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8 09:02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刘影
周传斌介绍,针对固废资源化技术的综合评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已开始进行国家课题,其中一部分内容是他本人负责,具体为建立多类固废处理技术的数据库、开发固废资源化技术的多维绩效评价方法。他介绍,该方法学的基础为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固废处理全过程生命周期思想,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影响;同时,应用于生活垃圾、废旧电器电子产品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全方位固体废物。该方法的评估清单可以囊括固体废物的产生、运输、利用以及处理全过程。
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资源-环境绩效评价案例
宁波首创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项目:周传斌介绍,该项目以全生命周期物质流模型构建,基于宁波首创厨余垃圾处理项目2019年3-5月的试生产实际数据,研究中心进行了全生命周期输入-输出清单分析,同时基于Gabi和Simapro平台的分析发现:均一权重下,干式厌氧技术的综合环境影响分别是填埋、焚烧的59%和69%;13项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中,干式厌氧技术有10项优于填埋、焚烧;同时,非有机类杂质率、沼渣资源化、厂区能耗、污水处理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把该项目与十年前的其他案例对比分析发现,基于填埋、焚烧、MBT+堆肥、MBT+填埋、MBT+焚烧五种情景,该项目对有机易腐垃圾进行生物处理回用的综合环境影响最低,是焚烧处理的5%,填埋处置的3%。
厨余垃圾处理的碳排放评价:周传斌表示,国家一直对全球气候变化很关注,基于碳减排的考虑,就是受此影响。去年,国家做了ISW-NAMA(国家适当减缓项目),核心就是减少垃圾处理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碳排放。他介绍,以湖北某城市的一个案例为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做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碳排放分析时发现,如果在城市里面考虑到厨余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垃圾中15%的碳可以循环利用,同时每年可以减少15%的甲烷排放以及87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他建议,如果某个城市未来有很好的垃圾处理项目,可以通过这样的项目争取资金和政府的支持。
厨余垃圾肥料的资源化表现评价:周传斌表示,针对厨余垃圾肥料,社会一直非常关注厨余垃圾资源化的表现,关注堆肥肥料效益。厨余垃圾如果做成肥料,里面有很多指标值得考虑,最直观的就是它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200天的实验,比较集中堆肥、家庭/社区堆肥和填埋场腐殖土在资源化利用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家庭堆肥因其在源头有机质损耗最小,最终种出来的植物分别是大型工业化堆肥和填埋场堆肥的1.5倍和2.8倍。所以他建议,厨余垃圾做成肥料,可以考虑在前端进行资源化利用。
周传斌介绍,2018年10月,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宁波市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内首个大型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开展产学研攻关,包括沼渣堆肥与回田利用、沼液资源化利用、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以及大型厨余处理设施运行标准等等。
周传斌最后总结,首先,随着“无废城市”和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进,我国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需求也将快速增长;其次,我国投入运行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种类多元,处理规模、应用场景可以实现互补,但技术应用的成熟度、稳定性、全链条完整性还有待加强;再者,全生命周期多维绩效评价方法亟待引入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评价;此外,已有的案例评价表明,厨余垃圾单独处理具有一定的资源、环境绩效。
编辑:刘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