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6 17:03
来源:盈峰环境
2020年的新冠疫情,仿佛是一面镜子,更像一颗“验心石”,让我们再次看到盈峰中联人的“不忘初心,不畏挑战,不辱使命”。在世间万物都被按了“暂停键”或“减速键”后,盈峰中联环境快速调整,迎峰而上,多管齐下,逆势飞扬。
2020年上半年,盈峰中联环境半年度中标16个环卫服务项目,合同总额达到101.54亿元,首次登上环卫市场化半程冠军宝座,并拿下78亿环卫史上最大体量项目-深圳宝安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二期);环卫装备精准销售,捷报频传,6月单月订单总额达12.4亿元,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首位;餐厨垃圾处理紧跟形势,成为2.49亿广州生物质处理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集餐厨垃圾收运、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装备研发制造于一体,国内唯一;而在垃圾分类板块,盈峰中联环境厚积薄发,中标长沙高新区近亿元垃圾分类项目,涵盖垃圾投收运处全过程,成为公司在垃圾分类领域新的突破和里程碑。
长沙高新区垃圾分类项目中标通知书
高新区垃圾分类项目服务范围包括高新区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与运营、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域“投、收、运”全过程体系建设与运营、智慧环卫系统建设与运营维护。实现了三个全覆盖:
1、类别全覆盖。以“大分流、小分类”为基本思路,大件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从源头与生活垃圾进行分流,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2、范围全覆盖。长沙高新区常住总人口约24.5万,下辖4个街道,23个社区村,80个小区,以示范为引领,打造了4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实现了城区、农村高标准试点和全域分类覆盖。
3、过程全覆盖。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管理及宣传督导、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
自2016年12月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7次重要批示,各部门、各省市发布各种垃圾分类政策文件。盈峰中联环境紧跟形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成立垃圾分类专项小组和分类技术中心,专职研究垃圾分类,目前已形成智能分类装备、智慧分类服务、智云分类平台三大业务领域板块:1智能分类装备
出身于装备,核心于装备。盈峰中联环境在环卫装备研发和制造上追求精益求精、注重创新升级,新能源、无人驾驶、机器人、小型设备系列产品层出不穷,新型、便捷、先进、可靠成为“带盐”标签,“颜值担当、实力担当、环保担当”强势助力。
分类投收运处全系列产品
垃圾分类系列产品也应势而生。智能分类收集箱、地埋景观式分类投放容器成为区域新的风景线;无泄漏压缩车针对性解决厨余垃圾跑冒滴漏问题;大型分类转运站集竖直站和水平直压站于一体,可同时进行干湿垃圾分类转运;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中转压榨设备可有效解决厨余垃圾小规模处理和大规模压榨处理问题。
物联网+分类收运车
大型分类转运站
2分类服务
盈峰中联环境充分结合公司设备优势、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提出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应用场景的垃圾分类全体系整体解决方案,可为垃圾分类提供投、收、运、处全方位、全系统的服务。从技术沉淀到实践实操,从小区试点到地级市区域性试点再到省会城市“区级”全覆盖,共计涵盖了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四个省近10个分类项目,盈峰中联环境的垃圾分类服务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并成为中国首批垃圾分类服务能力认证卓越(10星级)的企业。
针对目前垃圾分类工作中“小、散、乱”的重点难点和痛点,盈峰中联环境积极探索创新,提出“一体两化”垃圾分类运营管理模式,即“试点先行+全域覆盖”的整体设计,建立专业化分类收运处体系和多样化专业培训咨询队伍的“两化”模式。
“两体一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服务内容
本着“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全民参与”的基本原则,“两体一化”模式通过采用“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示范引领、全域覆盖”的方式,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标准化的垃圾分类体系;通过精准对焦“分类宣传督导”和“投资运营”,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理的全过程系统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保障问题。目前公司已在多个区域打造了垃圾分类示范标杆工程,形成了 “仙桃区域性分类试点”、“深圳宝安环卫一体化+垃圾分类”、“长沙高新区全过程分类一体化”三种典型垃圾分类项目业务模式。
3智云分类平台
针对垃圾分类项目参与人员多、运维问题多、监管难度大、全链条打通难问题,盈峰中联环境累计投资1亿元自主研发智慧环卫云平台和智慧分类云平台,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对环卫管理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合理设计规划管理模式,提升作业质量,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建立以物联网+专业化分类设备和设施为基础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加强分类全过程的有效监督,打造高效、环保、适用的垃圾分类投、收、运、处全过程产业支持体系和全过程信息化监控平台,实现分类过程的全流程、全类别、全场景的信息化监控平台,用技术创新解决管理难题。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