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下一个固废“黄金10年”:发展多元化、焚烧厂建在“一带一路”上

时间:2017-12-21 17:09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程云

回顾过去10年,固废战略论坛见证了固废发展不凡之路,见证了固废行业企业生生不息,见证了每一个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身影背后的守望相助。

“展望未来10年,十九大召开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固废行业又在未来10年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今天我们以十年——砥砺奋进、筑梦未来为主题,邀请推动固废行业发展的代表人物——有请威立雅中国高级副总裁周小华、住建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环境卫生专家组成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徐海云、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钦平和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为在座嘉宾分享他们眼中固废10年。”一开场,主持人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语调点燃论坛现场火爆气氛。

周小华:未来发展一定是多元化,千军万马没必要扎推焚烧项目

威立雅进入中国已有25年的历史,在大陆运营的首个固废项目是澳门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完毕之后移交给政府。后来进入内地,并非完全顺利,也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光。

blob.png

威立雅中国高级副总裁周小华

据周小华回忆称,从1995年签约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厂到2002年底正式动工,从技术验证到商业模式的推进,历经7年时间,远比现在项目落地耗时要久,原因在于建李坑垃圾焚烧厂的时候,垃圾设计热值由1100℃提升到1800℃,而且要采用中温次高压技术,对当时的环境条件来说挑战蛮大,在无参照的情况下,不停地探索验证开启“笨鸟先飞”之路,也参与一些“全国第一”项目。比如广州兴丰垃圾填埋是国内首个采用双层高密度聚乙烯防渗技术、杭州天子岭填埋场是国内第一家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厂、天津危废综合处理中心也是国内首座集焚烧、物化处理、安全填埋、资源化为一体项目等等。

针对目前行业过热的焚烧技术,周小华表现出丝丝担忧:

第一:垃圾焚烧技术在处置生活垃圾占据很大的比例,到国内的每个城市去谈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听见“焚烧”,两眼都冒火花,感觉如果一座城市没有焚烧厂,城市管理好像不够先进。反思我们在这点上是不是有点走过头了,垃圾处置不仅仅焚烧一种手段,热解、厌氧消化、等离子等技术也逐步成熟,怎样在顶层设计上、政策环境培育上使这些先进革命的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比较遗憾,这10年的发展,焚烧技术没有得到创新依然停滞不前,炉排基本一样,烟气处理基本是干法、半干法、湿法组合拳。未来10年焚烧还是处置垃圾主要的手段,如果国内企业不走出去,仅靠国内日趋饱和的市场,发展一定会受限制。

未来10年、20年固废行业要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周小华认为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是前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已经定出来的碳减排目标,行业只有做到碳减排才有未来。关于垃圾处置,能焚烧去焚烧,有回收利用价值的要去回收,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焚烧技术,也没有必要“千军万马”挤在一个很狭窄的空间里。

徐海云:过去10年企业走在科研前面,未来固废行业迎来“黄金十年”

中国固废垃圾处理的进步首先要感谢对外开放,习总书记讲,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门会越开越大,要继续拥抱世界。

blob.png

住建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环境卫生专家组成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徐海云

说起固废行业的进步,徐海云形象地指出:近10年的发展可以用今天论坛的千人大会和当年几十人的差别来形容。我们在座很多是企业家,如果要谈中国垃圾处理的进步,尤其是焚烧技术,不得不承认企业走在了科研的前面,行业的领军人物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收和消化方面一马当先。

这10年间,中国垃圾焚烧行业取得成就实实在在、有目共瞩:

第一:根据网上公开数据,广东省9座生活垃圾焚烧厂,2016年每吨垃圾发电300度电,高的已经达到380度电,这个是按照进厂垃圾量统计的,如果按照入炉垃圾量统计,这其实它跟台湾垃圾发电量基本接近,甚至已经超过台湾。

第二:中国垃圾焚烧技术已经具备走出国门的条件。比如处理规模1000吨/天的垃圾焚烧厂,投资约日本、德国的1/3,建设时间约为他们的1/2,有巨大的经济优势。

第三:垃圾焚烧厂选址难、邻避效应总体上得到缓解。

“为什么焚烧技术能够取得长足进步,核心原因在于补贴政策的推动,正是电价补贴促进了行业的欣欣向荣,道理很简单垃圾焚烧厂约80%的收入来自发电,多烧烧得好就多挣钱,这对于一个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支付高额垃圾处理费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徐海云坦白地说。

经过10年的发展,今天中国的市场环境非常开放,任何一项技术在中国都有实践的“土壤”,而且还能进行多番试验。这种情况下,如果发达国家哪项技术没有在中国得到发展,那一定是这个技术出了问题,而不是中国出了问题。

这一论断,得到与会嘉宾的广泛共鸣,雷鸣般的掌声接踵响起。

展望未来10年,徐海云认为:

(1)垃圾处理或者更宽泛的固废处理,未来几年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相比水、大气的投入,国家对固废投入是最少的、关注度最低的,如果不把老百姓关注的固废问题解决了,水不可能清,天空也不可能蓝。

(2)垃圾处理要实现全覆盖,农村垃圾处置是短板:与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农村垃圾处置是短板,需要国家投入,越是偏远农村财力越薄弱。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投资回报机制,也无法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处置设施必须解决经济成本约束。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