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一环卫项目欠款近千万、账龄超三年,如何做到三个月清零?

时间:2025-01-22 09:31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薛立波、张鹏

某县区垃圾分类项目,自2020年末入场运营,一年后合同到期停运,期间仅收到甲方不足百万的服务费,剩余欠款金额近千万,随着甲方有关负责人的换届、项目管理人员的更替、账龄被不断拉长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发生,其清欠工作异常复杂、清欠难度相当巨大。

笔者作为该项目清欠工作的牵头人,刚接手时并无胜算的把握,然而随着相关工作有序、不断、深入的推进,工作思路也逐渐清晰、解决方案也日渐成熟,应对措施也越发得力,随后在三个月的集中攻坚之下,终于实现了欠款清零,从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清欠业绩。下面,笔者就该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体会做逐一分享,以飨读者。

一、登门拜访,迈出清欠征途中的第一步。在接到该项清欠任务后,笔者第一时间前往项目驻地,面访甲方的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再次建立并修复了双方正常的沟通机制。所以,任何一项清欠任务的完成都建立在双方具有良好沟通机制的基础之上,了解对方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是否存在争议等信息的收集已成为清欠初期绕不开的工作环节。

二、展纸舞墨,寄往相关部门的催款信函。虽经过几次的反复沟通之后,但清欠工作仍无实质性推进,又因欠款金额较大,已远远超出甲方负责人的审批权限。故笔者决定向甲方及其上级单位有关负责人邮寄催款函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得到了业主单位上级的关注和回复,还延长了该笔欠款的诉讼时效,并且向对方制造了一个合适的压力点。

偶尔制造个小的波折、然后尽快进行妥善处理,这样的操作,反而更有利于双方关系的推进和深化,也更利于下一步问题的解决。

三、牛刀小试,顺利实现接手后首笔回款。波折化解之后,笔者依据其权限,与甲方确定了首笔回款的时间和金额,并形成书面的复函,以倒逼甲方加快回款进度。首笔回款如期到账,金额虽小,但打通了回款通道、理清了后续欠款解决链条的各个节点。

四、柳暗花明,发现后续回款的关键支撑。首笔回款完成后,该工作曾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但笔者并未因此而放弃,依然苦苦找寻突破口。星光不负赶路人,经四处了解,我一兄弟单位要向甲方所属政府缴纳一笔款项,金额远远大于本次欠款金额,而且即将在近期完成支付。

五、向上生长,争取上层资源的重要支持。得知这一极大利好消息之后,笔者连同兄弟单位同事就款项缴纳与欠款清收同步进行的解决方案向我司上级单位汇报,得到了我司领导的认同和支持。笔者继续推进各方负责人会面磋商,通过这种方式也赢得了对方的认可,清欠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六、向下生根,打牢清欠工作的坚实底座。有了双方高层达成的共识,就如同有了方向和旗帜,当然,还需要将这一有利指向融入到具体的基础性工作之中。那段时间,笔者和同事并肩为伴,穿梭于这个县区的各个有关单位,保持着各个层面的沟通和对接,疏解着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难点、痛点和堵点。

七、号角嘹亮,集中火力发起的清欠总攻。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欠工作进入攻坚阶段。通过资产评估的方式,消除了存在争议的款项,通过继续磋商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后续的回款计划、时间和金额等。

为了保证甲方的承诺如期兑现,笔者和同事采取了日日驻守的方式,更是遵循“天天有行动、周周有进展、月月有回款”的清欠策略,通过一次次短信发送、一次次电话沟通、一次次当面交流的积累,时时紧盯着每一笔回款流程的每一个审批节点,直至欠款到账。

八、举杯相庆,清欠迎来最后的完美收官。随着最后一笔款项的到账,该清欠工作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笔者也从此得到了较深的工作体会:

债权债务双方,一定不是对立的双方,清欠工作做到最后也一定会呈现出双赢的局面。庆功宴上,我们觥筹交错,清欠任务完成的同时,也收获了甲方的认可、信任和彼此合作关系的升华。

“有时候,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而选择坚持,而是选择了坚持之后,才看到了希望”我认为这句话对于清欠工作同样适用。清欠,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清欠从业人员也如同活跃在绿茵场上足球运动员,唯有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能、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才会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春节临近,衷心祝愿我们环卫项目的同仁们,能够回款越来越多,欠款越来越少,清欠路上,勇创佳绩!


作者简介:

微信截图_20250122093452.png

薛立波

河南濮阳人,人力资源管理师,曾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016年进入环保行业,现就职于国内一家上市环保企业从事应收账款催收工作。

微信截图_20250122093504.png

张鹏

河南周口人,园林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省级政府采购库评标专家。现就职于一家上市环保企业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