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5 09:24
来源:E20研究院
作者:郝海靖
2. 行业市场结构现状
3. 市场空间
3.1 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3.1.1 根据场地污染调查估算存量需求
3.1.2 “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3.2 理论需求难以落地
4. 区域解读
4.1 十大区域点评
4.2 京津冀——京津多为搬迁遗留地,河北起步迟潜力大
4.3 长三角——江浙沪积极应对,摸底促融资
4.4 珠三角——重金属污染严重,重防控严监管分类施策
4.5 湘江流域——起步早发展快,试点享政策红利
四、技术路线分析
1. 工业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2. 农田土壤修复技术
3. 矿山土壤修复技术
4. 填埋场治理技术
5. 油田土壤修复技术
五、商业模式分析
1. 产业链结构及与上下游关系
1.1 土壤修复产业链
1.2 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式产业链
1.3 土壤修复项目流程
1.4 思考:土壤修复产业该“合”还是该“分”
2. 付费模式分析
2.1 污染方付费——“谁污染,谁治理”
2.2 受益方付费——修复成本多源于地产利润
2.3 财政出资模式
2.3.1 财政直接出资方式
2.3.2 财政出资回购方式
2.3.3 PPP模式
2.4 整体仍以政府付费模式为主
3. 投资模式分析
3.1 以政府为投资主体
3.1.1 政府财政投资模式
3.1.2 政府债务融资模式
3.2 以企业为投资主体
3.3 投资主体多元化
4. 项目模式分析
4.1 农用地修复:资金需求量大,亟需引入社会资本
4.2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资金来源多,土地出让收益较高
4.3 矿山修复:矿山治理基金成立,模式仍需探索
4.4 项目特征
4.4.1 项目模式多以EPC模式为主,少见BOT项目
4.4.2 项目周期短、回款快,可运营性弱,不适用于PPP模式
5. 商业模式发展趋势
5.1 土壤修复资金保障机制
5.2 中国版超级基金
5.3 环保企业自我发力
六、竞争格局
1. 竞争结构(波特五力模型)
2. 集中度
3. 参与者
七、行业困局与思考
1. 资金缺口
1.1 财政出资不急市场需求
1.2 修复成本高于土地收益
1.3 风险管控环节资金压力
2. 各区域市场化程度不一
2.1 地方保护
2.2 竞争过度
2.3 低价中标
3. 全流程规范化程度不足
3.1 短视企业复议逐利
3.2 过度修复vs监管缺失
4. 生态价值发现太迟
4.1 “先污染,再治理”——发展的弯路or必经之处?
4.2 从EOD到模式创新——破局手筋
八、主要参与企业及案例
1. 工业场地修复案例
2. 农田修复案例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