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6 15:30
来源:生态环境部
第二批“回头看”启动后,各地进展迅速。据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消息,10月31日与11月1日,督察组进驻湖南后,向当地转办了两批共135件环境信访案件。
天气渐冷,北方迎来了秋冬季雾霾高发期。赵亮正在积极搜集山西、陕西等地的环境污染线索。
这位环保公益组织“空气侠”的创始人告诉记者:“山西、陕西都有部分区域位于汾渭平原,近几年的空气质量不好。等督察组一到,我们就把群众反应强烈的环境问题反馈过去,督促整改到位。”
随着首批10省(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结果的出炉,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正式启动。据生态环境部消息,近日已组建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分别对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10省开展“回头看”督察进驻工作。
面对环保督察“回头看”的第二击,地方政府无疑将会面临更为严格的环保整治要求和更严厉的问责压力。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第一轮“回头看”中,不少地方政府存在虚假整改、蒙混过关的情况,有些情况甚至出乎中央环保督察人员的意料。相信第二批“回头看”针对上述问题可能会有一些系统性的改进。
“一托二”紧盯10省份
近年来,环保督察的形式和效果获得认同,在今年的机构改革中,“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成为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的内设机构之一,例行督察和“回头看”是其主要工作之一。
第二批“回头看”的五个组长分别由朱小丹、朱之鑫、吴新雄、李家祥、黄龙云等五人担任,副组长由四位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兼任。本次“回头看”采取“一托二”的方式,即每个督察组要到两个省份开展督察工作。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各督察组督察两个省份均是相邻的两个省份,比如第一组负责辽宁、吉林;第二组负责山西、陕西;第三组负责安徽、山东。
与以往一样,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分别设立了联系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省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受理举报电话时间基本为每天8:00–20:00。
给中央督察组打投诉电话,被很多人视为向更高决策层表达诉求的途径。“督察组基本上不会主动挂电话,非常有耐心,有举报者反映,督察组听他讲了半个多小时。”赵亮说道,赵亮也曾多次拨打督察组的举报电话。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是第一轮督察举报过的问题,督察组会问得很仔细,建议举报类似问题时把过去的资料整理好。
各地环保部门通常会定期公布处理结果。此前,赵亮曾发现自己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会再度拨打举报电话,询问原因。“这可以避免一些地方政府部分整改。比如说反映三个问题,可能最容易解决的问题给解决了,剩下的不回应。”
今年5–7月,中央已经派出首批督察组分赴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开展“回头看”,并同步安排相关领域环境保护专项督察。
从公开情况来看,“回头看”并非虚晃一枪,对于地方的震动很大。据生态环境部的统计,督察进驻期间公开53个典型案例,相关地方已主动问责513人,其中厅级干部17人,处级干部132人,有效传导了压力。在督察组的通报中,频频出现“变本加厉”“触目惊心”“包庇纵容”等字眼,措辞严厉。
第二批“回头看”启动后,各地进展迅速。据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消息,10月31日与11月1日,督察组进驻湖南后,向当地转办了两批共135件环境信访案件,其中涉及大气污染方面的举报最多。
10月31日,督察组对安徽省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召开后,宣城、亳州等市县会后或连夜召开各种形式的动员会,具体部署做好迎检工作。截至11月1日12时,安徽收到督察组转办的首批信访件36件,涉及环境问题52个,多个信访反映的均是复合环境问题。
据《人民日报》报道,明年开始,将开展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历时约三年,承担环保职责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央企集团将被纳入督察范围,统筹安排。
重点盯住“表面整改”等问题
7月14日,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副主任刘长根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从“回头看”的情况看,第一轮督察成效明显,督察指出的多数问题都得到整改,“不过,地方在督察整改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依然十分普遍”。
赵亮对此深有感受。他长期关注中央环保督察的动态。赵亮发现通常在督察组来之前的1–2个月,很多企业就会做好相应的准备,如限产、停产等,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会提前告知企业。另外,在与当地居民互动的过程中,赵亮也发现了地方假装整改的情况,“这其实是包庇企业”。
根据要求,本次“回头看”重点督察经党中央、国务院审核的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落实情况;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以及“一刀切”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不作为、滥作为的问题等。
编辑:刘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