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三亚印发全国首个“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2-01-13 10:58

来源:三亚市人民政府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推行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和信息化管理,以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青贮、堆腐还田、畜禽粪污有机肥处理厂区域收处为主要途径,推进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量资源化利用。

2.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对农村畜禽粪污及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和就地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推动村容村貌提升。推进绿色休闲农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深化文明生态村建设。到2025年,推进建设34个美丽乡村,30个绿色休闲农业项目,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不少于60%,实现农村生活环境整洁宜居;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建设A级以上厕所,100%村级公共厕所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市行政村及自然村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进一步完善“村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新增农村各类生活垃圾处理设施8座。各地根据实际需求,按照每个自然村不少于1个以上垃圾收集点、6个以上保洁员的标准配备,实行农村环卫保洁定人定岗定责,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运营机制,提升保洁质量。提倡农村园林垃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从源头减少农村垃圾清运量。

全域推进农村厕所高效改造。扎实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革命,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卫生厕所,逐步扩大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推进椰级乡村旅游点A级以上厕所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厕所建设。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社区、行政村为基础,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全域整治”,全域部署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重点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漂浮物和障碍物,整治垃圾乱扔乱放,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完成废弃矿坑的系统修复,推进立才农场采石场、龙楼队采石场、大出水采石场、荔枝岭采石场、北罗岭采石场、铁炉港口岭采石场6个矿山的闭坑治理和修复。对已完成生态修复的33个废弃矿坑进行养护,巩固复绿效果并增加碳汇。开展尾矿库风险隐患排查,做好高峰扎南村红石铁矿尾矿库治理和修复。

规划推进绿色休闲农业项目。通过基本农田、南繁基地与旅游结合的模式,推进34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推进休闲农业项目,将热带特色农业与景观打造有机结合,修建生态农业展览馆廊,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推广绿色生活理念。

深化文明生态村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加快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积极实施“五化”工程,推动“网红”民宿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提升村民和游客的生态文明理念。

(四)清河湾、净岛屿,保护蓝色海洋

加强陆源入海污染控制,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和湾长制,推进流域固体废物治理;推进港口、码头配套船舶产生各类废物的接收设施建设和转运服务,强化海域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提升港口环境治理水平;全面启动海上环卫,清理整治海湾废船,强化海岸清洁;打造“无废岛屿”示范基地,形成“时尚”旅游特色品牌。到2025年,全市商港、渔港(中心渔港)建立并推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岸滩和近海海漂垃圾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美丽海湾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卡“无废岛屿”成为三亚旅游特色亮点。

1.推进美丽海湾建设。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湾长制,以湾区综合治理为抓手,实施“一湾一策”精准治理。完善“湾长制”管理体系,强化与“河长制”管理衔接。在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榆林湾,开展“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创建,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2.持续推进海上环卫。在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榆林湾、崖州湾和红塘湾区域全面落实海上环卫工作,有效治理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在崖州中心渔港开展无人环保船海上垃圾收集打捞试点,逐步建立以无人船机械清理为主、人工为辅的海上环卫作业模式。

3.清理整治废旧船只。持续打击“三无”船只(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清理整治三亚湾、红塘湾、西岛、崖州中心渔港等海域、海滩及绿化带堆放的废旧船舶、游艇等,对扣押船只依法进行拆解销毁,加强海岸线清洁。

4.加强港口船舶污染防治。严格港口经营资质要求,完善港口及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配置,持续加强港口污染物排查整治。制定游艇水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工作方案,实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提升港口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和生活垃圾等接收能力,加强与市政公共处理设施衔接。

5.加强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完善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应急体系,建立应急队伍,完善应急物资。不同海域分别建设应急设备库,每个分区应急设备应急处置能力达到200~300吨,全市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达到1000吨。

6.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启动建设红塘湾、蜈支洲岛、崖州湾和西岛海洋牧场,探索使用废旧船舶作人工鱼礁,推动渔业从传统池塘养殖向深水网箱和海洋牧场转型。完善海洋牧场发展政策体系,引导建设生态修复型、休闲旅游型、科研实验型、深海智慧型多元化海洋牧场,推进国家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7.打造“无废岛屿”示范基地。以蜈支洲岛、西岛、崖州湾科技城、梅联村等为优先示范,探索建立与旅游行业相结合的“无废”生态岛屿模式。通过各类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物质流分析,优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路径,规划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和园林垃圾堆肥处理等细分类收集和就地处理方案。建设“无废”体验馆、展览馆等特色示范基地和“净滩”“(潜水)净海”等特色活动,创新旅游打卡新热点,综合展示“无废岛屿”建设举措和成效。

(五)广宣传、多融合,打造“无废”窗口

围绕“世界一流滨海旅游城市”“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目标,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减污降碳,精心呵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实现滨海旅游和生态环保融合发展。到2025年,聚焦游客动线,“无废旅游细胞”实现全场景全覆盖;“无废城市”建设氛围浓厚,共建共享机制有效形成;三亚市在环保产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靓丽名片。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