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人民网以“思路探讨——综合处理能否担当垃圾处理重任?” 为主题,邀请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景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中国环境报记者姚伊乐座谈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相关问题,并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内容简要摘编如下。
张景志:应当提倡大中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理念
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目前设计规模是1600吨,实际处理规模现在也已经达到1600吨,作为综合处理项目来说,国内国际上都是最大的处理厂。从运行一年来的情况来说,还是非常的好。目前,北京还没有做到把垃圾从源头上彻底分类,弥补这个环节的措施就是:生活垃圾运输到了阿苏卫综合处理厂以后,利用科学分选的方式,使绝大部分的生活垃圾根据不同的需要分离开来。所以,这也是阿苏卫项目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原生态垃圾到了生活垃圾处理厂之后,首先要破袋,把居民装在塑料袋的垃圾分开,使垃圾散开。我们使用不同的手段,比如采取分类分选把塑料、纸张分开;采取磁选,把金属分开,再比如根据筛孔的大小设置筛上物和筛下物,进入筛下物的就是有机物,进入筛上物的就是一些其他大的东西不能进入堆肥的。
垃圾进行分类之后,一方面可资源化利用垃圾有效利用,比如塑料、纸张、金属。另外一类就是不能资源化利用的,还有一类是可以堆肥的直接进入堆肥车间。目前,我们把热值高的垃圾做成了RBF,就是垃圾燃料棒,这部分又将热值提高了很多,是非常适合燃烧的。当然还有一部分不能利用,又不构成对二次污染的一些无机物,比如砖头、瓦块,就会进入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这样来看,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严格来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处理场,目前运行效果比较好,对于大中城市综合处理理念和技术路线来说是值得提倡的。
赵章元:垃圾分类需要政府引导 公众积极参与
关于垃圾的综合处理的问题,各界争论很久,全民都在关心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我亲自的实践,我认为当今垃圾处理问题已经越来越明确了方法,取得了不少共识:即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把垃圾分类回收,然后资源化利用,把垃圾作为一种资源,最后用垃圾换来经济效益。思路大家基本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具体的做法上往往分歧比较大,比如垃圾分类的比例问题,焚烧多少的比例问题。按照不少先进国家和取得很多经验的一些团体来说,他们经过垃圾分类最后充分资源化利用剩下的东西并不多,如果剩下了,把大量的餐厨垃圾利用做肥料了,把塑料提出来,或者把一些有用的工业品都回收了,甚至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可以利用建筑垃圾,最后剩下10%或者20%进行焚烧。
垃圾源头分类不管怎么处理,都是基础性工作,必须要做的。至于能不能做好,是检验垃圾资源化利用好坏的一个标志。北京市十几年前就说要搞垃圾分类,但是到现在为止效果还不显著。所以,我认为居民的垃圾分类现在的管理工作跟不上。我们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很好的阶段,只要进行教育,居民很快就可以接受,会配合政府做垃圾分类。关键是政府组织能力、组织的方法还有很大的问题。居民的垃圾分类,政府主导是一个关键,要事先制定好一个分类方案,怎么分、分多少类、放在什么位置、运输怎么运、运到哪儿去,运走了以后是不是分别去资源化了,去被利用了。如果还混合在一起或者分类拉走了,仍然混合填埋,这样会极大的打击民众的积极性。很多发达国家,包括台湾、台北市、日本等地垃圾分类分得很好、很干净,有些可以达到70%-80%。所以,我认为垃圾分类的难度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姚伊乐:政府一定要把机制理顺
姚伊乐从制度建设上表达了自己对垃圾处理的看法。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国家、政府从政府层面,从高层来推动垃圾分类进行源头减量或者进行后期处置,但是国家的机制一定要理顺。首先是源头减量,过度包装的问题到底由谁管,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减量的效果怎么样等问题应该有一个专门部门负责。目前关于源头减量立法不全面、机制不健全。
政府应该在机制上把任务理顺了,是老百姓的任务就让老百姓从源头分类;企业做好企业的事情,即做好垃圾处理或者技术研究;政府要做好引导作用、机制建设、政策法律制定,并保证资金投入。这三方面做好了,我觉得中国的垃圾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编辑:刘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