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狼真来了!市场蛋糕频被抢食,环境企业该如何看&怎么办?

时间:2019-09-27 09:2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晓佳

当然,这其中比较成功的完成跨界的企业,都是源于对环保行业“专业”的布局。如盈峰环境、葛洲坝、中信环境、雅居乐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在进军环保的初期,往往会选择“买买买”的路径,通过收购专业的环保企业,增添企业本身的羽翼,补充环保专业短板。

盈峰环境前身是上风高科,早期选择从环境监测领域切入环保行业,先后以17亿全资收购国内环境监测行业龙头公司:宇星科技 (深圳)发展有限公司,1亿控股深圳市绿色东方环保有限公司,成立30亿环保并购基金布局未来等,向固废、水处理等环保其他领域进行拓展。

站稳脚跟后,盈峰环境又将环保业务全面聚焦。2018年,盈峰环境完成了对国内环卫装备龙头企业——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的收购。收购完成后,公司环卫装备及环卫服务业务的占比超过了60%,成为公司核心主业。2019年,宣布转让上风风能100%股权。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大固废全产业链。

葛洲坝集团也是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快速切入了环保市场。最初,葛洲坝投资约4.73亿元,收购凯丹水务75%的股权。凯丹水务的主业为城镇供水及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目前主要围绕京津冀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等发达地区开展水务环保业务,现已投资和运营了10家水厂,总处理能力达55万吨/日。

收购凯丹水务之后,葛洲坝趁热打铁,先后通过收购中固科技、设立绿源科技等,实现水源、供水、调水、污泥处理等全产业链的延伸。以凯丹水务作为主要运营平台,除水处理业务之外,葛洲坝已延伸至水泥环保、固废处理、分布式新能源等多个环保领域。

而中信集团甚至坐拥固废、水务两大平台,集团旗下设有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主要控制2个业务实体:水务平台——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固废平台——上海中信元钧环保有限公司。

2015年,中信集团成功收购联合环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将其更名为“中信环境技术”,成功嫁接专业水务企业,正式推出水务及环保领域拓展的旗舰平台。目前中信环境技术的环境治理业务子公司已经达100余家,运营污水处理项目近180个,高难度工业污水日处理规模逾100万吨,危固废年处置设计规模140万吨,业务网络覆盖中国、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印度、欧洲等国家与地区,年主营收入超50亿元。

作为地产界进军环保行业的典型代表,雅居乐进军环保市场的道路,也是离不开“买买买”,尤其是在危废领域。

2015年,雅居乐看准危废行业的窗口期,快速切入,三年时间,雅居乐环保在危废领域的投资额超百亿,危废处理资质已经突破270万吨/年,跻身行业领先地位。仅看刚刚过去的2018年一年,根据官宣显示,雅居乐环保的累计投资总额就达80亿元,其中大部分用在了建立危废大业上。如收购龙岗东江、吉安创成环保科技、东园深蓝等企业的股份,这也是其后来在门槛颇高的危废行业站稳脚跟的重要铺垫之一。雅居乐也在2018年度固废企业评选中,被评为“危废处理投资运营年度最具成长企业”。

这些成功跨界的企业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与专业的嫁接。

PPP热潮冷却后的一段时间内,一部分缺失专业运营实力的企业纷纷败下阵来,也恰是专业缺失带来后遗症的一个缩影。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曾表示,一部分企业在前些年PPP高速增长阶段由于大量承接PFI项目带来了大幅的业绩增长。但由于近年来金融、政策等大环境的变化,导致过多PFI项目在手的这类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所谓PFI,即是新一轮PPP发展中新增的一个PPP项目类型,在薛涛的PPP四分类中(四分类说明请点击→《 薛涛:环保PPP年度盘点,分类后的顶层思考与产业变局》)为c类项目,主要为河道治理、景观园林、市政道路、人民广场、办公大楼等工程类使用可用性付费方式进行结算的,工程导向为主,没有运营属性的项目。(关于PFI项目的特点及问题,请参考《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一书)

北控水务执行董事、执行总裁李力在接受中国水网采访时也曾指出,虽然大批央企凭借良好的工程能力和融资能力,在PPP盛行时代强势进入了环境产业。但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效果要求的强化,他们在运营端的综合能力亟待提升。

由此不难发现,无论对于哪类企业,要想在环保行业行久致远,没有“专业”能力的支撑,都是不行的。

而万科也是在四年前就已经有了布局环保的实质动作。2015年,华大基因、万科公司、凯达环保和大成食品四家企业共同注资成立了环保生态型高新生物科技企业——绿倍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万科正式试水环保领域(相关阅读:《【最新】王石要干环保了!万科联合3家公司成立环保企业》)。去年,王石还在“2018深圳市垃圾分类大讲堂”中提到,万科从90年代开始就慢慢走上了推广社区垃圾分类的道路,一直到现在。

接下来,万科会不会启动“专业”加持,也是值得业内关注的事情。

环境企业的“C”位能保住吗?

面对“狼真的来了”,环保企业作为环保行业的主力军,到底应该如何应对,以保持自己产业主体的地位和尊严?

拥抱趋势,生态合作

在中国移动中标2400万环境监测项目的新闻报道后,很多读者通过E20水网固废网微信公号留言,其中有担忧之声,但也有一部分表达了对这种跨界的期待。

1569548301819123.png

E20水网固废网微信后台留言截图

如前文所述,跨界布局环保的趋势早已凸显,近几年伴随着垃圾分类等热点领域的发展,更多的跨界者“拍马”赶来。

华为云人工智能甚至也开始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热潮中。的确,智能的加持也为跨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多互联网巨头和通信运营商跨界进入环保,如腾讯、阿里、百度等,前几年就已经与水务领域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去年2月,E20供水研究中心副主任毛茂乔就在《水务企业快醒醒!BAT强势进入智慧水务,产业生态形成中》一文中,分析了这种趋势带给环保企业的思考,其中,生态化、多元合作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