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14:20
来源:生态环境部
去年生态环境部共办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
科技日报: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请问生态环境部去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如何?对比往年有什么变化?
刘友宾:2022年,生态环境部共办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包括人大建议818件,政协提案476件,总量同比增长26.4%。
从建议提案内容看,涉及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建议提案最多,占承办总数的20%以上;同时,代表委员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此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污染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给予较多关注。上述建议提案已全部按期办结。
同时借这个机会,我也想介绍一下本届政府以来生态环境部办理建议提案情况。
2018年-2022年,我部共承办建议提案4774件,其中主办1353件,承办的建议提案总数和主办件数已连续五年增长,总数和主办件数同比上届增长均达到20%。
从这5年情况看,代表委员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建言献策。2018年,代表委员们重点关注的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集中在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2019年,涉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等建议提案增加较多。2020年,多数建议提案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工作。2021、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五年来,生态环境部坚持将办理建议提案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和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认真研究相关意见建议,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进依法、精准、科学治污,代表委员关注的生态环境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以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为例,去年,结合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持续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生态环境部将以更高标准办理好建议提案,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更好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全国重点湖泊水华情况总体受控
海报新闻记者:近年来我国湖泊水质有所改善,但是比起河流来改善幅度较小,请问原因是什么,湖泊水治理方面我们积累了什么经验,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呢?
黄小赠: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我国湖泊众多,例如湖北就有千湖之省的美称,由于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生态功能等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湖泊有不同的保护目标、治理任务和技术路径,差异性比较大。有的湖泊生态价值高,生态功能重要,要重点治理、重点保护。但是,湖泊往往也是流域内地势相对比较低洼、流水汇集的地方,承担着调节河川、提供水源、防洪灌溉、生物栖息、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任务。湖泊水生态、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往往会比河流要大一些,有其特殊性。
借这个机会给媒体朋友通报一些湖泊水质的情况。去年全国开展监测的210个重点湖泊水库中,水质优良比例为73.8%,劣V类比例为4.8%。全国重点湖泊水华情况基本处于2016年以来偏低的水平,总体受控。
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有两方面的难题:一是城乡面源污染短板未有效突破。近年来,我国工业、城市点源治理成效显著,但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湖泊污染负荷依然较大,尤其是汛期,往往一场大雨就将全部污染物“零存整取”冲入河道。监测数据表明,汛期入湖的河流污染强度和污染物排放量要远远高于非汛期,反映出城乡面源污染治理还不到位、还有短板。二是部分湖泊生态系统失衡。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河湖周边缓冲带面积大幅度减少,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态功能,水生生物链结构和水生植被遭到破坏,草藻系统失衡,进一步扩大了蓝藻竞争的优势,引起生态系统的负反馈。
为在上述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这几年也是下大力气,积极探索推进湖泊治理的有效路径方法。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定期开展全国重点湖库入湖河流汛期污染强度分析,已经选择在太湖、洱海等重点湖泊探索推进主要入湖河流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厘清各行政辖区面源污染防治责任。这很重要,基础不清,来源不清,就分不清责任,这是一个创新的工作。二是督促各地结合落实碧水保卫战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大截污治污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切实降低入湖污染负荷。截污治污很重要,这个不到位、不彻底,污染物可能就随着一场大雨“零存整取”进入到低洼地势的湖泊,这是需要持之以恒重点推进的工作。三是聚焦太湖、鄱阳湖等部分湖库水生态系统失衡、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推进水生态监测评价考核试点。目前主要在长江流域开展试点工作,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太湖、巢湖、鄱阳湖、洞庭湖、滇池等,都已纳入监测评价考核范围,引导各地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水质比较好的湖泊要保持优良,遭到损害的湖泊要想方设法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上下功夫,出实招、出硬招,改善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