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洛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时间:2022-04-20 14:07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

有序推进塑料污染治理。落实《洛阳市“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按照分类管控、有序推进、创新引领、科技支撑、多元参与、社会共治的原则,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建立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管理制度,形成多元共治体系,推动可降解替代材料产业发展。出台激励措施,加快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料制品,鼓励消费者自带购物袋。鼓励发展绿色快递,开展包装标准化、减量化行动。加强产业支撑,构建替代产品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研究制定快递行业绿色包装工作方案,建立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快递企业落实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支持快递企业建立快递包装回收、循环利用合作试点,形成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严格控制过度包装、二次包装。落实快递包装绿色管理理念有关要求,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的治理长效机制。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邮政快递网点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绿色快递包装使用比例达100%。

完善城市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管理相关要求,推广借鉴洛龙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经验,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及综合利用模式。统筹规划生活垃圾分类箱等基础设施、垃圾中转站及环卫专业运输车辆数量,确保满足需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积极探索以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2025年底前,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8%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全覆盖。借鉴孟津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经验,持续在全市农村范围推广“二次四分法”,健全收运处理体系,完善循环利用机制,加强分类宣传引导。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领域,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到2025年,全市实施农村垃圾分类行政村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及制度机制健全完善,基本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提高生活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

提高区域处理能力,探索多类型固体废物协同处置路径。以站、点结合形式,加快厨余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按照厨余垃圾(湿垃圾)就近密闭循环处理原则,引进一批实力强、经验多的分类企业入驻试点小区。各县区按需求新建、改建厨余垃圾处理站,利用小型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对厨余垃圾就地转化利用。引导推动有条件的餐饮经营单位进行就地处置全部或部分厨余垃圾,鼓励就餐人员规模较大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餐饮企业建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产生肥料由政府回购用于城区园林绿化。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积极探索多种固体废物协同处置。统筹规划各县区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湿垃圾处理站、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等覆盖范围、处理能力,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可燃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厨余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农贸集市垃圾、农村易腐垃圾等。

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建立有害垃圾收运体系,合理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及中转、存放点,到2025年,各县区至少配置1处有害垃圾中转、存放点。完善大件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到2025年,新建或依托现有旧家具市场改建3-5座大件垃圾处理厂;积极发展共享经济,规范二手货交易市场,建立大件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和管理机制,提高大件垃圾资源再生利用水平。

提升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能力。依托现有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相关项目,建立规范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体系,提升废铅蓄电池回收、综合利用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非法拆解行为,避免废铅蓄电池回收市场无序竞争,提高企业回收利用能力。

提高报废机动车精细化拆解能力,提高零部件二次利用率、废金属、废塑料循环利用率。

提高产品类废物回收体系覆盖率。落实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相关企业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保障动力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提高车用动力电池、报废机动车等产品类废物回收数量。到2022年底,落实动力电池、报废机动车等产品类废物的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建立产品类废物回收情况分类统计台账。到2025年,产品类废物回收体系覆盖率达30%。

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处理能力。依托省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构建“网点回收+中心分拣+基地拆解”协同发展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打造链条完整、闭环管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链。建设直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分拣中心,通过加强与行政企事业单位合作,拓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网络,探索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联盟,提高回收处理能力。规范改造原有回收网点,吸收社区便利店、社区物业等加盟网点,建设回收信息化平台,新建改造分拣中心,建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二手市场和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教育中心。

推动低值垃圾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推动各县区落实可回收物补贴主体责任,制定属地化可回收物体系运作资金补贴政策,对低价值可回收物予以专项资金补贴。依托市供销社或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PPP模式),开展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体系精细化分类、资源循环利用试点,将废塑料、废玻璃、陶瓷类、废纸、废纺织衣物等低值可回收物由简单分类投放向精细化分类、收运、循环利用方向转变。

3.提升生活源固体废物末端综合利用水平和无害化处置水平

加快生活垃圾处置终端建设,提高协同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偃师、伊川、新安、宜阳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项目顺利达产,推进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到2025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86.15万吨/年,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100%。

强化全流程管控,保障市政污泥100%无害化处理。强化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逐步探索落实市政污泥利用处置全流程监管机制,保障市政污泥100%无害化利用处置。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