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31 09:28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洪翩翩
8月22日,2018(第六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开幕。本次论坛主旨回归技术本源,以“迎接新时代、技术再出发”为主题,吸引了大批行业大咖、专家、学者参与。会上,作为环保行业的积极参与者、模式创新者、产业技术应用推动者之一,知合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亚超以独特视角阐述了知合环境的生态循环探索之路。
王亚超发言
以下内容根据王亚超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开场,王亚超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行业新军知合环境的相关情况。
他表示,知合环境是知合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合控股”)的环境投融资平台,主要专注于生态、市政、工业领域环境治理。其母公司知合控股是一家全球性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资产超过6000亿元。
作为知合控股的环境业务执行主体,知合环境以“改善县域人居环境”为使命和责任,竭力达成“环境治理领域的标杆综合服务提供商”的愿景目标,全力打造固废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综合环境服务三大核心市场领域的竞争力。目前,公司布局了宁夏银川、河北、广东、湖北、南京等五个危废项目,项目主要采取资源化再利用的方式,比如从电镀污泥中提取稀有金属等。
王亚超表示,“知合环境”的“知合”取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致良知”,即致吾心内在之良知,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环保行业是一个需要情怀的行业;二是知行合一,知识和实践探索要融为一体。会上,王亚超从知合视⻆详细阐述了知合环境在“生态循环”上的探索实践。
一、环境治理模式探索之路
以大环境为背景,王亚超从三方面阐述了我国环境治理模式探索之路的变迁。
第一,我国的环保政策已经上升到了新高度。王亚超表示,近年来,“两山论”、组建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入宪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核心举措都体现了顶层思路的转变,具体而言,即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从注重速度到注重质量,从努力征服到相互协调转变。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自然,维护平衡,实现高效利用,和谐共生。
第二,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已经逐步构建。
第三,从发展走向规范的PPP2.0时代已经到来。王亚超表示,PPP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六方面:
基于以上背景,王亚超认为,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治理路径已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移,同时,在历经污染物针对性去除阶段、区域综合治理阶段、源头减量治污阶段等三个阶段的发展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系统的第四阶段。
另外,从危废行业角度而言,在政策监管双驱动下,未来,危废行业将呈现两个趋势,一是会重点布局高效焚烧工艺,资源化利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处置终端+一站式服务模式将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二、知合环境的生态战略
知合环境基于对大环境的理解,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王亚超强调,目前,知合环境借助知合集团优势,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生态战略,具体路径即从企业微循环,到区域中循环,最终实现市域大循环,详情如下图所示:
据了解,知合环境生态战略实施路径的第一步是构建内部纵向闭合的“企业小循环”。该模式服务对象为单一企业,提供包括污废水处理、危废处置等源头治理服务。具体来讲分两块,一是污染物达标排放,帮助企业实现污废水、土壤、大气、特别是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二是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大概内容包括改进工艺设计、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以美国某知名企业的危废处置项目为例。王亚超表示,该项目位于广东,服务的企业为全球排名前列的印刷电路板供应商之一,该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知合环境对其中国区工厂产生的蚀刻液回收和处理,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全产业链的闭环服务。
第二步,在企业小循环不能满足治理需求的情况下,推进纵横向耦合的“园区中循环”。王亚超表示,随着环保督察等环境监管的日趋严格,工业园区的环境集中治理需求加速释放,因此,知合环境希望联合业内伙伴,共同建造包括固废处置、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科技研发、转运物流、生态防护等在内的产业园,实现水固共治,具体如下:
如果在这一环节内仍然无法满足环境治理需求,则需要构建开放式的“区域大循环”。王亚超表示,从整个行业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未来大家会慢慢“抱团取暖”,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这对于行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因此,王亚超希望借助行业力量共同实现以下两件大事:
一是生态环境的建设始于区域的开发,前端进行场地调查、风险评估、综合诊断,再进行土地分级开发,因地制宜引产,同时实现污染物,尤其是危废的源头减量,过程无害化集中处置以及资源能源再生利用,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助力产城融合,即构建水处理动态网络,污废达标;构建固废循环处置网络,回用再生;构建资源共生网络,节能降耗。“最终,建成一个无废城市,这是终极目标,需要一定的过程。”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