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图文实录 | 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

时间:2023-03-28 13:43

来源:生态环境部

今年以来,面对排放量的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的不利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工程减排和向企业合规合法达标排放要减排量,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以更多确定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和气象不利条件的不确定性影响,谢谢。

督促企业扛起大气治理的主体责任

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年2月下旬,生态环境部两位领导,不打招呼前往河南、陕西查污染,一些企业屡查屡犯,超标排放、弄虚作假,请问为何当前还有这么多企业,包括部分的国有企业仍然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怎么让企业真正扛起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

刘炳江:谢谢你的问题,2022年底到2023年初,我国发生了一次长达11天的跨年霾,集中在陕西和河南等地。我们启动了重污染应急预案,但是效果不理想,这不符合逻辑。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一次污染过程,应对不力方面有一些问题。2022年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河北已经全部退出后十位,现在后十位中河南占四个,陕西占三个。根据部党组的指示要求,黄润秋部长和赵英民副部长以“四不两直”方式去河南和陕西对企业开展检查,检查了企业13家,发现存在大量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偷排偷放、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造假等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

对此我们督促相关省市开展调查,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已刑事拘留21人,行政拘留11人,相关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现在相关省市已经全面行动起来,各级领导也以“四不两直”方式查处相关违规违法企业。

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频发,充分暴露出来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短板弱项。

一是部分企业漠视法律,突破底线。企业无视环保法律法规,存在侥幸心理,肆意偷排偷放,想方设法逃避监管,甚至多方串通,形成系统性造假链条。在局部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弄虚作假,归根结底是企业治污设施投入不足造成的,达不到标准要求只能弄虚作假。

二是部分地方治污攻坚定力不够,韧劲不足。近年来,随着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大气环境质量呈现持续改善态势,部分地方出现盲目的乐观情绪,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在稳经济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力不够,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政治自觉不够强,抓责任落实,抓污染减排,抓监管执法不够有力,甚至有的地方党委政府要求执法部门对企业进行零处罚。

三是部分地方的生态环境监管流于表面,能力薄弱。部分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不敢动真碰硬,日常监管走过场,尤其是对当地的利税大户,部分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不足、业务不熟练、作风不扎实,加之现场检查技术装备落后,难以发现日益隐蔽的违法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时段,以点带面,帮惩结合,督促企业扛起大气治理的主体责任。

一是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组织各地以案为鉴进行警示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也忠告违法企业要敬畏法律,若敢违法,必将受到惩罚。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指导各地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将压力传导到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提高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识别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督促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三是帮助企业完善治污设施。指导各地开展企业治污措施梳理模排工作,“一企一策”制定治理方案,清理整治一批简易低效治污设施。同时树立标杆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今年以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5.4个百分点

封面新闻记者:今年春节以来,北方地区出现多轮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有多大?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提出的1%内的重污染天数比例目标是否包括由于沙尘天气造成的重污染天?

刘炳江:回答你的问题,也同时回答中央电视总台记者的问题。

本世纪以来,中国的沙尘天气是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发期仍然集中在3-5月份。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其中4次集中在3月份。3月份以来沙尘过程较往年同期略偏多,较十年同期多了两次,十年同期是两次。尤其是3月19-23日这次,气象部门定级为强沙尘暴。气象部门根据能见度将沙尘暴分为特强沙尘暴、强沙尘暴、沙尘暴、扬沙和浮尘五种级别。

3月19号-23号发生的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影响了全国20个省、区、市,北方各地PM2.5、PM10的浓度达到了严重污染,河北张家口PM10的峰值超过了9000每立方米微克。受沙尘过程影响,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均为5年来最多。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