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吃不饱”的垃圾电厂与“没去路”的市政污泥 天作之合还是情深缘浅

时间:2024-07-05 09:55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余长铗

经验:优势与障碍

本次垃圾焚烧发电厂协同掺烧污泥技术沙龙邀请了上海环境、光大环保、中国环保、绿色动力、瀚蓝环境等15家相关企业代表参加,苏伊士环境科技史平总工程师、上海环境天马厂徐金忠运营总监、瀚蓝环境绿电厂张裕斌副总经理对国际国内污泥掺烧技术经验进行了分享。

37_7_1720144645.jpeg

图6 史平介绍国际污泥焚烧情况

史平总工程师介绍,欧洲部分工业化国家,污泥焚烧比重逐步增大到75%;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焚烧比重大致维持在10%;总体上,焚烧比重大概30%。污泥焚烧除了减量化以外,无害化也是重要的价值点(比如针对污水中的病原菌)。

37_8_1720144645.jpeg

图7 徐金忠介绍天马能源污泥掺烧经验

徐金忠运营总监介绍天马能源目前污泥进厂量约160吨/天,进厂污泥含水率约60%,经过干化处理后入炉焚烧的污泥含水率约35%。天马能源主要通过设备优化改造、优化炉内喷水减温系统、污泥造粒、改变掺烧方式、降低含水率、提高污泥热值、提高垃圾热值、控制臭气等方面优化污泥掺烧。

37_9_1720144645.jpeg

图8 张裕斌介绍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掺烧经验

张裕斌副总经理详尽阐述了瀚蓝绿电项目污泥掺烧的系统研究成果,通过科学分析与实践验证,论证污泥特性及污泥掺烧对环保排放的影响。研究内容广泛覆盖了污泥的关键特性,包括其热值评估、详尽的元素组成分析、重金属含量测定、无机物成分剖析以及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检测。这一系列深入的特性分析,为污泥掺烧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污泥掺烧过程的影响分析中,瀚蓝绿电项目团队特别针对干化污泥在5%至15%不同掺烧比例下的环保排放指标影响进行了深入论证,通过与仅焚烧生活垃圾的空白对照组进行严谨的数据对比,项目成功验证了干化污泥掺烧技术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为污泥处理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实践范例。

污泥入炉含水率、烟气污染物指标控制是沙龙上重点讨论的两个话题,与会嘉宾都根据自身项目经验做了精彩的分享。比如有的项目在通过长期的试验后发现,采用“干化-掺烧”工艺将污泥入炉含水率控制在45%-50%会取得最佳的掺烧效果,能够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但也有嘉宾坦言,“干化-掺烧”工艺确实让污泥的热值、性质更加贴近生活垃圾,降低污泥掺烧管理的难度,但是面对60%-80%的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干化成本是绕不开的问题,70元/吨甚至更高的干化成本让“干化-掺烧”工艺看起来并不是很“”。有没有综合成本更低的干化技术呢?或者有没有更加经济的掺烧方式呢?对于后一个问题,北控环境集团介绍了他们的做法——80%含水率污泥直喷入炉,通过反复的试验和长期的项目运行,甚至可以在掺烧更高污泥含水率的工况下实现稳定运行,节省了大量的污泥干化成本。但是综合来看,无论是“干化”污泥掺烧,还是“直喷”污泥掺烧,都有各自的优势所在,但是结合自身项目的特点以及运行成本(区域政策、污泥处置费、干化成本、污泥焚烧发电效益、当地飞灰实际处理成本、烟气处理成本……),去因地制宜地选择哪一条合适的工艺路线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破局:共识与标准

随着生活垃圾热值的提高和掺烧技术的发展,掌握了优化掺烧技术的垃圾焚烧厂可以将掺烧比例提高到30%甚至更高。但如前所述,政策、技术、成本、环保监管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产生污泥的污水处理厂、掺烧污泥的垃圾焚烧厂以及二者的主管部门。单纯的技术问题已经不再是项目运营方关注的首要问题,污泥掺烧运营模式渐渐成为了大家更关注的焦点。

垃圾焚烧发电厂掺烧污泥,如何烧得安全、稳定、高效、低碳,已经成为所有相关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政策推动、成本核算、环境监管方面才能科学、合理、快速地跟上污泥掺烧技术的发展。本次技术沙龙末尾,《垃圾发电厂掺烧市政污泥 系统规划与运营手册》课题小组成立,未来半年时间,课题小组将汇聚行业经验与智慧,从背景、政策、市场、规划、设计、运营、系统寻优等方面编写手册,为行业呈现来自一线的宝贵资料。这份手册也将为后续的标准研制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标准是回答上述问题的最好呈现方式,建立从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到污泥的运输储存接收、干化预处理、掺烧过程管理,再到烟气废渣等污染物管理的全流程技术规范,有助于污水、垃圾焚烧两个行业的有效对接,科学、合理、定量的技术指南也将帮助垃圾焚烧厂减轻掺烧过程可能发生的卫生风险、安全风险与环境风险。除了国内标准外,E20环境平台已经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指导下开始牵头研制污泥协同热处理技术规范的国际标准,希望以国际标准为起点,建设污泥焚烧/协同焚烧领域相关的技术、产品、规范标准体系,带动中国优秀技术、产品、项目走向国际,促进污泥协同焚烧技术国际级交流,提升中国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标准话语权。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