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固体废物污染的日益严重,大量传统的处理技术,如填埋、焚烧、堆肥等已不能适应污染治理的需要。研究开发费用低、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的新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在环境污染的治理研究中,已经涌现出许多高新技术,如超声波、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光化学氧化技术等。其中,等离子体技术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安全和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开拓了一个新途径。
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第四态,它是气体电离后形成的,是由电子、离子、原子、分子或自由基等粒子组成的集合体,它具有宏观尺度内的电中性与高导电性。等离子体是极活泼的反应性物种,使通常条件下难以进行或速度很慢的反应变得快速,尤其有利于难消解污染物的处理。
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该技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系统主要有进料系统、等离子体处理室、熔化产物处理系统、电极驱动及冷却密封系统。固体废物通过进料系统进入等离子体处理室,有机物被分解气化,无机物则被熔化成玻璃体硅酸盐及金属产物,气化产物主要是合成气(CO、H2、CH4 )和少量的HF、HCl等酸气。熔化产物被收集到处理器中被冷却为固态,金属可回收,熔化的玻璃体可用来生产陶瓷化抗渗耐用的玻璃制品,合成气通过过滤器去除烟尘和酸气后排向大气。
处理固体废物的等离子体的温度一般为几千度甚至上万度,这时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和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可将固体废物中的分子彻底分解,再重新组合。这时有害气体被分解,重金属被分离出来,残余的有害物质被熔融后被固化成硅石。
等离子体处理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全封闭”,因此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同时排放出的玻璃体可用作建材,金属可回收使用,从而基本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污染物“零排放”。那么该技术在固废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如何呢?
12月10日~11日,在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中国固废网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固废高级论坛”(第三届中国固废高级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盛宏至将为大家详细讲解“等离子技术在固废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敬请关注。
编辑:刘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