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道德经解读七夕特别版:老子“三宝”里的爱经

时间:2023-08-23 09:32

来源: 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薛涛

月影光如昼,银霜茫茫;七夕会鹊桥,情意绵绵。

一年一岁,又见七夕,值此佳节,特推出《道德经》七夕版,愿诸君能品得爱情与婚姻真谛。

原文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1〕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人都说,“道”太广大了,大到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也正因为它的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像一种具体的事物的话,那么它就趋于细小而不是道了。我有三种宝贝,是应当永远持有珍重的: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朴,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仁”慈,所以能勇武;有了自我约束,所以能宽广;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慈爱而追求勇武;丢弃了俭啬而追求宽广;舍弃退让而追求争先,结果就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会坚固。天将救助谁,就会用慈爱来保护它。

七夕节偶遇“三宝”

前三句译文相对清晰,关于“大”,我在对《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解读里有详细的解释。像几天前那样拿着第一章“道可道”去折磨大家我也过意不去,因为今天要过七夕,简单翻译,就是“大”的意思。“道”太大,所以无法描述,这个就是“道可道 非常道”。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让我有点意外,感觉“修道”是精细而复杂的事,老子却写得如此孔子,可见这里应该是题眼。后面老子果然又对这三件事做了补充,说明它们重要而且不易行:“慈故能勇”,指的是“有道者”有了深刻的“慈”,必然不会胆怯,就能做到勇,这个也是大爱下的勇气。而没有“慈”的勇,大概率就是暴徒;“俭故能广”,指能做到低调俭朴自然就会心怀天下,而没有俭朴谦卑却又心怀天下,大概率就是刻薄的暴君。

我在四十五天修炼期间,用两日内四十五个小时完成对《道德经》第一章的解读后,感觉奇经八脉突然通了一般,思路泉涌,由之前的每日磕经累得主动睡三四小时,变成了被它嗑得我经常彻夜难眠。昨晚自己抄了一晚上的“一生二、二生三”,早上突然就懂了为何王阳明的“止于至善“的“善”不是为了“善”,而是中庸。前几日发了第一章的艰深解读后,很多高手就指点我学《周易》或找帛书以全面深入原文。但我解《道德经》是为了“管理学”和商道,不为治学,我之行(商)基于我对管理的三大思考习惯(目的性、有限性、有效性),使得我成书、控己、知行合一,自然不会过度深入原意,也就自然符合了我的拿来主义的习惯,一切好像刚刚好,就是中庸,就是和光同尘,就是止于至善至美。此处,其实恰也因为目的在于“致良知“,考虑我的读者的极限,合理的“奉”,此中尽含“真、善、美”。结果,今早就收到济邦李竞一老弟在文章下方的留言,是第一个准确说出我书的定位的知音。

微信图片_20230823093657.png

读道德经的管理学体会-上 | 终始:玄-有无-做好人解读32

读道德经的管理学体会-下 | 终始:玄-有无-做好人解读32

结果早上骑车,突然又觉得对今天要校对的“三宝”的理解又深入了,之前完成的本章解读稿件基本废掉,奋笔疾书重写一遍,恰逢七夕,简直又是老子向我展示了“道”的魔力。

“慈”里的爱

“慈”,当然不是我们以为的慈悲,其实是“不仁”。如果想用心感受体会这个字,就可以想象母亲如何尽心为孩子,不因为他不好、只希望他过得更好,不为自己占有他,只是愿意付出一切;可以想象情人真爱里的怜惜,眼里哪里有她的错,错了也是娇恬,深爱里满眼满心都是欢喜,就是想她过得好,爱人之间必须平等,当然更不会有可怜。而如果是“仁”之爱,则依然是两人(人二),还是有自己的“有”在里面,自然就会想:孩子心里怎么都是别人,都是ta的爱人,而我这个老母不是最重要的,于是矛盾就起来了。爱人之间则是:她怎么如此不讲道理的自私,我这么辛苦却不体谅我……于是各种计较,各种嫌弃,各种悔恨,锅碗瓢盆间磕碎了当年相互浅薄的认知通过荷尔蒙匆匆粘连的爱情,更可惜的也有少数跨越认知的心灵沟通的真爱也被这样迷失。这样忘我的不仁之爱,为了被爱的奋不顾身,自然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这就是“慈故能勇”。

