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E20研究院潘功:花开开彼岸,危机两相生

时间:2020-08-24 09:54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丁宁整理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考验和挑战。“后疫情时代,固废综合管理的全面升级”也成为“2020(第八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的主题内容。在8月10日的论坛现场,E20环境平台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E20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功博士,以“花开开彼岸,危机两相生”为题借助E20易标通详尽的行业数据阐述了E20研究院对后疫情时代固废行业发展的思考。

彼岸花开日 危机相生时

花开开彼岸,危机两相生。E20环境平台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E20研究院首席行业研究员潘功博士今年的报告主题选择了“彼岸花”。潘功表示,选择彼岸花,是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果我们跨过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到达了彼岸,美好就会在眼前。

image.png

根据麦肯锡对疫情以后各个行业影响的调研预测,不难发现,很多行业受到的影响非常大,电影行业、文化行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以恢复。很多行业例如制造业、工业等,虽然前期恢复的比较早,但整个恢复期很漫长。

image.png

潘功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共事业或者公共服务领域的行业复苏相对较早。这里面包括一部分,比如说医废、环卫等,这类细分领域和卫生系统和医院一样,伴随着疫情就已经开始逐渐恢复。另一部分虽然与疫情并非直接相关,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承担着维持市民基本生活运转的重要功能。当然,也有部分细分领域恢复期相对较长,比如餐饮业受疫情影响十分严重,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在疫情期间几乎“无料可收”,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才逐渐开始恢复。但作为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无论是餐厨垃圾处理厂还是厨余垃圾,或是生活垃圾焚烧厂都和医废处置中心一样,在抗疫前线的总后方一直保持着正常运转甚至超负荷运转以坚守住公共卫生的最后防线。而环卫从业者更是和医疗工作者,社会志愿者,政府职能部门一样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组成了靓丽的橙色风景线。因此在此次论坛中,潘功博士的主题发言主要聚焦在环卫、医废及危废、生活垃圾焚烧、有机垃圾处理等细分领域在此次疫情中的“危”与“机”,解读了2020年疫情影响下我国固废行业的市场表现和发展方向。

值守一线,戎卫城市安全:2020上半年环卫市场盘点

在疫情的特殊环境下,环卫体系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对于污水而言,虽然病毒可在水中存活并存在通过污水扩散的可能,但由于有管网的存在,使得污水的收集、运输管理相对可控。而对于固体废物而言,附着病毒可能性更大、病毒存活时间更长、产生端更分散、收集管理难度更大、运输扩散风险也更大。与医护人员一样,在此次疫情期间同样战斗在第一线的,还有环卫行业的从业人员。疫情期间,环卫清扫保洁深入社区、医院、学校等特定区域进行清扫保洁以及垃圾收运,还同时承担了公共区域的消杀任务,是此次防疫阻击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关阅读

新冠固废战“疫”(四):维护城市“环”境,戍“卫”抗击疫情第一防线

疫情之下:北京环卫工人防护情况调查

环卫工人每周消耗口罩超过2000万个,采购和配备情况堪忧

image.png

潘功指出,近年来环卫市场化一直是业内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2019年,环卫市场化竞争进入到中盘阶段,但2020年的项目中标情况受到了疫情的一定影响。据E20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环卫中标项目的数量在2月份明显有下降,随着抗疫工作持续有力推进,到3、4月份以后,环卫中标项目开始逐渐恢复(上图左)。整体来看,2020年的上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增长,虽然整体环卫市场化比之前的增长量放缓,但还是有一部分数量放出(上图右)。

相关阅读

深度|环卫市场化发展的五大趋势

环卫——“美丽中国”的桥头堡

刘少云:疫情倒逼公共环境卫生升级,千亿环卫市场迎来大爆发

image.png

在区域分布上来看,华东地区中标项目数量及金额均领先其他地区(上图左),这一数据也反映出环卫市场化以后,环卫的作业效果、工作效率有了进一步提升,而在相对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标准也相对较高,相应地其市场化趋势越发明显。在上半年,我国环卫服务金额前十名的省市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及超一线城市为主(上图右)。E20研究院目前正在对重点城市环卫项目市场化释放情况进行整理,并将更新环卫商机密报,敬请期待。

