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11 10:01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
(五)试点范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综合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及产业特点、地方政府积极性等因素,优先选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份具备条件的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已开展或正在开展各类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置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城市。
E20研究院观点:
据了解,早在2018年2月,厦门市、雄安新区、西咸新区、西宁市、包头市、柳州市、濮阳市、温州市等城市/地区作为“无废城市”试点的候选城市参加相关座谈会,在“无废城市”试点的建设工作中走在了前列。另外,E20研究院认为一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较为领先的城市以其规划建设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以及垃圾分类相关体系制度为依托,也有望及时跟进,加入“无废城市”的试点队伍,例如深圳市、宁波市、上海市、苏州市、福州市等,之前在这些城市有所布局的如下企业也有往得益于前期所积累的经验值和营销价值。
相关阅读: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发挥导向引领作用。2019年6月底前,研究建立以固体废物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率为核心指标的“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并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衔接融合。健全固体废物统计制度,统一工业固体废物数据统计范围、口径和方法,完善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统计方法。(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参与)
E20研究院观点: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指出,目前我国环保领域经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提前规划不足、缺乏数据积累和指标体系、面对压力突击会战较多较急、缺乏持续和科学有效的回溯、评估、考核调整等等,比如之前的海绵城市、地下管廊乃至一部分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通知”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和其他环保领域一样,历来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有望对各类固体废物产量及存量进行摸底。但科学、健全的统计制度才是“无废城市”指标体系以及管理的基础。E20研究院认为固体废物的统计一定要将前端产生端、收集运输端以及末端处置端三端统筹进行,在这方面已经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管理的智慧环卫、智慧餐厨垃圾收运等方面有所布局的企业应该可以探索进一步扩展的机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数据收集体系,利用“智慧+”辅助管理决策的制定,可帮助稳步推动“无废城市”的落地实施。
延伸阅读:
优化固体废物管理体制机制,强化部门分工协作。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深化地方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部门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提升监管能力,形成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协同增效的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生态环境部指导,试点城市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试点城市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加强制度政策集成创新,增强试点方案系统性。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关改革举措,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集成目前已开展的有关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乡村振兴等方面改革和试点示范政策、制度与措施。在继承与创新基础上,试点城市制定“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城市建设与管理有机融合,明确改革试点的任务措施,增强相关领域改革系统性、协同性和配套性。(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统计局指导)
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组织开展区域内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调查评估,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区域难以实现有效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项目。构建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间资源和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体系。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推动构建产业园区企业内、企业间和区域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运行机制。明确规划期内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需求,将生活垃圾、城镇污水污泥、建筑垃圾、废旧轮胎、危险废物、农业废弃物、报废汽车等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置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范围,保障设施用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指导)
E20研究院观点:
《通知》中多次提及在“无废城市”创建中要增强部门间的协同。由于固体废物的种类繁杂,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如农业废弃物归农业农村部管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城市矿山归工信部管理、工业危废归生态环境部管理、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归住建部管理、医疗危废归卫生部、生态环境部共同管理等),部门间协同、统筹管理对于城市固体废物的综合管理意义重大。但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在生态文明的更高要求以及社会发展至今环保方面各种问题积累的情况下,以往的“三定方案”已无法满足部委权责的明确分割,协调合作也碰到了各自职权责任方面的融通难题,由此在固废处理的全面升级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例如目前较为火热的有机废弃物处理(餐厨/厨余/市政污泥为主),制约其资源化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便是末端有机肥的消纳问题,阻碍协同厌氧技术落地的因素往往是难以协调来自不同主管部门的废物的统一收集,污泥制作的园林用肥难以协调城市园林部门,农业部门不愿意承担废弃物产肥的归土风险等等。
《通知》开篇便提到了“选址难”是目前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此处也提出了要“保障设施用地”,单独提出此问题是现在各地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和百姓维权意识的提高,带来了环保设施用地选址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薛涛指出,“无废城市”要应对多种固体废物的处置压力,若每个处置设施单独选址,将难上加难。可统筹规划,将各类处置元素集约化建设、管理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模式。一方面一次选址解决多个处置设施用地问题,另一方面园区内各处置设施协同处置,充分实现要素集约循环,最大化回收利用资源,另外园区内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进一步降低总体成本,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但同时由于将各要素集约至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政府各部门的协同问题也将更为凸显,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可能形成一些困难。对应而言,这些困难恰恰也是体现竞争差异化优势的所在,对于企业而言,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垃圾焚烧投资运营企业也把帮助政府规划循环经济园作为自己市场扩张的重要手段。
延伸阅读:
编辑:徐冰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