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广州回应对垃圾焚烧厂争议:环评不通过绝不动工

时间:2009-11-23 09:05

来源:广州日报

 
焚烧厂选址位置
 
 
李坑垃圾焚烧厂。(资料图片)
 
  广州市政府就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情况召开新闻通报会
 
  ● 垃圾分类能解决全部问题是“乌托邦”,最终还得处理,焚烧处理可最有效实现生活垃圾的减容、减量、资源化
 
   ● 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被“妖魔化”,焚烧厂排出的二噁英只占全社会二噁英的3.3%甚至更少,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 番禺将开展垃圾处理全民大讨论,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
 
  广州日报讯 (记者赖伟行 通讯员余洋、鞠杨)广州日处理生活垃圾7000吨的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将于2011年填满封场,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的番禺生活垃圾填埋场将于2012年填满封场,如果不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将面临“垃圾围城”的巨大危机!
 
  广州市政府昨日上午就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情况召开新闻通报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志毅、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建韵、番禺区市政园林局副局长叶文分别就当前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吕志毅此前任广州市环卫局局长,大部制改革后调任新职。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政府既然投入那么多钱发展垃圾焚烧,为什么不把资金投入到垃圾分类中”的问题时,吕志毅说:“垃圾分类不能解决垃圾处理的全部问题,如果能解决全部问题,日本、德国、美国又为何要兴建那么多垃圾焚烧发电厂?指望垃圾分类就能够解决所有垃圾处理的问题,带有一点‘乌托邦’的色彩。”他表示,垃圾焚烧和垃圾分类两者都是广州垃圾处理方式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
 
  “垃圾分类不能解决垃圾处理的全部问题,如果能解决全部问题,日本、德国、美国又为何要兴建那么多垃圾焚烧发电厂?指望垃圾分类就能够解决所有垃圾处理的问题,带有一点‘乌托邦’的色彩。”
 
  现在李坑垃圾焚烧厂营运单位有80多人全年排班,政府监管人员也有30多人在内上班,从检查情况来看,没有因为垃圾焚烧发电产生二噁英引起癌症,在国内同行当中也没有发现因二噁英单项引起癌症。
 
  该选址(大石街会江村)既符合垃圾焚烧发电厂用地规模,又符合番禺区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通过对原简易堆填场和焚烧区域的综合整治,建设技术设备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垃圾处理设施的更新改造。
 
  通报会问答6大热点
 
  热点1
 
  焚烧发电厂对周边居民影响几何?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网友提出李坑垃圾处理厂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请问设备和技术来自哪里?是否对周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徐建韵(以下简称徐):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005年运行,目前运行正常,焚烧炉是德国马丁设计,日本三菱重工制造,这个设备已经得到国家建设部环保部的认可。关于癌症的情况,我想我们不能把正常的生老病死都归结到发电厂,现在李坑垃圾焚烧厂营运单位有80多人全年排班,政府监管人员也有30多人在内上班,从检查情况来看,没有因为垃圾焚烧发电产生二噁英引起癌症,在国内同行当中也没有发现因二噁英单项引起癌症。
 
  吕志毅(以下简称吕):我谈一下二噁英的事情,现在确实有一种倾向把二噁英妖魔化,二噁英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气体,但是它不光是、不主要是从垃圾焚烧厂产生出来的。我从网上看到一个数据,焚烧厂排出的二噁英只占全社会二噁英的3.3%,有的资料说得更少,2.5%。炼钢炼铁、汽车尾气排放、露天焚烧垃圾甚至技术落后的垃圾填埋都会产生二噁英。2009年5月,在瑞士召开一个全球性环保会议上发布的数字显示,全球的二噁英年排放量为130公斤毒性当量,而中国的垃圾焚烧发电排放的二噁英只为300克毒性当量。
 