image.png

E20研究院对上半年不同规模环卫中标项目服务年限占比进行统计,可以看出仍有大部分项目服务年限相对较短。服务年限较短对于政府而言,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调整空间,但对于企业,特别是在投资环节,会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需要增加投入特别是装备升级,但是服务年限限制所来的续约风险等就限制了企业的投入力度。较常出现的”3+3+3”、“3+N”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样的两难,应该得到进一步推广。而在政府和企业达成充分了解和信任的情况下,十年以上的环卫项目则更为稳定,基本以PPP的模式进行,无论是对服务效果还是企业投资都提供了保障,环卫服务作为轻资产而重运营的领域,是十分契合PPP合规要求的重要公共服务市场化领域。

image.png

从商业模式来讲,环卫项目以购买服务为主,有部分特许经营的项目。潘功表示,中转站投资运营项目可以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但环卫清扫保洁服务项目,特许经营模式则需要更多的探讨。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与基建业务合伙人李炜在接受E20研究院专访时表示,目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市场化主要方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运作应该是首要原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区分以上三种方式所适用的政策和情形,从形式和实质上都做到规范。

以城市清扫保洁、收集转运和智慧环卫在内的项目为例,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则应符合《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02号)、《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等相关政策要求,如购买服务的期限不能超过3年,不能采购货物和工程以及将工程和服务打包的项目。如采取特许经营方式,最重要的政策是《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六部委第25号令)。从该政策及国内特许经营实践来看,此类项目应该具有“经营性”,即在回报机制上属于使用者付费或可行性补助,比如环保领域的供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发电)、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理均有使用者付费或经营性收入。完全政府付费类项目并不适用特许经营。因此,涉及投资且服务期长、但不涉及使用者付费或经营性收入的传统环卫项目,按政策规范和实操经验来看,不应采用特许经营,更合适的方式应该是PPP模式。如采用PPP模式,需关注PPP规范发展阶段的新要求,适用的主要政策包括《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文)、《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财金〔2020〕13号)等。特别要注重交易结构、回报机制、绩效考核、按效付费等方面的合规性、合理性。关于财承比例的问题,建议地方对本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进行排序,分清轻重缓急,为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必需的公共领域项目预留一定份额,避免因额度不足难以实施PPP的局面。

相关阅读

政府采购服务项目期限缩短对环卫行业的影响分析

【干货】环卫PPP项目运营成本管控策略及绩效考核实施重难点

13亿万载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项目用特许经营合规否?

image.png

从项目体量来看,2020年上半年释放的项目中,仍然500万以下的小规模项目居多,环卫整体“小而散”形势依旧。区别于其他固废行业(如危废处理等领域较高的技术壁垒、垃圾焚烧领域较高的资金壁垒等),环卫行业的准入壁垒相对较低,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零散的项目背后是大量企业的激烈竞争。据E20研究院研究,目前我国环卫市场空间近3000亿元/年,由不少于5000家企业共同竞争。其中以规模较小的环卫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CR10在25%左右,相对较低(同期垃圾焚烧市场集中度已近60%)。拿到项目的中标公司中,一部分是本地的环卫企业,也有一部分可能是本地小型物业公司。这类小型企业利用地缘优势可以拿到一些小规模、试点类的项目,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更容易释放较大规模的环卫项目,这类项目体量更大,更稳定,也更青睐环卫龙头企业。

相关阅读

初露端倪:从北环改制到环卫市场化大幕拉开

方兴日盛:企业云涌,环卫市场如火如荼

苏州环卫5亿标分成18包!环卫市场碎片化之因?

image.png

2019年先后有四家环卫上市公司,庄臣控股和北控环境登陆港交所,侨银环保和玉禾田分别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加上已经上市的龙马环卫、盈峰环境和启迪桑德等公司,环卫服务行业进入上市公司时代。

相关阅读

从庄臣控股上市,看我国环卫行业及企业发展之路

侨银上市获批:或将成A股市场环卫运营企业上市第一家

侨银环保:老牌环卫企业有一颗年轻的“心”

而从市场反馈来看,体量较大、服务年限较长的项目,头部企业拿到的比较多。E20研究院每年对环卫市场进行排名统计并评选十大影响力企业,可以看到在十年以上相对而言稳定的项目中标情况中,影响力入围企业占比达到60%,而十大影响力企业达到53%,在大项目竞争中,龙头企业拿单能力明显较强。

image.png

E20研究院在2020年7月份统计出了18家上半年新增年服务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环卫企业的业绩排名,可以看到,以装备起家的长沙中联重科拿到很多环卫项目,新增业绩位居首位,北京环卫、龙马环卫、中环洁、侨银环保等环卫龙头企业也有很好的表现。

