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疫情之后,几十万吨医疗固废如何处置?

时间:2020-04-09 09:06

来源:启迪环境

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全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情况显示,截至2020年4月4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070.6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增加了1167.8吨/天。其中,湖北省能力从疫情前的180吨/天提高到了667.4吨/天,武汉市能力从疫情前的50吨/天提高到了265.6吨/天。自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3.2万吨。

02 几乎未曾停工的环保产业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近期在线上访谈直播中表示,“据环境商会了解,环保行业的复工复产率非常高。主要是行业属性使然,污水、垃圾、环卫等环境服务属于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不管有没有疫情,企业的运行都是‘一天不能停’的。与医护人员相比,环保行业属于‘隐形战场’”。

作为环境综合治理科技企业,启迪环境目前下辖参控股公司480家,单一项目1000多个,业务覆盖环保行业的各个领域。疫情期间,除部分在建项目暂停以外,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填埋、医废、环卫、水务等项目一直处于生产状态。截止到3月20日,总体复工率达到80%,大部分项目不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

受疫情影响被暂停的在建项目,以水务工程为例,其负责人向凤凰网财经介绍到,目前湖北省外项目如句容、南昌、沭源、泸溪等地的项目已于3月份全面复工。

湖北省内,在建工程项目负责人已陆续返岗,截止采访时,正在推进复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各地市下发的相关通知及政策文件,申请复工的(建设工程)项目需要提交《企业承诺书》、《建筑工地拟返岗人员健康信息统计表》、《建筑工地进场人员健康检查信息表》、《疫情管控自查表》、《安全生产自查表》、《市政工程复工申请表》、《市政工程复工条件报备表》等材料申请复工。

“为保证精准复工,安全复工,政府主管部门与公司项目部联合成立防疫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方案,做到施工现场与生活区分离,封闭后仅留一个出入口,明确专人把守;确保所有生活区、办公区、食堂、卫生间等已消毒杀菌处理;配备测温仪、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保证2周使用量要求。对复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进行全方位排查。”

03 运营成本大幅增加,政策纾困助力复产

根据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显示,环保产业中受此次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是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和环保设备制造领域。

对启迪环境而言,一方面是疫情给各个行业带来的连锁反应。疫情期间,因为餐厅企业停业,部分城市或地区的餐厨收运业务(量)只有原来的1/3到1/4;电废和报废车项目因上游企业停产,存在原料供应不足的情况;在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方面,部分项目受所在地区交通限制,小部分垃圾收运受到影响,总量下降了大约20%。另一方面,是运营成本的增加。因环卫行业的特殊性,感染风险高,因此防护物资大量消耗。疫情期间,大规模的环卫、消毒工作增加了人工、机械、物资、运输等公司运营成本。

垃圾焚烧发电的在建项目,还有工期延长、投资增加、次生的城市环保问题等影响。“按照目前各地管控等级,工期平均影响了55天,加上材料、设备、物流等供应链上滞后性影响,叠加工期更久。投资也会增加,一是工程本身人员、机械和材料成本,二是资金成本增加,第三是延迟投运造成的运营收益损失。

好消息是得到了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性支持。“各地政府部门均出台了包括减免增值税、减免三险企业缴纳部分、申请稳岗补贴等优惠政策,各项目公司正在按程序申报。”据介绍,启迪环境已经获得疫情防控专项低息贷款超过3个亿,货款专项用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支付水电费、人工费、物资运输及维修费等。

04 追问:固废难题何以产生?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2个市医疗废物处理超负荷运行,28个市满负荷运行或者接近满负荷运行。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曾通报,武汉市每日需外运至周边地市应急处置医疗废物约20吨。

其实,固废产量增长的处理问题早已存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表示,“我国每年固体废物产生量近100亿吨,且呈逐年增长态势。如此巨大的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和年产生量,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而中国普遍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烧,焚烧发电时还可以做到能量再利用,填埋就是既不环保也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依照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处理原则,最科学的处理方式是垃圾分类后再针对性地处理、利用。

针对当前国内医废固废处理的困境,启迪环境专业人士对凤凰网财经做出解读——

1、医疗卫生机构的科学分类机制难以落实,尤其是小型机构及乡镇以下诊所、私人诊所等难以规范;

2、主城区收运体系尚好;但乡镇以下及偏远地区的医废收运体系不够完善,收运成本高、效率低;

3、随社会经济发展,人工、材料的成本上涨,环保成本更是日益趋高,但收运价格的提升却难上加难;需要建立合理医废处置收费体系;

4、医废单一焚烧处理规模较小,运行不稳定,烟气排放很容易超标;医废处理处置路径有待完善,进一步降低环保风险;

5、大多数设施的生产及经营规模不大,但配套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跟上,也没有明确,难以落实;

6、按现行2011年医废管理条例,一年内完善地市级以上设施、两年内完善县市级设施,目前看,地市级集中设施基本建立,但县市级的设施不够完善,最关键的是没有形成收运贮存处置的体系,也没有应对公共疫情爆发的应急应对体系。

05 机遇与挑战并存,环保产业将迎来“黄金时代”

在2003年非典过后,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国务院颁发实施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每个地市级以上的省市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危废处理中心,这也被业内认为是我国医疗事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编辑:徐冰冰

1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1人参与 | 0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