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观察】新民资新国资齐涌入:环境产业有进入门槛吗?

时间:2019-08-05 09:3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艳茹

二、也许不那么低的门槛

从上述视角来看,环境产业的行业壁垒似乎较为脆弱,而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与其他行业相比,环境产业显得不够“标准”。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推出其产业基本分析工具--环境产业九宫格的2014年,曾将其比作一个豆腐块:“看上去非常完整。但是你想拎起来的时候,一拎就碎,无法用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地域分割、领域分割、关系分割和部委分割四刀,将这个行业切成了多维碎片。正由于这样一类特征的存在,环境产业呈现出许多特有的规则,使得门槛似乎又不那么低。(相关阅读→ 产业专家:环保产业好比豆腐块,看着完整拎起来复杂) 

未标题-16.png

1、学习效应

学习效应是指随着企业累计业绩的增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评价成本不断下降。 产业情况或生产过程越复杂,学习效应越明显,从而使在位企业获得更多相对于外来企业的成本优势。

由于监管体系还未成熟,环境产业的模式、绩效、付费等多方面的探索尚未完成,在位企业的学习效应较为明显。大的方面,对于市场进程的理解、对投资环境的把握、对技术方向的判断要更为灵敏;微观层面,对于尚未领域的项目操作上,也拥有更多“避雷经验”及推进策略。

当前,环境产业也走到了大基建后的下一步,运营、管网、农村、黑臭、有机等“疑难杂症”浮出水面,对于企业及项目的评价向最终效果看齐;企业结合国家财政和百姓的承受能力,关注多种适应条件……随着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学习课程”也不断增多。

“学习进度”或将成为企业分化的标尺。学习周期很短时,新进入企业容易赶上在位者;学习周期很长,在位企业只能稍稍领先,优势并不显著。最终,这些课程的“课代表”是在位者还是外来者,也相当值得关注。

2、资源掌握及地域分割

不同于供电、通信、铁路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筹的公共服务,环境治理是地方政府所控制的公共服务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环保市场还是一个“关系市场”,企业哪里关系好,哪里就有项目。尤其在综合治理成为趋势、企业成为地方政府环境管家这一层级上,政府关系成为了环境企业一项重要生存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扩张、合作、风险判断、融资行为等。

同时,这些导致了环境市场的领域分割和地域分割,如做水处理的企业不懂土壤修复技术,河南做得好的企业很难进入河北等。针对PPP融资受阻和平台复生的新趋势,多地个地方政府针对环境治理建立省市两级地方专营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地域分割,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技术、融资、领域分割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阅读→ 【观察】民企引国资的同时,一波环保国企/央企正在引战投)

3、长期合作关系

在项目层面,由于带有公共服务属性,环境治理项目有着天然的长期合作特征。近年来的PPP大潮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长期性。为期几十年的区域治理项目在项目爆发期被迅速分走,这些长期合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市场的需求结构。

在企业合作层面,随着产业需求从末端治理变为生态循环,企业也逐渐从单一、封闭逐渐向协同、族群化转变,A、B放在企业纷纷投入打造自己的航母舰队。近年来,在长江大保护概念打开的市场空间里,三峡集团也迅速握手了一批新老朋友,努力实现合作、互利与共赢(相关阅读→ 长江大保护里的“高富帅” 818三峡集团的豪华朋友圈)。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及各种战略协议,尤其是资本间的交织,影响着未来市场的成本结构。

抛开上述产业进入障碍,从外来资本进入模式起来看,当前多为复制已有发展模式“挤进来”,少有带着创新性思路来改变行业面貌的情况出现。在“易进难出”的环境产业,小试牛刀容易,做大做强难,成绩不好想退出去也有着各种沉没成本及折旧计提带来的障碍。对于外来企业来说,若非打一杆子就走,思路突破要比资金实力重要;对于在位企业来说,增长乏力,内忧外患,或许也到了不得不加固护城河的关口了。(相关阅读→ 薛涛:问渠哪得清如许,环保走向水落石出的时代)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