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互联网可颠覆我国的环保现状

时间:2014-05-27 15:04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曹曼

中国水网编者按:移动互联网浪潮已席卷了各个领域,传统的环保产业也正受到这股能量的巨大冲击。目前,由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主办,立昇企业支持的“移动互联时代对环保产业的影响”主题征文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吸引了各行业人士踊跃参与,环保企业的总裁们也积极发声,表达独到见解。下文是青岛天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曼带来的智慧分享。

互联网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每到一处都会引起巨大变化。例如,到通信业使办公不受时空限制,到商业使购物足不出户,到金融业使传统银行危机四伏。已经发生的变化,只利用了互联网的部分功能。随着互联网功能的持续改善和全面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的变革逐步进入深水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社会遗留问题,将会面临灭顶之灾。我国几十年没有解决的环境污染加重问题,面对互联网技术也将不堪一击。

互联网可使环境信息公开。互联网不但给信息公开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还比传统媒体有更多的优势,如及时、大量和在线,尤其是在线使全过程管控成为可能。环境保护关注的是生态平衡,管控的是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安全回归,需要对物质进行开采、加工生产、利用、回归全过程监管。互联网在此可以找到用武之地,每个环节的信息都可以实现在线,每个人都可以把现场发现的环境问题通过手机发出去,使环境保护预防为主成为可能。从产业链前端发现问题得到及时控制,而不至于到了末端已亡羊补牢。

环境信息公开可实现公众监督。环境是公共产品,其信息公开是必须的。现实是,我国的环境信息都掌握在所有者、排污者和政府手里,而且是少部分人拥有。就所有者和排污者而言,不是没有检测条件,就是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就政府而言,获得的信息主要掌握在环保部们少数一线人员手里,而且信息的水分严重影响其真实性,到领导耳朵和摆在领导面前的信息会有一定折扣。

近年来,环境纠纷和被曝光的环境污染事件越来越多,尤其是环境监测业务的市场化,意味着政府垄断的环境监测权被下放。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经济条件的提高,个人拥有环境监测能力将成为可能,环境信息公开化的程度将大幅度增加。既包括信息的广度,可以实现无处不在,拓展到每个角落;也包括信息的速度,可以做到无孔不入,深入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细节。

公众监督是推动政府执法的后盾。我国是个法治社会,首先是个人情社会,加之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矛盾的权衡,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给环保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甚至是无可奈何。这就是我国环境污染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深层原因,需要有另外一种力量打破这种格局。显然,这种力量就是一直没有启动的公众监督,信息的公开等于公众监督作用的解禁。例如,美国住中国大使馆公开我国空气质量信息后,促进了我国空气污染的治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政府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不要轻视互联网的作用,信息一旦公开,有可能一发而不可收,许多潜伏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控制不好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动乱。因为,环境问题的背后是公众的经济纠纷,政府公信力的打破,一大批企业的破产和许多政府官员的下台。所以,信息公开需要掌握好节奏,并分轻重缓急,做好各种可能的准备。

环境污染已危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涉及面广泛,到了不得不动真格治理的时候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有治理污染的实力。同时,环境资源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改善环境。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技术手段,到了公开信息实现突破的阶段。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不可挡,科学技术带来的变革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互联网应用到环保领域必然会颠覆我国环保的现状。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否则将被科技变革推动历史发展所淘汰。

作者系青岛天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 将文章发送至收稿信箱 weixin@h2o-china.com,文章上请随附姓名、手机、公司岗位及电子邮件。

● 参与征文者,请关注“中国水网固废网”微信公众号,获奖者需通过主办方官方微信确认领取奖品。

6月20-21日,“2014(第八届)环境技术产业论坛”即将开启,届时特别设置“移动互联时代的环保产业”主题总裁夜场研讨会。敬请期待。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