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热议】垃圾分类市场化的五大乱象和三点建议

时间:2018-08-17 09:22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洪翩翩 李少甫

  但话分两头,就企业自身而言,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一些企业涉足垃圾分类业务也是从“政策好”、“市场火”等比较笼统、片面的角度,对垃圾分类行业、产业利益的驱动链条等认识不清、判断不明,时常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这也是造成垃圾分类项目出现“建站、购桶、发袋、标语、口号”等面子工程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主体,如果无法从全局出发,最根本上改变居民的行为习惯,垃圾分类项目都无以为续,很容易一切归零。

  另外,上述乱象中还提到“先分后混”的现象,这可以称得上是垃圾分类的顽疾之一,而这一问题也使得目前的垃圾分类市场卡在了前端,效果并不太好。

  E20研究院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分类收运体系的不完善,而重要的则是末端分类处置设施体系的不完善。如果无法形成分类的全产业链条,末端没有相对应的分类处置设施,前端成功分类的垃圾最终还是要全部运往生活垃圾焚烧厂,对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提升毫无裨益,也体现不出对居民宣传时所提及的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样的做法最终就成了说一套做一套,赔本赚吆喝。

  基于以上,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对垃圾分类市场化也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1. 完善的顶层设计必不可缺

  从政府角度而言,垃圾分类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将前端分类、中端收运、资源回收利用、末端处置甚至于再下游的产物去处全部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布局,才能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条,有助于垃圾分类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尽快建立、完善良好的法律体系,为垃圾分类提供法规保障。无论从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管理或者垃圾处置费的收费工作角度来看,法规的保障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法律的约束下,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将异常艰难,对于不进行分类甚至偷排乱倒的居民来讲毫无违法成本,时间一长必将影响自觉坚持、遵守垃圾分类相应要求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信心。

  2.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费机制

  垃圾分类的推动离不开收费机制的完善,在行政命令强制的前提下,经济手段的刺激往往能使居民获得切实感受,在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已经进行多年,知晓率已经颇高的情况下,通过将“处理垃圾需要付费”、“分类后可减少进入焚烧厂的垃圾,在减轻社会污染的同时减少家庭垃圾处理费支出”的理念传递给市民,将垃圾分类的真正主体——公众带入战场,进而共同打造政府、企业、公众全面参与,多方协同的垃圾分类新格局。

  3. 垃圾分类需从政策导向型向内生驱动型行业转变

  从产业角度来看,垃圾分类需从政策导向型向内生驱动型行业转变。跟随政府的政策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需考虑到垃圾分类行业的特殊性,在推行早期以有效性和操作性为主,为项目的稳定、持续运营打下基础,逐步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方法,不但达成考核目标还可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另外企业还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分类产品的销路及去处,深入挖掘可回收物中的剩余价值,并尽量降低对政府补贴及运营费的依赖,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项目的运营质量,真正实现内生驱动。在以上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从而形成完善的闭环产业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总而言之,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的有机结合,也需要产业、资源、战略的有效统一。实施垃圾分类市场化,必须把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主线,把末端设施体系建设作为支撑,把培养居民主动分类意识作为目标,真正做到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行业分析师丁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于垃圾分类市场化的乱象还有哪些?欢迎留言或赐稿,以期通过共同的努力推进垃圾分类市场化不断走向规范化。8月22日-23日,以“迎接新时代 技术再出发”为主题的“2018(第六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将于上海同济大学同期举办。

报名链接:http://zt.h2o-china.com/meeting/2018/822gfzl-pc/sign.html

12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