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形势十分严峻。三年前,把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堆起来,相当于一个景山的体积。北京市的垃圾年增长率达8%,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全部超负荷运行,全市垃圾日产量为1.84万吨,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为1.04万吨,超负荷率达到67%。四年多垃圾将无处可填了。
因此,北京市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3座,改扩建3座,形成焚烧处理能力7200吨/日,堆肥处理能力8050吨/日,填埋处理能力6050吨/日。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北京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以近四分之一的北京堆肥处理能力,和先进的RDF燃料生产线,承担近十分之一的垃圾处理量,为提高北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位于北京小汤山阿苏卫卫生填埋场内,处理厂占地面积为100亩。主要服务于东城区、西城区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该项目处理规模为1600吨/天,满负荷运行将达到2000吨/天的处理量。该厂由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投资3.8亿以BOT模式建设,由其项目子公司北京国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特许经营期为30年。
阿苏卫综合处理厂采用前分选系统加堆肥工艺为主的综合处理工艺,生活垃圾在这里首先进入前分选工艺,通过机械、人工分选,将混合垃圾中可利用物(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等)、无机物(尘土、沙石、瓦砾等)及可降解有机物(菜叶、树叶、果皮、厨余等)彻底分离。可利用物进入资源回收系统,无机物进行填埋,可降解堆肥的有机物经过两级发酵工艺后制成腐熟肥料和有机肥料出售。由此,生活垃圾中各组分实现了在进行彻底分离后,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经过联合国DOE核定,以基准线情景是“垃圾在垃圾填埋场填埋,并且填埋气没有回收” (原来采用填埋方式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将采用堆肥方式进行处理,避免了城市生活垃圾由于填埋导致的CH4的排放,从而实现了温室气体(GHG)的减排)推算,预计在2009-2016年内,每年平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7,206 tCO2e。
阿苏卫综合处理厂采用前分选系统加堆肥工艺为主的综合处理工艺,包括7大系统:前分选系统,生物发酵滚筒预处理系统,间歇动态机械翻拌好氧发酵处理系统,肥料腐熟、稳定处理系统,肥料精制、深加工系统,废气收集及生物除臭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每个步骤和环节都体现了针对性强、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的特点。除此以外,生活垃圾的进厂分选、布料、翻堆、筛分、发酵、制肥等工序的全过程将采用封闭式、自动化控制,只在前分选阶段有人工参与。同时采用了先进的环境控制手段,整个厂房采用微负压控制,保证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不外排,通过集中收集经生物滤池处理后达标排放。发酵产生的渗沥水主要用于初级、次级发酵水分调解,无污水排放。处理后产生的少量残渣运至填埋场填埋处置。
目前,阿苏卫垃圾处理厂真正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每天的可回收物质包括塑料、纸张、金属、腐熟堆肥及有机复混肥等。其中金属量为6.4t/d,塑料类为80t/d(非PE类塑料54.0t/d打包出售,PE类塑料26.0t/d造粒后出售)。腐熟堆肥量为135.2t/d,有机复混肥量为107t/d(含腐熟堆肥70t/d)。这使得该厂占垃圾处理总量的60%的部分实现了资源化。
2010年,鉴于我国垃圾焚烧受到很大制约,对二恶英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控制十分困难,对环境造成严重二次污染等现状,桑德集团更是突破瓶径,在北京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中,引进RDF燃料生产线,对垃圾筛分出的可燃物进行“全自动机械化-负压通风生物动态好氧发酵”降水除臭,再添加部分添加剂通过粉碎挤压成型,生产RDF燃料。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单位重量RDF燃料热值(2500~3000kcal/kg),达到较高的燃烧效率,而且不用添加辅助燃料即可焚烧发电,适于运输,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由于综合处理厂对环境的影响小,可在市区建设以降低原生垃圾的收集运输成本,而生产的RDF燃料则可以运输到市郊偏僻地区所建的生物质焚烧发电厂集中焚烧处理,既能解决市区建设焚烧厂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又解决了焚烧厂选址难和焚烧温度不稳定对环境造成严重二次污染的问题。
北京阿苏卫这座日处理量1600吨的全球最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将垃圾中可腐有机物制成肥料,可燃物制成RDF燃料,部分无机物填埋,充分运用了适合垃圾处理的基本原则,真正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为垃圾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编辑:刘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