“可见,爱中有“仁”,就会造成居高临下的拥有感、控制欲,由此夫妻间不得真爱,母子间为了控制,君民间最后就会出希特勒。“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之慈,不像《论语》要求百姓无私,就像我们对孩子,对真爱其实无个人所求。对管理者而言,真的有管理者真心向下负责,将属下视同己出,怎么可能不达到“三Yu”〔2〕的境界?怎么可能还需要制度来强制?自己做不到,就说员工素质低,这恰恰不就是夫妻间的龌龊,母子间的悲凉?(具体可参见:《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管理三yu决与新三板》)。

“俭”中的管理“四前”

“俭”,左侧为人,右侧为收缩聚拢之象形。意思是约束自己,当然包括物质上够用就好,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刻意的俭朴。每每看到这些古今文字的用意区别,就能明白儒家对我们的文化影响有多大,这个和政教合一的威力有关。约束自己,则能广;心怀天下,自然不被拘于小节,不会被眼前的小的事情占据心灵,所以就能看得更远更深,这样上下的文意就通顺了。

微信图片_20230823093657_1.jpg

在管理中,我常常给团队强调四个意识,即是标题所说的“四个前”的意识:“事在财前、人在事前;今在昨前,明在今前”。“四前”的意思是,对于团队,不要简单看财务指标,而是从业务的本源上去思考问题;同时,以小见大,如果发现有人的问题,则是第一要解决的要务。对于过去出现的错误,做了菜谱防范即可,不要再纠结于沉默成本,及时调整到最佳的策略,并着眼于未来的最优解。对于公司战略是如此,对于个人成长中的选择也是如此。这些,其实都是冥冥中来自“俭故能广”的指导。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曾说:“人类手里和生活中,现在所用的一切物品都叫奢侈品”。回顾来看,就是人类从来不考虑约束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超越了自己生存的需要,我们相信科技发展一定能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会约束自己的欲望,气候变暖是一个层级的“道”的应答,后面我想还会有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安排。

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

“今儿在昨儿前,明儿在今儿前”其实是最深奥难解的一对词,佛教里有了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来体现他们。这里面藏着人生智慧与清明这一对阴阳在“玄同 ”(读道德经的管理学体会-下| 终始:玄-有无-做好人解读32)中揭示的一切奥秘。我们作为人而区别于动物,是因为对过去可以用智力去分析和重储记忆。一个人越去用智力去分析记忆,记得事物的时间越长,他就越聪明。而这个也是我们作为人的欲望不能被控制和痛苦伴生的原因。在俗世中,聪明的好处当然也显而易见,简单的例子就是靠记忆力而对互联网的舆情反转很熟悉的,看着现在的谣言就会不为所动;多看历史且有分析能力的,就不会被现在的各种自媒体新闻所煽动以致过于恐慌,他更会看到历史中的各种福祸相依和利害勾连。

但是在爱情中,记忆过强未必就是好事,夫妻的积怨往往就是它带来的。可见老子其实是个爱情高手。他总在说,智慧不是好东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已经挑明了,智慧在下,明在上。要想理解未来,需要用明,要想成功获得真爱,也需要用明。而人往往做不到“明”,是因为“有”,所以老子也一直强调“无”。回到爱情的主题,生活琐事多年,夫妻俩早已忘记了热恋时的“无”,更甭提在当年他们上帝面前的誓言。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得到真爱,原因就是对过去我们会用智慧处理和强化记忆,使得我们记忆的更深更长还要加上各种分析——嫉、悔、恨、“如果”、“为何”一堆问题缠绕不休,过去一层层积累,就一直成为婚姻越来越重的负担。可见就像我在前面所述,智慧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原因,也使得我们跌入失乐园。所以动物不会离婚,而基督教婚礼,谁也不会冲上去给夫妇俩一只苹果。

