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环卫集团实践思考:强制垃圾分类后,企业如何应对?

时间:2017-04-26 09:19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魏丹

在国家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的背景下,垃圾分类已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趋势。要解决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关键是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模式。为此中国固废网采访了北京环卫集团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罗伟,罗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做好垃圾分类,要基于中国国情,打通产业链前端,加快推进“两网融合”,通过政府、企业、全民共同努力,再造中国特色垃圾分类模式。

北京环卫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作为首都环卫行业的主体企业,其综合实力强且产业链较为完备,集团自 2014年起全面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相结合的“两网融合”模式, 2016年将垃圾源头分类业务独立划分,为解决首都特大型城市的固废出路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1.jpg

(左)肖琼  (右)罗伟

垃圾分类面临的四大痛点

1. 概念不够清晰

长期以来我们对生活垃圾分什么、怎么分在概念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分门别类的细化。从国际上通行的垃圾概念来看,垃圾分类是针对所有城市固废的分类。而在中国,无论在政策法规还是在制度文献中,垃圾都特指生活垃圾,不包括废旧物资、电子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多年来这个概念一直没有与国际接轨。而要想真正实现习总书记倡导的“四个分类”,就必须把整个城市固废纳入分类的范畴。

此次出台的《方案》要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结合本地实际,于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并对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品种做了明确划分。其中对于有害垃圾,罗伟认为其处理不宜等同于危废,考虑到社会成本,应处置相当但收运上有所豁免。

2. 管理体制的问题

正是由于我们对“垃圾”在概念上的割裂,导致了我国现行城市固废管理体制呈现“九龙治水”的局面,不同的多元对象之间会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超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北京市在2016年7月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管理工作,同年12月,《“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积极构建“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打通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道,实现“两网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当中存在的多头管理现象。

3. 运行网络和体系的问题

以前垃圾分类中的再生资源靠拾荒者和小作坊来实现,随着现在末端工业品价值的下降,以经济为属性的回收已不复存在。就北京市来看,2014年以前,每年的垃圾增长量基本持平,但是近两年增长明显,一方面由于经济拐点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北京加强城市人口管理,“拾荒大军”退出。这就造成再生资源和可回收物网络的瓦解,大量的废弃物混杂在城市生活垃圾当中。同时罗伟对中国固废网表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队伍迭代,必然造成生活垃圾量无限膨胀,现在就应该有的放矢的具有针对性的重新织网。

4. 法规体系的问题

多年来,政府一直重视垃圾分类,但以法治思维推动垃圾分类力度不够,在强力推动和放开管制上犹豫不前,刚性不足。在后端处理方面亦是如此,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实行垃圾收费制度,只有少数的几个城市垃圾处理费是涵盖在污水费里的,绝大多数仍靠政府财政补贴。罗伟对中国固废网表示,当前的垃圾收费制度在顶层设计上缺少合理机制,这样会使企业在市场机制中缺少原动力。目前北京希望通过建立排放制度,来形成一定的市场机制,但从目前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jpg

垃圾分类推进中的四点思路

第一点,从城市固废角度统筹兼顾,全面认识城镇固废的范畴和规模。罗伟指出,北京市颁布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条例将生活垃圾的范畴涵盖了城市固废的全体,将再生资源、建筑垃圾等统一纳入,据测算北京市常规的生活垃圾不到三分之一,因此仅做好传统生活垃圾的收运体系是不够的,要分门别类做好固废的收运和处置,才能真正构建科学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第二点,加快两网融合。依靠相对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协同做好再生资源等其他固废的回收利用。着眼于垃圾产生、减量、分类、回收、运输、处理、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有利于规范分类回收秩序、有利于降低分类利用的成本,构建符合北京市情的垃圾分类体系。

第三点,因地制宜,构建科学的垃圾分类模式。对于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罗伟对中国固废网提出,特别是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应该采用源头分类+工业化集中分选+末端分质处理的完整体系,其中,源头分类是决定末端高品质利用的决定性环节。源头要按照便利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引导居民完成“干湿分类”。干垃圾要更多的采用工业化集中分选模式,通过一定规模的集中分选,比如500吨以上,实现干垃圾的机械化分类、规模化利用。

第四点,健全体系,坚持末端保障前端的垃圾分类模式。要分门别类建设不同的处理设施,既要有能源化利用的垃圾焚烧,也要有肥料化、能源化利用的生化措施,更要有填埋处理设施,对于可以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和低值可回收物,要通过物流打包中心、合理布局的末端处理基地,将再生资源制备成再制造原料,实现产业化利用的目标。以上末端设施应在大城市的周边城市中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统一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jpg

五点建议推进垃圾分类进程

第一,推动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将废旧物资回收纳入整个垃圾分类体系统筹考量。前端可以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实现全口径管理;中端可以在一张固废物流网上实现分类转运,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末端,无论是废旧物资还是生活垃圾,都进入不同处理设施进行分类处理。

12

编辑:洪翩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