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4:25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
以成都都市圈为引领,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城市,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相邻区域共建共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同步明确飞灰处置途径,保障飞灰安全处置。广泛采用密闭、负压等措施,消除垃圾收集、转运阶段产生的异味,基本消除垃圾处置阶段产生的恶臭。联合重庆统筹布局区域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共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合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多元化利用处置,积极推广污泥垃圾协同处置,逐步降低填埋处置所占比重。加强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建筑、市政及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在成都都市圈等重点区域以及电商、外卖、快递、旅游等重点领域,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塑料减量模式。
4.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推动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眉山等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其他市(区、县)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以大型工业园区为重点,逐步推进建设10个绿色园区、绿色工厂、无废矿区等。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大幅减量、资源化和安全处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固体废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积极培育第三方市场,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城市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健全废旧物品回收体系。
专栏6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及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项目
以土壤安全保障、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健全危险废物收运处置体系等3个方向为重点,实施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农用地土壤污染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业堆场(渣场)整治、尾矿库整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有害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等工程项目。
开展在产企业防渗漏、重金属减排等绿色化提标改造和遗留废渣整治。推进重点污染源地下水防渗改造。在德阳、绵阳、宜宾等地,开展矿山企业、尾矿库等典型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及修复试点工程5项。协同重庆实施水泥窑等工业炉窑污染土壤处置能力提升试点项目2个。在成都选取安全利用类农用地1000亩,开展安全利用试点。在泸州、宜宾等地矿山周边,开展3个镉、砷、汞等重金属污染类型农用地块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支持成都、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等地建设10个国家级或省级城市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在成都、绵阳、自贡、泸州、南充、遂宁、达州、广安等地建设8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市、区)。实施广安新桥化工园区循环化、绿色化改造。开展达州经开区、长安静脉产业园、自贡循环经济产业园、泸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及宜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5个循环园区建设。
(五)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以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持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资阳、南充等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程。健全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建立毗邻区县跨界饮用水水源地联合保护机制。加快推进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提升水质达标比例。以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加强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等风险源进行排查和清理整治,对水质确实难以达标的水源,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等措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强化重要河流、湖库和地下水水源水质预警监测。到2025年,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面完成保护区划定与勘界立标。
2.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巡河管理,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巩固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消除水体返黑返臭重大风险。开展县级城市及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建立治理台账和分类清单,明确整治责任主体、优先序和进度安排,定期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加快开展德阳、南充及川渝毗邻地区等重点区域黑臭水体整治。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民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有序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到2025年,基本消除区域内县级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和农村较大面积的黑臭水体。
3.提升城市声环境质量
强化声环境功能区划管理,全面开展声环境功能区评估与优化调整。全面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及时公开监测数据,提升声环境管理支撑能力。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噪声排放单位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加强工业、建筑施工、交通、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噪声监测和监管,强化源头防控,制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位的专项整治方案,优化差异化监管。强化夜间施工管理,鼓励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探索实施城市主干道“一路一策”,提高受噪声影响区域建筑物的隔声性能,加强机场、轨道交通噪声管理。每年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噪声影响调查,向社会公开调查结果。加强对集市贸易、城市公共广场娱乐、大型居住小区中社会噪声的日常监管,推进居民自治,创建一批宁静社区。到2025年,区域内各市均完成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考核目标,群众噪声污染扰民投诉持续下降。
专栏7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
衔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四川省“十四五”城乡人居环境规划》等,按照加快推进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基本完成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立标、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实现区域自然生态本底质量明显改善、品质显著提升、环境更加优美的目标要求,在成都、德阳、资阳、南充及川渝毗邻区域,重点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巩固提升、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声环境功能区优化调整、交通噪声治理、宁静社区创建等工程项目。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