心的海龟陷入智慧的渔网

我们会去好心地、徒劳地劝那些迷失的夫妻,“忘记ta过去的错误吧!看看未来!”但是被智慧敲击得太深的记忆,总是在伤害他们的复合。更严重的是,如果他们一方,尤其是亚当,不能不顾对方如何,先放下苹果,去坚持做前面说的无条件的“慈”,所以人世间的复合是吉光片羽。为什么放不下?当你和他说,如果放下,未来的你就会回到真正的爱。那样的爱的幸福,可以PK掉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充满了期待,但是,他却往往坚持不了。因为他一定会开始计算,做到几天的“慈”,另一半就会也这么“慈”的回报他?“我还要忍她多久,她才来考虑我的感受?!”……于是,对于未来的未知,加上我们智慧的计算,以及心中强烈的“有”,乃至还有前面的记忆,这些都使得没有人能坚持几天,以真的能等待到另一半的感应,等待到能真正恢复到两人初见的灵肉缠绵时,他们曾经体验到的心灵相通合为一体又无你无我无色无相。而现在,这些都不复存在,因为我们的心灵,被智慧的渔网缠住,就像下图的海龟,无法在自由地互相接触。

究其本质,这是因为我们困在自己智慧所能理解和依靠的因果的网里,做了就要有结果,可以量计,不可不计。而未来,面对人性和无常,却恰恰不能用智慧的计算机来计算。智慧不能完美地面对未来,比智慧使我们常常不能勘破过去的痛苦,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千言万语,佛还是觉得无法向民众解释“好人有好报,爱人要用慈”,所以只好用庄严的庙宇让你迷信,然后才好“信解证行”。可是,我们对完全需要同样的“信解证行”才能坚持的爱情,却不能如此,因为佛只有那一批,总在那里,而爱情,我们会用“缘”为自己开释。偏偏,这也真的是其真相之一。

放下过去不易,相信未来更难

双飞的天鹅常有,完美的爱情难得。智慧带来的爱情的困局,让我们只能羡慕天鹅。智慧也使得我们这些严重依赖智慧的生物,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各种迷失。回到“今儿在昨儿前,明儿在今儿前”这句,我们是生活在当下,所以说服一个人对过去放下,还算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但是我们却做不到为了未来,按照一些佛教或者“爱情圣经”讲的明显的道理,勇于和持续改变现在的行为。所以那些道理,从明显的道理,也变成了明显不用当真的道理。我们去了寺庙,就去贪婪地许愿,却从不看联匾和佛经的开示,我们看了N多的爱情指导书籍,却做得南辕北辙。这些,还是因为老子说的,心中的“有”太多太多。

智慧使得我们每一刻都越来越学会了趋利避害,就像家里越来越贪婪、冷漠和懒惰的老猫。时间是永不停息的河流,我们永远生活在未来的当下,理解这句话,对于我们这种三维的虫子,就有了极大的难度。生活在未来的当下,是我说的“明天比今天更重要”的原因,道理很容易理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切打算都要着眼于未来。这样的说法,看上去有点像励志的鸡汤,但鸡汤不是我和老子的本意。做一个孔子教育的,努力规划前途,相信有努力就有回报而兢兢业业的文质彬彬眼镜男的样子,为了明天的快乐而放弃今天的快乐,相信因果,就会因为生活中无常的教育,而变得越来越功利和刻薄,最后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人都活在当下,如果为未来的快乐放弃现在的快乐,其实有很大的概率会一直不快乐。如何为了活在未来的当下而作选择之时,恰恰需要抛掉智慧,用心感受未来,而不是用智慧去计算未来,一个人能用心感受到未来,就会与未来的快乐建立联系(就像爱人之间的感应和量子纠缠),并且使得现在的选择和经历,因符合未来的快乐而快乐,由此就得到了一直的快乐,顺便干掉了马斯洛。

