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图文实录|环境保护部2018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01-31 13:54

来源:环保部微博

刚才我也提到了,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有条不紊推进两办的意见的落实工作。刚才您提到地方是否考核压力太大。可能有个别地方确实存在压力太大的情况,但主要还是由于不正确的政绩观,不在污染治理上下功夫,而在数据上动歪脑筋。另外,有的地方历史欠账较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监测数据上做文章。我们的环境质量改善必须下真功夫,而且我们有些城市通过几年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环境质量确确实实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在座的可能也都报道过改善进展大的城市,我们的达标城市已经又增加了12个,现在达到99个。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在质量上下真功夫,为老百姓提供清新的空气。

所以我想在这补充一点,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才能解决今天的大气污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中央国务院有明确部署,必须要有政治站位、要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齐心协力推动这项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满足人民群众迫切的要求。

下一步关于在数据质量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总的就是贯彻两办的精神,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责任体系等等,加强监督检查,启动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严厉打击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具体的我前面讲过不再说了,谢谢大家。

科技日报记者:正当人们对去年治理大气污染成果高兴的时候,进入2018年后,全国多地又相继发生雾霾,请问新年伊始这一轮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情况如何?

刘志全:首先,我通报一个情况:2018年1月1号到28号,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8.5%,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0%。与去年同期相比,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大幅度下降,长三角和珠三角PM2.5浓度略有上升。北京市PM2.5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0.5%。

2018年1月12号-22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均为入冬以来最大的一次,共有67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部分城市启动了红色预警。我们对今年1月12号-22号和去年跨年霾,2016年12月30号-2017年1月7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基本相似的情况下,今年的污染程度显著减轻。污染浓度峰值浓度明显降低,下降30%左右,很多城市污染浓度峰值均降低,重度及以上污染持续小时数也是明显减少。说明什么?我认为这充分说明,我们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是对的,污染防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同样有空气重污染,但是今天的重污染和过去的已经不一样了。

我们组织专家对这次重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原因:一是污染物排放量大。应该说空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较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仍然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产销量已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强度依然很大,再叠加冬季采暖排放,在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持续不利的气象条件时,区域性重污染难免再次出现。

其次就是不利气象条件,也是一个原因。1月份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静稳天气,边界层高度低,连续多日出现逆温,大气扩散条件持续不利,污染物排放量大并持续累积,客观上加重了空气污染的程度。

因此,刚才友宾司长给大家通报了《大气十条》完成情况,监测数据表明《大气十条》确定的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但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距离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希望媒体朋友们继续给予支持,谢谢。

华夏时报记者:请介绍一下排污许可制改革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刘友宾:制定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部按行业分步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实施一年以来,总体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发布《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启动《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草案)编制。

二是基本完善技术体系框架。发布钢铁、水泥等15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10项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以及其他配套技术规范。

三是实施固定污染源信息化管理。建成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统一平台、统一编码、精准定位、信息公开。目前河北、上海等地正在试点排污口信息化管理,通过一个二维码融合排污许可、在线监测及执法监督信息。

四是推动环境管理制度衔接整合。有机衔接环评、总量控制、环境监测等环境管理制度,强化执法信息化、规范化,加快形成以排污许可为基础、精简高效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五是建立国家、省、地市三级工作机制,推动排污许可证核发。形成国家总体指导、省级总体协调、地市负责核发三级工作机制,加大技术支持服务,分行业、分阶段推动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2017年6月底完成全国火电、造纸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2017年10月底完成“2+26”城市钢铁、水泥等高架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核发钢铁、水泥等15个行业排污许可证2万余张。

下一步,我部继续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一是继续完善法规标准和技术体系,推动出台《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制定发布其他重点行业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二是加大无证排污监管执法力度,公开曝光典型违法案例。三是继续强化排污许可信息化水平,推动形成统一的固定污染源信息平台。四是继续推动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逐步实现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