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8 15:01
来源:生态环境部
2.实施医化行业“退转升”,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台州市主动改变以往末端治理的工作方法,通过关停会产生恶臭废弃物和有毒废弃物的医化合成发酵项目,实现“退”出污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转”出成效;通过实施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信息化和自来水管架空、物料管线架空、污水管线架空、废气管线架空的“四化四架空”建设,实现“升”出水平,着力从源头上消除化工污染,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192家医化企业,关停78家,退出医化合成发酵项目211个,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51.5%和60%,医化行业规上工业产值达476.36亿元,较2012年增长30.13%。
路桥电镀园区废水收集空中管廊
以电镀工业园建设为重点,逐步聚集选址不合理涉重金属企业,合理规划工业园建设,进行集中发展、集中治污,实现产业优化聚集、层次提升和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目前,台州市已在电镀、熔炼、铸造等涉重金属行业推广专业化园区管理模式,截至2018年底,台州市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削减14.97%。
(四)实施分类管控,全方位守住土壤环境安全底线,打造先行“示范区”
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经济条件千差万别,与大气、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污染治理(特别是农用地治理)的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台州市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风险管控为导向,通过典型区域的试点、示范建设,不断探索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实用、安全、经济可行”的土壤分类管控模式,守住土壤环境安全底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加强土壤环境空间红线管制。全面划定环境功能区划,全市共划分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安全保障区、人居环境保障区、环境优化准入区和环境重点准入区六大类环境功能区264个小区,明确了每个小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目标和管控措施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同时,台州市依托基本农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浙江省农田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和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整合形成全市共计474个监测点的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立了农业“两区”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
2.积极探索建立受污染耕地分类管控模式。温岭市泽国镇和路桥区峰江街道作为历史上场外非法拆解的重灾区,其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特征明显,而台州很大部分土壤污染呈现复合污染特征,选择两地受污染耕地作为分类管控试点,其综合防治经验可对其他地区进行辐射推广。台州市率先完成温岭市泽国镇全镇域范围44233亩农用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定试点,划定优先保护类耕地38000亩,作为永久基本农田实施严格保护;划定安全利用类耕地5460亩,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食用农产品超标风险;划定风险管控类重度污染耕地(粮食禁种区)773亩,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治理修复、集中处置、生态补偿等措施,实施风险管控。
场外拆解场地变身“七彩花田”
针对路桥区峰江街道成片的8600多亩受污染耕地,通过严禁种植可食用农作物、调整实施花卉苗木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等各项措施,建成花木基地9000多亩,种植各类花卉苗木450万余株,形成了花卉苗木种植与销售为一体的亿元级农业产业,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赢”。
3.建立重点企业责任管理。将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分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和一般重点行业企业两类,对重点监管企业实施重点管控和责任书管理。目前,全市所有171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均与当地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并向社会公开,企业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五)深化综合治理,全方位规范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行为,推进监管“一张图”
台州市部分医化、涉重金属企业退出遗留下的场地污染严重,造成土壤污染历史欠账多,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同时,由于统计方法不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收到生态环境部门通报的污染地块名录后,无法在本单位管理系统上找到相应的地块,造成了部分污染地块管理的缺失。为此,台州市坚持把解决损害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突出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优先领域,积极构建“强治理、严准入、一张图”的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和管理机制,努力做到还清旧账、不留新账,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
1.强治理,即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重点推进实施全市医化、电镀、拆解等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退役场地治理修复工程,全市累计完成治理修复工程6个、正在开展治理修复或风险管控工程5个。针对历史上“散乱污”或违规企业拆后场地,综合运用规划布局优化、拆后绿化美化、治理修复等手段,确保退役场地的安全绿色利用,实施“腾笼换鸟”。
2.严准入,即严格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台州市建立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严把拟开发利用地块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准入关,将土壤环境保护目标和土壤污染防治要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明确地块开发利用必须符合规划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3.一张图,即探索污染地块信息化管理模式。依托台州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分别将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含2013年以后关停的)地块和拟出具用地规划条件文件的地块矢量空间信息输入平台,由系统自动进行叠加和预警,实现两个部门间土地开发利用准入的“一张图”协同监管;生态环境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将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日常管理、现场评估、工程进度等信息输入平台,实现治理修复项目全生命周期“一张图”协同监管。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