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来,大部分数据不甚乐观,可以说,我们行业正处在一个迷雾中行船的时代,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渴望看到未来的方向。
02行业正处于干扰斑块中 要善于预判机会与风险
我们E20的战略论坛,讨论的核心就是战略,战略所面临的核心就是不确定性。
王瑟澜总在固废论坛的演讲中提到了乌卡2.0(相关阅读→垃圾增量市场日益萎缩,看这家老牌企业如何突破重围觅新机?)。我就此发了朋友圈,有人在下面留言说现在更流行叫BANI时代,我跟我们潘功博士说BANI时代可作为报告封皮。结果发现后面我们曹斌博士已经把BANI作为了他报告的主题(相关阅读→“卷“中孕育着巨大机会,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从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跃升)。此外,我们论坛的常驻嘉宾王凯军老师在他的报告中间也用了两次“德鲁克之问”(相关阅读→王凯军:大周期看环保产业发展,固废产业仍有万亿投资机会)。
无论是乌卡2.0、BANI时代,还是“德鲁克之问”,其实思考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在迷雾中行船的时代,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卷得优雅?(相关阅读→傅涛:为行业立心 为产业立命,构建众神回归的产业生态)因为“卷”本身已经是确定的事件了。只是如何卷,各家各有不同,充满了多样性。
在论坛间隙,就有一位听众跟我说,2023届的固废论坛是他听到企业家讲战略、战术最多样化的一届。在论坛的高端对话环节,三峰环境副总经理钱静也讲到了企业的多样性,这让我想起景观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不同斑块,其存在空间非连续性,但又同时具备内部相似性。
所以实际上固废行业现在处在哪里?肯定不处在死海一般的沙漠或者高盐碱的盐碱地中间。现在面临的困惑和各种不确定,是因为我们正处于干扰斑块中,一个充满扰动、变化、不确定性的地方与时代。
我们正面临着大量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冲击。前两年很多人担心中国的产业,但在最近比亚迪超过了特斯拉,导致特斯拉股票暴跌,中国产业卷的能力其实出乎我们的想象,当然也包括华为的7纳米。
所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面对如今的环境?我基本判断是:想卷的优雅,就要有更高的能力。
德勤管理咨询全国政府与基建业务主管合伙人李炜在固废论坛的演讲中提到了容错率(相关阅读→德勤李炜:PPP新政下,固废行业的应对策略),这只是能力中的一个小参数,当然还包括了更多复杂的内容,大概分两种:第一,要明确已经确定的负面因素;第二,要善于预判未来不确定性中的机会与风险。这也是斑块中生物得以进化的原因。而预判,则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核心。
03学会站在过去看过去 才能更好地站在未来看现在
预判面向未来,我们渴望看到未来的方向,但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实现对时空的跨越,所以作为一个战略者,我们往往会选择站在现在看未来。
“站在现在看未来”?需要我们先从现在看过去,从过去中分析出逻辑,想明白一些事情,然后将其用于指导后续的战略规划。
这个思路在以往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如今的内卷时代,则需要我们具备更高的“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能力。站在未来看现在首先就是要站在过去看过去。
站在过去看过去
下面这这张老照片,是本世纪初,高安屯垃圾焚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的珍贵影像。
现在,我们天天说好日子过完了,也有不少人认为垃圾焚烧其实很简单。但是穿越到二十年前看,垃圾焚烧可是真的一点不简单。
当年的金州是一家代理公司,是一家挂着外资身份的民营公司,它能有多少钱?但是我们看到,高安屯项目投资需要8.2亿元,当年的8.2亿元或许相当于现在的100亿元左右,投资规模可想而知。在技术上,高安屯项目采用了日本田熊的炉排,在当时日本焚烧规模普遍较小的情况下,技术的引进和转化无疑也是一大难题。在商业模式上,2000年还没有建设部的126号文件,BOT协议的边界条件是金州与政府不断沟通探索形成的结果。就是在这样充满着未知和困难情况下,蒋超做成了国内第一个垃圾焚烧项目。
如果我们站在现在看过去,很容易说蒋超过于执拗,甚至过于野蛮和狂妄;站在现在看过去,很容易对文一波、赵笠钧、文剑平、蒋超等早年的环保企业家评头论足。但我们需要反问:如果自己站在他们当年的时间点上,是否能够抓住这些机会?同样地,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我们又能否抓住未来的机会?
所以E20在评论过去的企业家时,从来都是尽量客观谨慎,就是因为只有能够站在过去看他们的时候,才有一点点可能站在未来看现在。在我的视频号里,有位曾经在桑德工作过的朋友留言到:从过去看过去,既是方法论,也是价值观。对此,我深以为然。
垃圾焚烧的理想国
为什么现在我们有更多抱怨?因为我们曾处在一个理想国。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