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明果英:垃圾资源化的万容之道

时间:2016-12-12 09:10

来源:中国固废网

垃圾被喻为放错位置的“资源”。然而,目前垃圾的主要属性是污染而非“资源”,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本质上都将生活垃圾视为污染源,垃圾资源属性还没有展现出来,那垃圾到底能不能表现出资源属性呢?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明果英,在“2016年第十届固废战略论坛”上将就这个问题做分享,并且分享万容科技的蓝色梦想。 

                                       blob.png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

前不久,在一个微信群里有人曾讨论,垃圾到底是“垃圾”还是“资源”。在当前环境下,垃圾的污染属性是主要的,资源属性还没有完全展示出来。目前,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本质上都将生活垃圾视为污染源。 

我做垃圾资源化多年,也看了十几个投资上亿元的垃圾资源化处理工厂,但这些工厂没有一个能够像垃圾焚烧一样规范的、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的经营下来,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投资的老板做这行当初的出发点不是忽悠,他们在探讨一条非常艰难的资源化之路。 

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垃圾填埋和焚烧都是以无害化处理技术为先导,资源化利用率极低,垃圾焚烧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主流手段,如果没有国家的电价补贴,估计也是难以为继的;第二,将各地的废弃物大规模集中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这种污染有可能是难以控制的,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由于规模问题,垃圾焚烧没有办法落地,就造成了二次污染;第三,政府层面,多头管理造成产业分割,跨部门协作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不管是生活垃圾,还是工业废弃物、危险废弃物,解决途径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不仅如此,目前,我国的监管越来越严,垃圾处理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多。整个产业已经陷入“无解”怪圈。

既然如此,就需要探讨一下是不是有可能更好的出路。

万容科技走的就是一条垃圾资源化道路,已经走了12年,不管是生活垃圾、危险废物、还是污泥、农林废弃物等都是资源。这也是受到《蓝色经济》理念的启示。作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服务商,万容科技正在努力构建区域一体化城乡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体系。

万容科技在不断拓宽处置范围,并始终坚持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基因,2004年开始布局高价金属回收领域,主要做废旧线路板处理和含铜废液回收利用;2009年,进入城市矿产开发,主要做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和工业废物;2014年又全面进入城乡固废处置产业,涉及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农林废弃物、污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细分领域。

技术展示与探讨

blob.png 

在线路板回收和CRT玻璃处理方面,万容科技有非常成功的例子,线路板回收需要付费,CRT玻璃现在已经做到免费处理。 原来是很难想象把这些垃圾转变成资源的。两个例子还不完全能够证实所谓的生活垃圾也一定能够变成资源,万容科技还提出了一些探索和解决方案,即以县域为统筹的一体化,从这里切入,还有很多的再生资源、轮胎或是一些塑料、橡胶、污泥等等,所有废弃物都不足以按照大城市的处置规模,如果集中在一个县级的园区里面,就能够用一些协同的相互支撑的设备工艺技术或者是能源的转换,这里面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大规模的节省运输费用,实现相互之间的能源的替换或者是设备的投资与产出。具体可以参见下图。 

blob.png 

在技术方面,万容科技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前端预处理、低温热解、高温腐熟工艺等核心技术,前端预处理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大致的就是一个两级破碎基本上可以把生活垃圾分成两大类,一个是RDF,可以送给发电厂发电。具有分布式布局、清洁化生产、能源化再生等特点。

 blob.png 

万容科技还开发了单独的热解处理技术(低温热解),低温热解是指有机物在隔氧滚筒中加热RDF分解的过程,也是整个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的核心环节之一,炉内温度控制在600°以内。这种设备简单、效果好,据测算,每3吨生活垃圾可以产出约1吨RDF,每1吨RDF又可以得到0.2~0.25吨油品和0.25~0.30吨碳燃料。

blob.png 

在我国,热解设备起步比较晚,真正要做生活垃圾低质的产品,用这种小规模的批次性的热解设备是没有办法实行的,所以近几年万容科技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现在也已经投产。

万容科技2014年年底,建成了每天乘于60吨的实验工厂,60吨的生活垃圾通过破碎、分选两大部分,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现在只解决了数据的提取问题,包括我们的生活垃圾能够产生多少气?中间转换成多少油?多少碳以及什么样的物质,铁铝占多少的比例等。这个还不是很成熟,也没有规模化推广。但在2016年,万容科技建成了每天处理300吨的生活垃圾的示范工厂。

blob.png

12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