相关阅读

环卫影响力企业业绩榜半年盘点,盈峰中联领跑北控紧随

【年度大榜】2019固废&环卫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出炉

市场快速迭代,哪些环卫企业持续领跑?

image.png

从市场竞争主体角度看,除了传统环卫服务企业(包括市场化环卫企业以及改制环卫企业等),环卫装备制造企业、市政绿化服务企业、物业保洁服务企业以及环保投资运营企业均在环卫市场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其中,物业保洁服务企业是最早进入环卫清扫保洁服务的一支重要竞争主体,玉禾田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之一,此类企业进入环卫领域是顺其自然的横向一体化发展,甚至于形成战略转移,将环卫服务变为主营业务。E20研究院对2020年上半年环卫市场的主体参与者来源进行了分析,本身市场化环卫企业占比最高,物业、保洁企业位居第二,可见物业类企业进入环卫行业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image.png

从物业走向环卫,是业务范围从居民生活区走向城市服务区,服务内容基本相似:物业服务中的保洁服务,其服务内容与环卫的清扫保洁业务内容重叠程度较高;而部分物业的服务内容也包括将服务范围内的垃圾(不限于生活垃圾)收运至环卫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一般为垃圾楼或中转站),与环卫的垃圾收运业务内容极为相似。因此物业企业进入环卫市场是由垃圾产生环节(小区内)向垃圾的流转环节拓展,属于纵向扩张,主要参与的是前端垃圾分类及中端环卫服务项目。

虽然业务内容相似,但商业模式却不尽相同,因此也存在不确定性。

首先是服务对象的不同。物业服务的对象(用户群体)为小区业主或楼宇单位(含学校、单位等),也就是说其主要商业模式为toC或toB的模式,由使用者付费。而环卫业务(无论是否市场化)则主要面向城市政府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因此主要商业模式为toG的模式,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资金来源为政府付费(财政预算)。不同的商业模式其项目开发、运营、管理以及企业发展路径均有所区别。

其次是服务场景的不同。物业服务的场景多为封闭环境,如小区、楼宇、学校等。封闭的环境意味着管理难度相对较低,用户需求相对固定,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及评价体系进行管理。同时,封闭的环境带来的另一方面则是使用者群体相对固定,用户感知易于培养,但维系则对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有较高要求。相反环卫服务的场景多为开放环境,如街面、路面等。开放的环境使得管理难度较高,较难制定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及评价体系。另外,开放的环境也使得使用者群体流动性较大,用户感知主要靠“第一印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极高。环卫服务相对开放的服务场景也意味着服务边界不如物业服务般清晰,也给管理带来更大难度。环卫服务普遍服务范围较大,服务人员也较物业服务更多。综合来看,服务场景的不同带来管理难度的差异。

当然,此处仅就物业的环境卫生管理业务与环卫服务进行直接对比,物业仍有诸多其他日常管理、维修服务等与环卫服务性质相差较远的服务内容。物业服务的综合管理能力较强,但仅就环境卫生管理一项来看,由封闭场景扩展至开放场景则需要更高的管理能力。因此,物业企业涉足环卫在规模较小的范围内较易,但一旦形成一定规模,便面临着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变革,存在一定难度。物业企业战略延伸到环卫市场化仍将面临巨大挑战。

E20研究院对2020年1~6月环卫项目中标情况进行分析(参考阅读:环卫影响力企业业绩榜半年盘点,盈峰中联领跑北控紧随),E20研究院研究发现,2020年上半年,环卫市场化服务项目中,由物业公司中标的项目数量约占到整体的20%,涉及物业公司的数量约为800家。其中不乏有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利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物业龙头的身影。

image.png

什么样的物业公司进入环卫可能更具有优势?换句话说,作为环卫公司,什么样的物业公司会对环卫行业会产生更多的影响?(参考阅读:物业进军环卫市场,对市场化环卫企业冲击几何?)潘功指出,区域型物业公司借助区域性优势拿到一些本地区域内的较小规模环卫服务项目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和成功率,但他们域外的扩张能力则相对较弱(参考阅读:物业进军环卫!河北一物业公司中标邯郸环卫一体化项目)。相比而言,大名鼎鼎的碧桂园、保利、金地、绿城,这些房产集团旗下的物业公司,依托于遍布全国的房产项目,则更具有域外扩张能力,甚至全国布局环卫服务业务的能力。此类物业公司将是环卫市场化项目的有力竞争者,在成功完成0-1后,很有可能单独成立环卫服务公司,而不是以物业公司的环卫服务板块活动于市场中。

