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解读章林伟副司长最新发言:十九大后环卫产业仍任重道远

时间:2017-11-27 09:01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丁宁,汤明旺,潘功

  近日,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上发表讲话,结合十九大精神对我国环卫工作的现状、焦点和规划进行了剖析。E20研究院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深度解读。

  敲黑板画重点:

  1. 垃圾分类立法工作启动,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层面建章立制,让垃圾分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建筑垃圾管理被提上日程:增量有出路、存量保安全;

  3. 两网融合趋势将加速某些细分领域末端处理市场的释放,同时,分类处置设施的建设也有助于缓解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并从需求端倒逼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

  4. 完善环卫相关领域政府采购制度和价格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

  现状:整体处理能力已有长足进步,“不平衡”成为新焦点

  近年来,全国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有了长足进步。截至2016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6%,处理能力和产生量基本平衡;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41%,新建焚烧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毫无疑问,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在近年已得到了长足进步。

blob.png

  上月,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环卫领域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城乡之间处理能力的不平衡;

  2. 填埋能力饱和与焚烧能力不足之间的不平衡;

  3. 城市建筑垃圾大量产生与末端配套处理能力之间的不平衡;

  4. 环卫市场化发展趋势与不够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之间的不平衡。

  解读章林伟副司长最新发言:十九大后环卫产业仍任重道远

  章林伟副司长在发言中强调,十九大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特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的明确要求,对未来五年内环卫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环卫工作的重点将在强制垃圾分类、细化建筑垃圾管理、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和提高环卫作业水平四个方面进行。

  1. 强制垃圾分类

  我国垃圾分类工作自2000年设立8个分类试点城市开始,至今已经逾20年。期间,为辅助垃圾分类工作的进行,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和收费体系的搭建做出了一定努力。

blob.png

  在政策方面,做到从上到下法制化。在中央层面,开展立法调研,启动垃圾分类立法前期工作;地方层面加快建章立制,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制定关于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部门协调,并建立统计指标体系。

  在实施方面,做到垃圾分类系统化。章林伟强调,各地要建立环环相扣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注重前端分类和后端处置相配套,推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毒有害垃圾收集处理体系的有机衔接。

  E20研究院分析认为,系统化完善的后端处置体系是施行垃圾分类政策的基础,只有形成配套的后端处置设施,居民端源头生活垃圾分类才有长期持续的意义、才有成为行为习惯的源动力。因此,需要政府先行,政府引领社会资本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后端处置体系,从而推动强制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政策,给居民源头生活垃圾分类提供基础及源动力。同时,随着垃圾分类立法的推进,未来两网融合趋势将越发明显,系统化的垃圾分类机制将为后端分类单独收运、处置体系(例如:厨余垃圾、危险废弃物、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等)提供源头保障及持续驱动力,从而给目前普遍收运难、盈利难的生活垃圾后端分类处置行业注入久违的新助力。

  此外,E20研究院认为施行垃圾分类政策势必需借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建立,完善的“生产者付费、使用者付费”体制能够有效的提高民众对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负责的社会意识,提高民众保护环境、绿色生活的社会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民众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的参与度(关于垃圾收费相关分析,请参考:垃圾收费仅能补偿40%成本,须借垃圾分类普及污染者付费)

  2. 细化建筑垃圾管理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步完善,分类后的其他固体废弃物管理成为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在建筑垃圾管理方面,章林伟提出,有关部门正在修改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并会同省级主管部门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建立规范的建筑垃圾产生申报制度。

  E20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建筑垃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弃土大量产生,近几年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15.5亿吨~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产量惊人。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峰值,预计会达到26亿吨。建筑垃圾有别于一般生活垃圾,属于生活垃圾焚烧厂、填埋场拒收的垃圾,收运体系也不属于目前环卫体系涵盖范围。建筑垃圾可细分为拆迁垃圾和装修垃圾两类,其中,拆迁垃圾多以渣土为主,大多随着“棚改”、拆迁等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而产生,产生量较大、产生周期集中且不持续。而装修垃圾大多比较稳定但成分相对复杂,在处理方面,对进一步分选的依赖性较高。目前,我国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95%。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建筑垃圾年处置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仅有70条左右,相关企业以民营为主,已建成规模化的生产线实际产能发挥不到50%,且大多处于非盈利状态,主要集中在原料保证不力、生产成本高、产品销路难等问题。而我国目前每年建筑行业骨料需求100亿吨左右,如果建筑垃圾能资源化成为再生骨料作为建筑行业骨料的话,建筑垃圾问题将有望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需求,随着国家层面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政策频出,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逐渐完善的管理机制、监管体系下,做到增量有出路、存量保安全。

12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