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民革中央: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时间:2012-03-06 13:14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门户网站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070号

案 由:关于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民革中央

主 题 词:城市,市政,资金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去年4月,国务院同意并批准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委联合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然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据悉我国县级以上城市有3200多个,城市居民人口6.9亿,如按每人年产垃圾440公斤计算,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约3亿吨。由于公众对垃圾焚烧使居住环境质量下降有所顾虑,垃圾焚烧厂建设步伐缓慢,造成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无垃圾填埋场可选;垃圾堆存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约75万亩),每年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同时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选址建设,时常引起当地居民与政府有关部门的矛盾冲突。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处理的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水平。为推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我们建议:

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完善政策措施。应把《意见》中的有关内容形成法律法规,出台配套制度,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对高危垃圾处理进行重点监管,特别是关注医疗垃圾、化工废料、电子类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加大对垃圾违规处理的处罚力度。尽快实行废弃物商品化收费制度,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过度包装,限制消费者的过度消费,逐步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调整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应该将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等列入干部考核、政府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加大资金扶持,完善基础设施。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是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必要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属公益性事业,政府投入是主体。政府部门应当设立城市垃圾治理的专项资金,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建立垃圾处理专项科研基金,鼓励产研结合,支持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研发工作,提高垃圾治理的技术水平,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采取适度补贴的措施,鼓励各个城市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用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包括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等),以及现有设施的技术改造(雨污分流等),污染防治设施的完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在全国各个城市重点资助建设起一批符合国情的先进处理技术示范工程,由点到面,采取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方式,逐步推广。

进一步健全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体系。要通过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市民都认识到垃圾分类是应尽的义务,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将固体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再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等变成全社会的共识。要完善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免费发放简便易用、分类细致的家庭垃圾回收装置(不只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垃圾桶),对可利用垃圾付费回购,不可利用垃圾收费回收,对电子垃圾、电池等高危垃圾建议付费回购,以减少随意丢弃的危害。同时,尽量将垃圾的投放与运输环节相衔接,做好清运对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产业链。

加强垃圾处理的公众参与。我国超过80%的生活垃圾通过填埋处理,但由于用地紧张和二次污染,填埋已经出现瓶颈,加大焚烧处理的力度势在必行。各地反对上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排放会影响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因此要加强对垃圾焚烧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状况和处理效果的监管,建立科学完备的监管手段,要求各垃圾处理设施装设在线监测设备,实现网络在线监管,数据终端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同时委托专业环保监测单位对各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质量和周边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定期公布环境信息,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应重视发挥民间环保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垃圾焚烧处理场定期向公众开放,接受公众的监督。

(转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门户网站)

编辑:李冬辉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