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9 14:12
来源:生态环境部
谢谢。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
光明日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请问生态环境部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主动服务“六稳”“六保”方面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下一步如何更加精准有效地做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更好地服务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谢谢。
徐必久: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今年特别重要,大家都很关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影响,我们总的考虑和做法是应对挑战,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实现共赢。
我们先后印发两个文件,一个是在疫情非常严重的时候发布了《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二个是《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极服务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通过这两个意见来进行部署安排。
第二个是落实两个100%,就是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和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废水收集处置100%全落实,保障环境安全。
第三个是建立实施两个正面清单,也就是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主动服务“六稳”“六保”任务。
第四个是突出三个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执法治污,特别是精准治污,做到五个精准,即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和措施精准,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圆满收官。具体情况:
一是落实两个100%,抓紧抓实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工作,任务完成的很好,保证了环境安全,目前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每天6200多吨,比疫情前增加了27%,做到了应收尽收,应处尽处。
二是建立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保障经济平稳运转,截至到11月底,对三万多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对12万个项目豁免环评登记表备案手续,动态更新国家地方利用外资重大项目台帐,提前做好准备,提前服务。
今年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审批建设项目,涉及投资总额18.5万亿元,同比上升18.5%。
三是建立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全国近8.4万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污染排放量小的,吸纳就业量强的,涉及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环境保护水平高的企业免除现场执法监督,对安装监控一年内无环境违法记录的企业减少开展检查,免除现场执法,减少现场执法,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监督执法。
四是加大主动帮扶力度,促进企业绿色发展。加大资金支持,支持筹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规模是885亿。强化技术帮扶,发布202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的目录,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各地积极创新模式,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例如江苏率先推出了环保贷,累计贷款金额超过了128亿元,上海松江强化环保管家管理和环保中介评估,推动以最低的价格,最快的时间为企业提供服务。
对于明年的工作,我们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继续抓实抓细抓好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工作。紧盯医疗废物处置等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处置的短板,对一些地方出现的疫情散发的地区,根据地方需要加强指导。
二是推动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制度化。目前社会各界对这两个制度的反映非常好,效果也很突出,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制度化和常态化,我们要指导各地完善优化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六保”“六稳”。
三是考虑出台一份新的指导意见。最近三年我们每年都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需求和地方需要,出台一份指导性意见,地方企业反映都很好。2021年,我们将围绕发挥生态环保作用,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自贸区绿色发展,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出台相关指导意见。
谢谢。
“十三五”初步形成以市场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机制
光明网:谢谢主持人。光明网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是推进绿色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政策,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及配套措施,请问“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有哪些重要进展以及下一步有何打算,谢谢。
徐必久:谢谢你的提问。环境经济政策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领域,因为做环保工作,法治手段很重要,必要的行政手段很重要,但是经济手段也非常关键。在“十三五”期间,注重经济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初步形成以市场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机制。给大家介绍几个方面的进展。
一是财政支出力度加大。2016—2019年,全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2.4万亿元,这些年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把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的领域,每年都在增加投入。同时,引导和撬动大量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二是价格税费政策改革稳步推进。环境保护税全面开征,2019年全年收入221亿元。电池、涂料列入征收消费税范围,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脱硫脱硝除尘环保电价补贴持续推进。
三是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跨省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继续推进,重点介绍一下长江和黄河,2018—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180亿元生态补偿资金推动长江经济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今年安排10亿元引导资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补偿。
四是绿色金融政策日益完善。截至2020年上半年,绿色信贷余额已超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达1.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全国31个省份均已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在“十四五”时期以及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环保中的作用,而且这项工作也是越来越重要。污染防治这些年取得了很大成效,现在要更加强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推进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快国家经济政策与生态环境政策融合,运用经济政策推进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现在初步考虑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储备库。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绿色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
二是深入推进绿色税制改革。“十四五”时期协同推进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氮氧化物、VOCs都是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所以要研究将VOCs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采取税收优惠和电价优惠政策,激励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现在正在钢铁行业推进,还要对其他重点行业有序推进。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税收政策。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