意切实细化落实责任、有效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公众责任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强化工作评估考核等细节问题。

张益表示,上海市的垃圾治理工作仍在不断摸索、改善中进行。当前上海的治理模式也仍存在一些弊端。张益介绍,目前的问题有分类末端处置设施建设滞后、试点进度受阻,分类出来的湿垃圾脱水后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分类再生产品难以取得许可证,去向不明确,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对此,张益介绍,上海将通过加快收集运输处置系统设施建设、制定分类产品扶持政策、建立全市全过程监管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定期通报制度和考评激励机制等途径进行改进。

编辑:孙翠莲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