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8 09:06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丁宁
2020年4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通过《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生活垃圾按照: 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单独分类。本《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山西省将全域迈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新阶段。
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结合傅涛博士在《垃圾分类不简单》中提出的垃圾分类的四维初心理论,对山西省分类新规进行了解读。
1. 多元驱动,从政府端发力推动社会治理结构优化
政策摘录
E20研究院解读: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不断升级,已由传统的政府单中心管理模式向多元治理体系蜕变,参与群体更加广泛、治理模式更加复杂、治理边界更加难以界定。垃圾分类的出现,就是社会治理体系多元化的具现,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甚至前瞻性。
垃圾分类涉及的固体废弃物种类多、参与主体多、全流程环节多,过去多次垃圾分类尝试的失败,均与主管机构责权不清、管理边界模糊,政府的主体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有一定关系。此次山西省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中,开篇明确了监督管理、规划设计、收费机制、奖补经费、各类垃圾处置主管单位及宣传教育的直接责任单位,将单中心的管理模式通过清晰的分工加以细化,使得省级文件在落实过程中更具可操作性。
傅涛博士在《垃圾分类不简单》中对垃圾分类的初心进行了深度剖析,其中,垃圾分类作为社会性问题,其本质上代表了社会治理结构的优化水平。只有改变过去“单一”、“粗犷”的社会治理结构,逐步走向“政府管理层级细化”、“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化”才能构建具有系统性优势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乃至社会结构治理模式。山西省在垃圾分类文件中对治理结构的边界划分,体现出了政府自上而下对多元参与、多级配合的治理结构的青睐,也充分体现出垃圾分类对社会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初心与本质。
2.定点、撤桶,培养市民绿色生活“新时尚”
政策摘录
E20研究院解读: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垃圾分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长在城市之上,如何处理垃圾、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是城市主官执政理念的落地回响,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是社会文明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可以推动人们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步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从而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一种新时尚。垃圾分类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后也会反向助力垃圾源头减量。
为了实现垃圾分类指前端公众的“定时定点”投放必须与中端“定时定点”收运紧密衔接,避免因为衔接不畅导致的百姓不信任,分类效果打折扣的情况出现,山西省垃圾分类文件明确对生活垃圾实施“不落地管理”,提出在主要街道、沿街门店、公共场所及住宅小区等地撤除分散设置的垃圾桶。
需要注意的是,“撤桶”需因地、因时制宜,不可一蹴而就。市民生活习惯的培养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社会氛围的逐渐熏陶,撤桶后市民原有的生活垃圾丢弃习惯必将受到影响,如何将这种不利影响转化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催化剂,而非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新“压力”,则是条文在落实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关键之处。此外,对广大市民的宣传、对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园阶段教育的普及,都是社会风气形成和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环环相扣、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探索4+2模式,提高资源化循环层级
政策摘录
E20研究院解读:
与多数省市采用的四分类略有不同,山西省在与国家统一要求保持一致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之外,在文件中特别提出对资源化价值较高的“大件垃圾”、“装修垃圾”进行单独分类,实行“4+2”分类标准。
当分类垃圾处理稳定持续地关联了农业、能源、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它就不仅仅是环境产业,而是具有价值交集和价值增量的两山产业,不再仅仅是“无害化”的终点站,而成为一个价值奇点,是“资源化”的中转站。而垃圾分类,则是寻找各类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等资源化价值高的固体废弃物的重要先决步骤。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垃圾分类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有利于资源化价值奇点的挖掘,有利于城市系统化管理的提高,有利于环境产业向两山产业的转型。当前,考虑到城市各类垃圾回收设施的处理能力,多数地区并未对大件垃圾及装修垃圾的处理提出明确要求,而这两类垃圾本身的资源化价值普遍较高,往往因为收运价格高昂、处理设施短缺而被弃置,非但未能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固废产业的价值奇点,反而因为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市容市貌的负面影响。
山西省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型省份,其固有的资源种类相对单一,近年来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命题。提高资源化率,加快培育固废资源化企业及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工业企业,对促进全省战略转型,丰富产业结构,盘活现有资源,激活市场经济活力将带来重要意义。
4.集约为先、因地制宜,以“无害化”为垃圾分类的“底线”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