相关阅读

万科物业只是冰山一角,这些物业大军进环保了解一下

万科与成都高投成立合资公司,涉及市政环卫、园林绿化等业务

然而,作为轻资产行业,环卫项目的竞争对资金实力的要求并不算太大,是否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是竞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物业服务行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人工成本占据成本的绝大部分比例,但人员管理规模远远不及环卫服务行业。商业模式上的差别,以及管理规模上的差别,让大型房产集团下的物业服务公司进入环卫服务领域也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潘功强调,在环卫项目的竞争中,传统环卫服务公司有明显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优势,行业应理性看待物业等公司的进入。当然,并不能简单的将物业公司进军环卫看做是外来野蛮人,物业公司业务由居民生活区向城市服务区的扩张是由来已久的,是必然趋势,依托于大型房产集团的物业公司将会是环卫市场化竞争的又一生力军。

image.png

从业务情况来看,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在如今大量垃圾分类的项目竞争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潘功表示,物业公司更易从垃圾分类项目拓展环卫相关业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物业服务于小区,环卫服务于城市。近年来很多环卫公司已经开始更名,“城市服务”的概念开始出现。例如北控城市服务等,从名字来看,业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环卫,而在向包括绿化、道路涵养等在内的城市整体服务拓展,环卫横向一体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因此物业公司与环卫公司之间边界的模糊化是未来的趋势之一,环卫即是“城市物业”。

相关阅读

【系列六】垃圾分类,社区应是“主战场”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传统环卫”在路上

image.png

从产业链延伸来看,固废全流程管理的纵向一体化延伸的实质推动比横向一体化要慢得多。多个大型固废投资运营型已经完成了固废全产业链布局,例如光大环境、瀚蓝环境、启迪环境,但早期行业内预测的全流程管理纵向一体化实质上推动较慢。很难有一个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拿下从源头分类,中端清扫保洁收运,到末端综合处置的全产业链项目形成一体化。当然其中有招投标的合理规避,有政府风险的一定规避等原因,但终究是纵向一体化这样的整体效率、效果提升并未得到体现。产业链上的纵向一体化并不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产业链的综合布局是战略应该考虑的重要方向。

image.png

相对而言,在纵向一体化方面,可以看到中转站在环卫里面是相对重资产的投资运营,中转站+收转运的服务模式是整体的趋势,而拿到中转站项目的企业,在产业链的前向和后向延伸中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image.png

另外,城乡一体化也是行业内一直以来探讨的话题,可以看到城乡一体化项目的数据有了很明显的增长,远远大于城市和乡镇的项目。

更多延伸阅读

薛涛:大数据里看环卫市场化中盘和垃圾分类开局

薛涛年度报告上:大数据盘点固废环卫行业及十大影响力企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废处理行业是固废领域直面病毒的“第一线”。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强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在2020年底前实现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到2022年6月底前,实现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各环节也做了特殊要求。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使用高温焚烧处置技术。当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处置能力无法满足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要求时,经环保部门批准,可采用其他应急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增加临时医疗废物处理能力。

疫情爆发后,生态环境部于1月28日紧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其中提出:各地因地制宜,在确保处置效果的前提下,

1)可以选择可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炉窑等设施应急处置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实行定点管理;

2)也可以按照应急处置跨区域协同机制,将肺炎疫情医疗废物转运至临近地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处置。

image.png

应对疫情,多地医废主管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政策响应,保障医废的应急处理需求。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第一时间发布《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要在第一时间开展重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医疗废物运输环节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专项检查,确保医疗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紧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有关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和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全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环保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分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确定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备用设施的紧急通知》,确定将成都兴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攀枝花)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南充嘉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中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四家企业,作为全省备用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大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日常巡察和督导,敦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及其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优先收集和处置与疫情相关的医疗废物。并发文指出,对郑州、安阳、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信阳、驻马店等地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要确保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到位。北京市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和涉疫情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通知》。所有涉疫情垃圾及粪便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各处生活垃圾处理站也增加了消毒环节。山西省太原、临汾、大同、阳泉、长治等市分别对医疗处置中心和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现场检查指导,督促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加强人员防护。安徽省生态环境系统迅速部署安排专项环境应急监测检查,切实加强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环境管理工作。甘肃省制定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实施《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实行最严防控措施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实施方案》,从“加强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督导检查、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应对保障机制、强化人员安全管理”等重点环节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系统疫情防控举措。

image.png

疫情发生后,全国很多城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持续超负荷运行,最多时有22个超负荷运行,还有28个接近满负荷运行。湖北省医废处置能力从疫情前的180吨/日提高到了667.4吨/日,武汉市医废处置能力从疫情前的50吨/日提高到了265.6吨/日。全国医疗废物的处置能力由疫情前的4902.8吨/日,提高到6066.8吨/日,提高了23%(主要来自移动设备和协同处置增加)。