  垃圾焚烧第一是减排,第二是减少二噁英,现在反被说成是二噁英的罪魁祸首,我觉得这一点不公正。
 
  德国有一份资料显示,1990年时,金属加工大概产生二噁英740个单位,垃圾焚烧是400个单位,电站是5个单位,工业焚烧设施是20个单位,民营燃烧设备是20个单位,交通10个单位,火葬场10个单位。经过这几年德国对垃圾焚烧的改造,2000年二噁英排放量呈下降趋势,金属加工40个单位,垃圾焚烧0.5个单位,电站3个单位,工业焚烧设施小于10个单位,交通小于1个单位,火葬场小于2个单位。从数据上看,不达标的垃圾填埋厂在高温沤垃圾的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量比正规的、严格的焚烧厂的量大很多。
 
  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二噁英虽然不能实时监测,但是炉温,烟气排放是可以实时监测的。达不到多少温度就自动提高温度分解二噁英,标准达到欧盟水平,是很低很低的,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热点2
 
  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是否可靠?
 
  记:有消息说,广州市政府已经把全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包给了广日集团,他们是电气集团,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是否有能力?
 
  吕: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现在的主要设备都是国外的,广州决心走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路子,就有全盘引进还是消化吸收再创造的问题。
 
  从决定走这条路子的那天起,我们就决心把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由市属国有企业承担起来,打破国外设备在这个领域的垄断。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数字,一吨垃圾的焚烧处理设备建设费用大概是50万元左右,进口的设备非常昂贵,花了一个亿人民币,烟气处理系统进口自比利时,也花了1亿多元,就因为我们不能自己制造。
 
  现在正在推进的李坑二期工程,中标的是包括广日集团在内的联合体,为了在垃圾焚烧技术上创立民族品牌,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热点3
 
  广州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全市如何统筹?
 
  记:广州各区产生的生活垃圾是不是都要“自己的孩子自己抱”,有没有统一的规划?
 
  吕:垃圾焚烧厂项目要建,市政府有规划,不能到处建。广州能不能十个区每个都建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这是做不到的。为什么?比如说越秀区,你在哪里找到符合环境规划影响条件的地方来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找不到。再比如,在荔湾区建,可能吗?现在主要的垃圾处理设施放在白云区,将来可能也要考虑其他区域。为什么放在白云区?因为以前它离市中心比较远,人口不是很密集。但是,有几个区、县级市的垃圾是一定要自己处理的,这是规划确定的,就是番禺、花都、增城和从化。
 
  广州未来肯定要再建垃圾焚烧发电厂,要建几个,我们现在正在规划,目前选址过程也受到很大的阻力。李坑垃圾焚烧厂从选址到建设花了10多年。
 
  现在政府进行规划是相当慎重的,要权衡各种条件,但是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市政府做这件事绝对是为市民着想的,我们不会制造一个新的污染源项目。
 
  热点4:
 
  民意对环评影响有多大?会否考虑重新选址?
 
  记者:广东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超过九成人反对建设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八成人不信任环评,公众参与对环评影响有多大?民意对环评坚决反对,是否会考虑重新选址?
 
  叶文:这种项目的法定程序是这样进行的,先要取得发改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再去规划部门取得选址意见书,再到国土部门取得土地预审,然后进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公众参与是环境评价工作的内容之一,所以公众参与是在环评阶段进行的。选址我们已经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番禺区沙湾河以北要找到合适的地方相当困难,经过专家的拟选,规划部门的反复调研,最后确定选址。现址一是三面环山,自然条件好;二是本身是垃圾填埋厂和简易的垃圾焚烧厂,通过技术改造能使这个地区的环境变好;三是选址的红线外300米没有居民聚集区。
 
  项目目前仍处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番禺将继续依法推进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环评不通过,绝不动工建设。下一步为了充分征求民意,番禺将结合“创文”,发动全区市民参与“番禺垃圾该如何处理”的大讨论,通过城市论坛、动漫宣传、专题辩论等手段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探索科学民主的政策决策机制。
 
