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16:07
来源:亚马逊云科技
亚马逊云科技宣布,推出全新的碳足迹工具,为客户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业务。通过使用该工具,客户能够轻松了解使用亚马逊云科技如何减少碳足迹,以及与本地部署解决方案的对比。
这一新工具使用易于理解的可视化方式,向客户展示其历史碳排放量,根据客户用量变化评估碳排放趋势,估算他们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替代本地数据中心而减少的碳排放量,而且能够根据当前用量预估未来的碳排放量。随着亚马逊在2025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运营,比其2030年的原定目标提前五年,并将在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该工具将显示客户的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
亚马逊能源行业主管Nat Sahlstrom表示:“我们继续履行对《气候宣言》(The Climate Pledge)的承诺,在努力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同时,我们希望为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数据,以衡量他们的碳足迹并实现其碳减排目标。客户碳足迹工具使客户易于使用碳排放信息,并鼓励企业加快制定目标、计划和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客户碳足迹工具的推出是亚马逊对《气候宣言》承诺的一部分。亚马逊在2019年联合发起该承诺,成为第一个签署者,并预计到2040年便可实现净零碳排放,提前10年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承诺的签署方同意定期测量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亚马逊云科技的全新碳排放工具通过提供排放数据,使他们能够轻松将其纳入年度报告,帮助客户履行签署方的义务。
碳足迹工具运作方式
客户将工作负载从本地数据中心迁移到亚马逊云科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节省资金、加速创新或者使运营更加可持续。在许多情况下,迁移到亚马逊云科技比本地部署解决方案更具可持续性。根据市场调研公司451研究的数据,与几个地理区域的受访企业数据中心相比,亚马逊云科技目前可以将客户的碳足迹降低近80%,一旦亚马逊云科技在2025年之前采用100%的可再生能源供电,碳排放的削减将高达96%。
有了这一新工具,设定了碳减排目标的客户可以更准确地测量与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相关的排放量。客户碳足迹工具报告了客户的企业排放量,包括他们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时的碳排放,并提供数据展示实现未来减排目标的进展。
此外,该工具还会根据客户自2020年1月起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的情况提供历史碳排放数据,包括一级和二级的碳排放。一级的碳排放直接来自公司运营,如亚马逊云科技数据中心消耗的能源,而二级的碳排放来自购买能源,如为亚马逊设施提供的电力。
该工具的碳测量单位是行业标准的公吨二氧化碳当量(MTCO2e)。它之所以是“当量”,是因为有多种温室气体(例如甲烷和氧化亚氮),测量将温室气体转换为会导致等效变暖的碳量。
客户的碳足迹工具通过亚马逊云科技计费控制台共享,并使用能够广泛满足《温室气体议定书》的国际标准的碳数据,该协议提供了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计算标准。登录亚马逊云科技计费控制台后,客户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亚马逊云科技服务查看碳排放数据,如弹性扩展、安全、高可用的云服务器Amazon EC2和云中可大规模扩展的对象存储服务Amazon S3。当他们在云中部署新资源时,还可以测量碳足迹随时间的变化。
Salesforce等客户已率先使用该工具
亚马逊云科技与一系列客户合作,测试和开发客户碳足迹工具,包括社交网站拼趣(Pinterest)、云计算软件公司Turbonomic、资源优化管理企业威立雅(Veolia)、云计算公司Workday和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
亚马逊云科技向Salesforce提供的数据有助于该公司了解其气候影响力,并使其能够制定计划来避免、减少和补偿碳排放。Salesforce是《气候宣言》的签署者,并与亚马逊一起成为加速森林融资减排联盟(LEAF)的创始成员。该联盟最近实现了为保护世界各地的热带森林提供10亿美元公私资金的目标。
Salesforce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可持续发展全球负责人Patrick Flynn表示:“改进的亚马逊云科技碳足迹数据有助于我们制定更好的战略,采取更好的行动避免和减少排放。我很高兴亚马逊云科技正在提供越来越多关于用量的数据,并把该工具提供给所有客户。随着我们继续共同创新和亚马逊云科技继续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和净零碳承诺方面取得进展,我们期待看到,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相关的碳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拼趣的工作场所可持续发展经理Mia Ketterling也强调了碳足迹工具的好处:“清楚地了解排放源是任何公司建立减排计划的关键。很高兴能够使用客户碳足迹工具来帮助了解我们的足迹,减少运营的影响,并创建独特的拼趣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碳足迹工具加入了其他亚马逊云科技工具的集合,包括亚马逊云科技良好架构的可持续发展支柱(Well-Architected Sustainability Pillar)和亚马逊云科技计算优化器,帮助客户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并尽量减少碳排放足迹。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