潘功表示,医废的应急处理需求毕竟是短期的,行业回归正常后,年均医废产量约为150万吨以上,年复合增速近5%,处置产能建设已基本完毕。预计2020年我国医废处置行业运营性市场空间约80亿元/年,处置标准、要求在疫情过后有望进一步提升。政治局会议中提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其中的“短板”并不能通过短期大量资金投入盲目弥补部分区域的医废危废产能缺口,更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从提质的角度增强医废、危废处置能力。

相关阅读

新冠固废战“疫”(一):医疗废物主战场战局沙盘

新冠固废战“疫”(三):医废各战区号角响起

除了医废,危废也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受疫情影响,前端工业暂停或者延迟开工,产生的危废变少了,许多危废厂没有足够的来料,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冲击。

image.png

在政策方面,2020年6月正式实施的《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对危废的“柔性安全填埋”与“刚性安全填埋”作了专业规范和技术要求。不具有反应性、易燃性或经预处理不再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砷含量大于5%的废物不得进入柔性填埋厂,需进入刚性填埋场。而刚性填埋场造价较高,导致经济性一般。

潘功指出,仅以危废填埋为唯一经营内容,尤其是仅仅以柔性填埋为唯一经营内容的企业,后续的业务增长空间会比较有限,抗风险能力弱;而以危废填埋/综合利用、危废填埋/危废焚烧等综合形式经营的企业,借助于不同业务功能的叠加将会得到更多的业务增长空间。

同时,潘功指出,当前危废综合处置价格的回落是前期行业供需不平衡导致价格过高,而市场经过一定发展和冷静,加之疫情有所影响下,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应该明确的是,危废处置价格的此轮走低将带来部分中小型、规范性较差的企业运营难以为继,行业集中度将有一定的提高,而后价格势必有所回升,无需担心危废价格无限制的回落,危废处置价格在理性范围内震荡将成为市场常态,而市场机制决定的区域间的价格差也必然会存在。

相关阅读

危废战场(一):巨头登陆,龙头诞生

危废战场(二):国企抢滩,三雄争霸

危废战场(三):资本跨界,谁主沉浮

“危”“机”相生,焚烧、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持续复苏

image.png

垃圾焚烧一直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的主旋律。可以看到,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目前仍然有很多新焚烧厂在建。而在江苏、陕西、青海这样在一些上半年释放项目不多的省市,总投资额明显较大,可见这些地区有规模较大的新建焚烧厂出现。康恒1000吨单体炉排的投产也是很明显的信号,规模越大,相对的效益集成就更明显。潘功表示,在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突飞猛进发展的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效率时代,规模及管理的集约化,能量转换效率的提升,产业园区的协同等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image.png

从城市类型看,当前生活垃圾焚烧市场在继续向四五线城市下沉。通过近十年的数据也可以明显看出,下沉趋势越发明显。

2020年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指出在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加快发展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潘功认为,新政的出台,对生活垃圾焚烧企业而言,在县域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放量空间,在小型焚烧/热解技术仍有多种技术难点需要突破的当下,多个县市统一规划焚烧能力将是一个重要选择。

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政策改革的消息不断发出,行业密切关注。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就此提出建议,后财政部给予回复,再次引发行业热议。行业普遍认为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改革已蓄势待发。关于生活垃圾焚烧补贴有所调整的话题,E20研究院进行了相应的测算。

image.png

表1:未来两年新增垃圾焚烧补贴额度测算(数据来源:E20研究院)

image.png

财政部预算司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自2012年来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868.11亿元,较上年增长82亿元,而这82亿元就是“以收定支”原则的“收”。受疫情影响,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预计增收15.4亿元(2020年中央财政预算),为近10年来增收最低。为确保补贴政策的平稳延续,有一定概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在2020年将获得一笔国务院直接资金支持(虚线部分,假设30亿元左右),2021年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步复苏,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将有望回归正常水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补贴支出金额约占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安排的中央本级支出7%。这一比例有望在此轮政策改革后逐步上涨,上涨空间主要来自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的退坡。