  吕:番禺这个项目从2003年开始选址,确定是2006年,当时还没有重大项目要进行规划公示的要求,如果按照现在新的规定,公众可以更早参与到项目的决策中。我现在没有收到广东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报告,这些数字都是从报纸看到的,在环评过程中,公众调查的范围有一定规定,更严格,在项目环评阶段,公众参与有一定的规矩,不是说你想调查谁就调查谁,调查几个人就几个人,样本数和范围都有规定。
 
  对垃圾焚烧的反对,不仅广州现在遇到了这种情况,国内的其他城市也遇到很大的阻力,我觉得这里有误导的成分,这样造成大家心理恐慌,造成群众对情况不了解而采取反对的态度,我觉得这不是理性的、公正的态度。
 
  对垃圾焚烧国家政策是已经规定了,国家很明确指出,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土地紧缺城市发展垃圾焚烧,没有说全国都搞垃圾焚烧,意味着在土地比较丰腴的地方,人口比较稀少的地方,以垃圾填埋为主。这方面我们的宣传不够。
 
  热点5:
 
  专家反对声音为何不采纳?
 
  记者:国内以赵章元教授为首的一派专家对垃圾焚烧持反对意见,政府为什么不考虑?
 
  吕:关于有一些教授反对垃圾焚烧的观点,我了解过。我请教过许多环保专家不少问题,但是很遗憾我没有见到赵先生。最近,中央电视台采访赵先生,他有一段话,我想请大家研究一下: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赵先生:“也有很多人在质疑,你本身不是从事垃圾处理研究的,但是您现在又在反对这样的项目?”赵先生是这么回答的:“我很欢迎科学工作者质疑我不是搞垃圾的,为什么老考虑垃圾问题,因为我确实不是搞垃圾的,我是研究水环境的,但是污染源追踪到垃圾,在这个基础上,我有一点点发言权来替大家说几句话。我不是这个专业的,我也承认,不一定要完全相信,我的话仅供参考。垃圾如何焚烧发电,机械部分我没有研究过,没有任何发言权,我收集这些资料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参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说绝对正确的。我已经退休了,为人类多多提点建议也是应该的,但是我觉得不要把我的话作为绝对的决策依据。”
 
  热点6:
 
  垃圾分类为何不全面铺开?
 
  记者:垃圾分类的政策和理念为什么不能更好地铺开?
 
  吕:广州市是垃圾分类全国试点城市,已经有10年时间了,应该说还是有成果的。有人说我们现在的垃圾量1.2万吨,这不准确,因为有一部分已经分走了。我们有一些学校、有一些社区已经开始着手做垃圾分类的工作,比如说芳村花园、芳村小学。我们有一个规划,这个规划要广听民意,下一步,各个小区,各个街道,封闭不封闭都要开展垃圾分类,都要列入考评,这一点毫无疑问,市政府没有放弃这项工作。现在对垃圾分类没有规定的模式、固定的要求,就是大家动手做,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争论垃圾分类是否有必要,肯定有必要。至于什么方式,哪种模式都可以在实践中探讨总结经验。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垃圾分类就能够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有一点“乌托邦”的色彩。垃圾分类在日本很成功,每天收的垃圾不一样,是分类收集的。我们的垃圾分类只是处在初级阶段,为什么不能学日本、德国?因为我们条件有限。
 
  我们现在的垃圾运输车是混合运输,在市中心区每天运7000吨,要1000个车次,24小时不停地走,不停地拉,都找不到车位停放。如果今天运这个,明天拉那个,就要增加很多车辆,找不到地方停车,所以不能绝对照搬别人的经验,但是不是说政府不主导,政府在强力地主导这件事。
 
  下一步政府要做的最大的垃圾分类就是把餐厨垃圾分出来,有关部门将出台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引导和规范社会的垃圾分类。
 
  总之,垃圾分类不等于垃圾处理,可以减量但最终还是要处理,处理的方式就是垃圾焚烧。至于选址的问题,番禺区会科学统筹认真对待,但是现在的方向是对了。

编辑:刘永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