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3 11:19
来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12月9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关于印发《甘肃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2021-2023)》的通知。全文如下: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2021-2023)》的通知
各市(州)生态环境局、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甘肃矿区环保局:
《甘肃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2021-2023)》已经 2021年第 30 次厅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12月8日
甘肃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2021-2023 年)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改造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办科财〔2020〕27 号)要求及《“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相关部署,结合甘肃省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依法推进全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取得实效,工业企业资源能源利用率有效提高,各类污染物产生持续降低,小微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取得进展,巩固扩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助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立足实际与创新驱动结合。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管理、制度、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依靠技术进步及管理创新,提高清洁生产整体水平。
(二)源头预防与过程控制并举。通过原辅材料以及生产过程的控制,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兼顾末端治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把清洁生产贯穿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的产生,提高资源能源的生态效率。
(三)减污降碳协同兼顾。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为牵引,以协同增效为着力点,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探索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机制,鼓励开展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减排相关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四)坚持统筹促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着重推行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同时引导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与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相结合。通过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双超”企业依法及时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双有”企业依法每 5 年实施一轮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建立名单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七条和《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第九条,对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职责范围内管理的“双超、双有”企业,充分利用监督性监测数据、在线监测数据、日常检查、现场督查等资料,以及污染源普查结果和排污许可证登记信息,于 2021 年底前建立《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管理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二)规范名单发布。各市州依据《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管理库》,结合工作实际及管理工作需要,对“双有”企业依法按 5 年实施一轮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统筹安排每年实施审核的企业,对“双超”企业依法及时纳入当年强制性审核企业名单。各市州于每年 12 月底前,提出下一年度拟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名单,并制定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计划,报省厅核定。省厅于每年年初发布当年全省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名单,各市州根据属地原则书面通知企业,并监督指导辖区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突出审核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分级抓好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深入推进能源、冶金、焦化、建材、有色、化工、印染、造纸、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危险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等 14 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
(四)开展工业园区(聚集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选取一个规模较大、配套设施较完善、企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业园区(聚集区),启动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试点工业园区(聚集区)应制定清洁生产整体规划,提出清洁生产整体目标指标,提出改造提升措施,协同推进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稳定达标排放,助力推进工业节水和循环用水。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