千纸鹤不只是爱情的折纸

以上的说法越来越佛系,习惯了逻辑的人就开始变得很难理解。还是要回到爱情来举例,因为人们都是在那里,才有偶尔的机会体会到“心观”〔3〕。我再次申明,我怀疑老子是爱情高手,否则他如何对“明”如此笃定,像《道德经》第十六章里说的“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因为只有爱情才使得人有机会盲目,所谓盲目就是忘记自己,就是荷尔蒙之强烈麻痹了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偶尔做到了老子说的“无”,“不自见,故明”。在爱情的火焰里不再去分辨爱人的对错,其实才有闪忽的机会去用心懂她(只是机会,不是必然)。

理解不了“明”,就是因为理解“心”太难。这个,可以用三维动物不能理解四维空间来感受。既然现在我不能去给大家每个人注射一大管荷尔蒙,我还是得回到逻辑语言里去艰难的讲述“明”:我们理解不了科学家讲的虫洞,因为它来自四维空间。所以我们用“折纸”,来以三维之于二维,来理解四维之于三维。那么,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现在折叠给过去,我们觉得过去的自己应该要去听从我们的教诲,这是因为我们手里有着记忆给我们做好的折纸。可是,我们没有未来的这张纸,我们的智慧就不能把佛明示给我们的未来(包括爱情的道理里很明显的“先予后得”),所以我们总也得不到或者无法恢复真爱。如果你问我要如何恢复真爱,恐怕就是一个字,你自己先做“慈”。如果还是不行,那就继续做。这个我解释不清楚了?那就去看《济公》,周星驰,是我认为真正通了老子的“道”的大家。他的电影,可以从大笑看到含泪,从含泪看到微笑。如果你看到了微笑,你也就能明白老子的《道德经》,你也就真得有可能获得真爱。

老子呢,本人绝对是个花心大萝卜般的情圣,随便挑上几句,全是爱情的宝典,如《道德经》第八章里,“夫唯不争,故无尤”;第三十七章里,“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七十三章里,“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第四十三章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六十章里,“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今天七夕,这部分就聊到这里,能够从爱情从格物格出“心观”之明的,也一定是个好人。这样的人,能够叠今古,能够叠未来,用今天的快乐一直成功在了未来,事业爱情双丰收。这样的人,不就是老子嘛!

《道德经》与爱经相通,管理学与爱情相通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就是他的爱情宣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意思大约是,天地是长久的。为什么能长久呢?因为天地是“不自生”的。“不自生”也就是不为自己而生存,即做到“无”,就是爱情中的慈。“有”和“无”的“玄”,充满了人与人相处的玄妙。爱情也是其中一个最具戏剧化的表现,因为它还纠缠着人类最原始的繁衍之欲,和最无上的美学之欲。

要天长地久,就不能让太多的“智慧”变得膨胀,变得纠缠过往,计较现在,盘算未来,而失去了心的付出。有傻福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能明白老子的《道德经》,就真得有可能获得真爱。“故能成其生”,有说“故能成其真”,更加贴切。

之前对《道德经》第七章的解读,我没有在感情中解读它,由此可见《道德经》的博大精深,本质上,还是因为这几门学问都是人的学问。内在往往相通,都是要做到真善美才是对的。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三)

说完了七夕,还是得回到管理的话题。前面讨论的本质,其实是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不可控的未来。未来的无常,其不确定性,和管理中要深入考虑的各种人性变幻的有无之“玄”,和亲情爱情都是类似的,后者反而是更加明显。不同于自然科学,《道德经》更适合人文科学不同角度的解读,医学、政治、战争、伦理,包括个人成长和管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和偶然。《论语》给出了太多的必然,所以主要是入世的年轻人,社会中下层和基层员工适合,因此叫做粮店;《道德经》已经开始将偶然与必然成为“玄同”,则适合四十以上吃粮积累了病痛者来修行,他们往往也都是高管和社会上层,其中原理是这个是中药店,讲究的也是个有火候(止于至善)的“熬”字,才能发挥药效;佛经是百货店,意思是东西太多,自在那里,被动等着,不给解释,不信不能开始,迷信就只由你迷信。有能力心悟,你就得有心观力,就会得到最多。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百货店琳琅满目,自取即可,年轻时候你就功利地去,求了捐了也算善业,得不到也是正常,年老的时候你就无欲地去,得了心安,也是福报。

