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山东:关于印发“十大创新”“十强产业” “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时间:2022-04-07 10:36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治理方式数字变革。

1.增强机关运行效能。完成“山东通”平台升级改造,建成功能完备、应用集成的全省统一办公平台,全面支撑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网上办、掌上办”,拓展“一人一号”,实现行政事业人员全覆盖,各级党政机关非涉密自建系统与“山东通”应接尽接,实现全省一个平台办公。升级全省通用办公OA系统,实现公文全流程、各级党政机关会议“无纸化”,督查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在机关党建、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机关事务、档案管理等综合办公领域,建设全省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加快各级各部门推进核心业务数字化,按照最小颗粒度原则,对机关业务事项全面梳理,推动实现事项、流程、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70%以上核心业务具备信息化支撑。(牵头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省委组织部、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机关事务局、省档案馆)

2.增强政务服务效能。升级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强化桌面端、移动端、窗口端、自助端等多渠道事项、服务和数据同源建设,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能力。推动高质量“一网通办”,深化“双全双百”工程,推进事项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推动相关高频事项向统一业务中台迁移运行,实现统一收件、统一办理、统一评价。迭代优化“爱山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各级部门已建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及服务应用(含小程序、服务号)全部整合至“爱山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打造移动政务服务“总平台”,原有服务渠道逐步关停。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全省一体化电子证照证明服务体系,群众和企业经常使用的前100项证照证明基本实现电子化,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0项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和社会生活场景中全面应用。(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

3.增强监管执法效能。强化行政执法线上监督,完善全省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网络运行系统,实现对执法过程和效能的线上监督。加快“智慧生态黄河”建设,形成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治理“一张图”。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快实现安全生产风险智能识别和自动预警。优化省“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功能,提升对市场主体的精准监管能力。深化“金安工程”,全面监测金融市场、舆情信息,分级预警智能研判,及时推送金融风险信息。(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

4.增强宏观决策效能。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建成“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升级“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建设纪检监察监督平台,打造全省干部数据中心,完善全省统战信息化资源体系。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强省等重点领域试点打造数字化多跨综合应用。深化财政大数据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统计”,创新及推广数字化审计方式。(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统计局、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统战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海洋局)

(二)推进生产方式数字变革。

5.加力突破“工业互联网”。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做大做强“双跨”平台,新培育省级行业平台50家左右。深入开展“云行齐鲁 工赋山东”行动,打造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业大数据省级区域中心和行业中心5个左右。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培育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园区,对综合指标排名前5位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6.加快产业数字赋能。培育100家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创新示范企业,推动28个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84个化工园区、10条重点产业链、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赋能改造。新建设认证100个智慧农业基地、16个智能牧场。研究出台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建设智能仓储系统和智能物流体系,开展省级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工程。(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畜牧局)

7.加速数字产业发展。启动建设大数据创新发展中心,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30个以上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开展数字经济园区培育行动,筛选优势突出的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择优给予每个最高200万元奖补。做大做强一批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测和系统集成龙头骨干企业,智能传感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高标准认定建设5家以上集聚程度较高、创新能力突出、配套设施完善的省级软件名园,全省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信息技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5500亿元。(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

(三)推进生活方式数字变革。

8.提速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医保、文旅、体育、养老、救助、出行等方面,建立完善细分领域省级地方标准,推动加快市级地方标准建设。聚焦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大惠民基础设施建设和成熟场景推广力度。16个设区的市年内全部建成感知设施统筹、数据统管、平台统一、系统集成和应用多样的“城市大脑”。开展市民体验工程建设,遴选打造一批省内新型智慧城市科普展示中心。举办第二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国峰会,开展“1+N”系列活动,提升智慧城市峰会影响力。年内80%以上的设区的市和3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四星级以上。(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体育局、省医保局)

9.全面打造智慧社区。推动各市县统建部署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加快智慧安防小区、绿色智慧住区、数字家庭建设,年内推动一批智慧社区配套智能公共设施。在文化教育、养老服务、创业服务、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党建特色等方面,推动新建1200个左右的智慧社区,智慧社区覆盖率超过20%。推进国家和省级数字乡村试点,推动千兆光网、5G网络和物联网向有需求的农村地区延伸,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到40%以上,农村家庭基本具备百兆以上接入能力。(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省委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

1234567...50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