以2020年、2021年可供新增项目安排资金额分别为45.4亿元和58.5亿元计,假设2020年垃圾焚烧补贴占比增长至10%,2021年增长至15%,则垃圾焚烧新增补贴额可分别达到4.54亿元和8.76亿元,折算新增补贴项目规模可分别达到1.78万吨/日和3.43万吨/日,补贴覆盖比例将分别达到13.1%和27%。因此,潘功提示,对于补贴的调整,行业不必持有过度悲观的情绪。

相关阅读

深度解读丨补贴退坡,请放慢些脚步

一日两文,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改革已上路

image.png

相比于生活垃圾焚烧,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因“蝴蝶效应”受到疫情的影响更大。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的上游各环节均与此轮疫情爆发有一定关联,比如多地疫情爆发的源头都是海鲜市场、菜市场等原材料供应地,多地报道的疫情扩散病例来自于半成品加工企业,还有不少城市的聚集性案例爆发于餐馆后厨、就餐者聚餐等场景……而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景气度与上游各环节影响下产生的餐厨垃圾量密切相关。在疫情爆发初期,正值春节假期这一传统的餐饮市场峰值,为抗击新冠疫情,我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近乎全国性社交隔离措施,外出就餐、大型婚丧酒席等活动被紧急叫停数月,春节假期延长,企事业单位食堂停工等多重原因导致餐饮行业几近停摆,而其下游的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也在短期内处于入料不足甚至低于保底量的情况。随着疫情逐步稳定,防疫常态化成为一定时期内的必要动作,餐饮行业开始逐步回暖,但在全球性疫情结束前,我国的“后疫情时代”仍将一定程度上保留“非必要不聚会”的社交礼仪,餐饮行业的复苏很难迅速回归疫情前,且以新发地疫情等为代表的局域性病例小范围爆发风险持续存在,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与餐饮行业共同面临着行业性危机和不确定性风险,餐饮废弃物处理企业的运营模式应配合行业性变革而进行创新和调整,如启动保底量谈判、特殊情况下的调价机制启动、特许经营期调整等,作为公共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亦应适当关注此类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唇亡齿寒,“政企”相依,维持餐厨垃圾等环保运营类企业的基本生存,既是维护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环境卫生,城市正常运转的后方常态化抗“疫”战。(相关阅读:新冠固废战“疫”(五):餐厨处理企业的闯关大考)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国内抗疫取得了明显成效,餐饮等行业正在持续复苏,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现在也已经慢慢迎来回暖。

image.png

随着“宅经济”、远程办公等新常态兴起,居民在家时间有所增加,在垃圾分类“新时尚”逐步流行的背景下,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增加速度开始渐超预期。疫情带来的社交习惯的改变以及近两年来地方政府在垃圾分类推广过程中的持续努力,为厨余垃圾处理板块按下了加速键。

根据北京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5月上旬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451吨,中旬为729吨,下旬为1013吨;日均分出量达到740吨,与2019年5月相比增长37%;在上海,2020年6月上半月,湿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9632吨,相比没有强制分类的2019年6月份,每天增加近2800吨。疫情期间有机固废行业受到的冲击已经逐渐恢复,相信垃圾分类的持续推动下,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E20研究院预判,未来三年内厨余垃圾处理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而末端处理结构的优化也将反向助力前端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减量化以及社会治理结构优化的真正进阶。

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已发布细分领域研究报告《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20》,深度解读了疫情与垃圾分类交互影响下的有机固废新机遇。

image.png

联系人:梁先生 185-1589-9239 / 黄先生 131-4145-4809

整体来看,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在疫情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下,开始伴随着“长期确定”的“不确定性”加速成长,越来越多的固废龙头企业开始关注有机垃圾资源化板块。E20研究院数据中心对2020年上半年我国餐厨及厨余垃圾投运市场进行了盘点(下图)。可以看到,随着近几年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当前落地项目已经开始从试点城市向非试点城市地区扩散。

image.png

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在此轮疫情中经济活动已经基本恢复,疫情经济基本结束,其他国家也在逐步的恢复。虽然全球形势仍然严峻,但有危险,有困难的同时,我们需要直面挑战的勇气,才能搏得生机。潘功表示,在国家如此有力的抗疫成效面前,即使外循环有所影响,行业也应当对内循环充满信心,待到彼岸花开日,正是危中寻机时。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