《道德经》的熬,火候的关键就在于“玄同”。人性社会中充斥的贵与贱、高与低美与丑、好与坏等,都不可分割,都在"一"中包含,都属于平等概念的两面,此即为“玄同”。由此,“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元伊始,玄生万物 ,九九归一”。其背后的哲学道理,可谓“反者道之动”,颠鸾倒凤,万变不离其宗。所谓修认知,核心是修人心,就是我前面强调的人在事前。话说,我们俗世都要完成相夫教子或者养家糊口的任务,还有一堆俗物需要搭理,灵修可以作为另类健身,总不能真得靠辟谷来节省开支。“只在庙门不进庙,手拿经书不翻书。”在管理中培养“三格之认知”〔4〕(具体可参见: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一))和逐渐找到“心观力”,才是一门无上的绝学,其中部分对“道”的体悟,还真可以频频从爱情中借鉴。 

“有、无”的“玄同”即为管理

“不敢为天下先”,因为对这句更有体会,而老子也在三个要事里给了这个最重要的地位——“成器长”。老子此处讲的是治国之道。“为天下先”者,则往往以成就个人伟业而致生灵涂炭,历史上屡见不鲜。“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做改革和大动作时,治国者应该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反复求证,而不是牺百姓之牲为赌,以博个人之成就。我自己第一次走进金銮殿,所亲身体验的PPP改革的十年生死,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子将“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的罪过,定义为会走向死亡。结尾,又回到“慈”,把它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可见大慈悲,是《道德经》与佛经的共同处。

如爱情中付出者的“无欲”,老子仅要求“有道者”尽力“无私”,但不以此要求百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也是类似的。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在做重大变革时候,企业家还是需要心存敬畏、反复斟酌,尤其要考虑是否尊崇了人性、关爱了员工(慈)。有些变革的新规则繁琐而违背天性,打破了组织内部的信任,打破了公私的平衡,不能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赢,最终靠这些强制手段并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也失去了员工的潜能发挥的基础。有些新规则也有可能过度利用了部分员工的“私”,带来了一个组织内部不同工种之间的失衡,最终不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达成。在这个时候,企业家要以“不仁”的客观心态,尊重认可和小心地对待员工的“私”,不带“严以待人”的好恶(参见本篇前半部分),才能客观预判一项改革的实际效果。凡是想不通这些管理咨询公司的歪招为啥不对,明明充满了智慧,为何总不能成就伟大的公司?你就想想你最想要的灵魂之爱,可不可以用你的大脑去获得,一切就有了答案。

所以,卓越的公司采用的管理方式,必然是用上位的“无私”垂范和精密的带动技术,来融合被管理者的“私”并转化为部分自驱者的“无私”。这些学会了延时满足的自驱者,成为了企业运转新动力的发动机,并且也获得了自己与企业的共同成长,逐步形成了“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内部氛围,形成了管理梯队,改善了企业内部的文化,这就是“三Yu”〔5〕。(具体可参见:《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管理三yu决与新三板》

注释

〔1〕据陈鼓应教授《老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20版)观点,《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主要讲“慈”,“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与整体不搭,疑为它章错入。

〔2〕〔5〕“三YU”指“遇、育、御”,是作者管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具体可参见《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管理三yu决与新三板》

〔3〕心观,是佛教术语,指天台圆教的一心三观,即空、假、中三观融即于一心,举一观而圆具三观。按佛教说法,肉眼的洞察,只能看到表皮,心观才能洞察真谛。

〔4〕认知,为作者管理细想的核心概念,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里,作者对“认知”进行了定位,认为认知=价值观(格)+思维能力(格)+创新力(破格),认知就是“格”在人世间的反复过程。具体可参见相应链接。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