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6 10:19
来源:河南省政府
集群布局:以中信重工为龙头,建设洛阳、新乡矿山成套装备产业集群;以郑煤机、平煤机和平煤神马机械装备为龙头,建设郑州、平顶山煤矿成套装备产业集群;以卫华集团、焦作科瑞森为龙头,建设焦作输送设备、长垣起重及矿山装备产业集群。以实施跨省跨国并购重组为主要途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集群竞争优势,支持中信重工进行战略并购重组,打造全球矿山装备第一品牌。
(二)突破四大新兴产业。
1.数控机床。坚持突出重点、应用带动、质量先行,聚焦关键基础部件、专用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三大领域,以集群引进壮大规模,以技术创新增强实力。重点突破高速电主轴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巩固提升轴承等专用机床领先优势,扩大中高端通用机床规模,全面提升现有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依托优势企业,加强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工艺技术与装备的结合,实施“一条龙”应用计划,研制推广使用一批增材制造装备,引进培育一批专用装备及核心器件企业,尽快形成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将数控机床纳入“机器换人”专项行动,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应用,形成持续的市场需求,提升本地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举办两岸(河南)智能装备对接活动,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控机床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台湾数控机床产业转移承接地。发挥台湾友嘉龙头作用,壮大许昌中锋等骨干企业,把郑州、许昌市培育成为国内领先的中高档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依托安阳鑫盛、新乡日升、贝英数控等优势企业,把豫北地区打造成国内先进的专用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建设洛阳、安阳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到2020年形成国内领先的数控机床产业。
2.机器人。坚持市场与技术并重、引进与培育并举,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针对产业应用及市场急需,开展机器人本体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研究并实现产业化,推动整机、关键零部件、智能生产线“三路并进”,以机器人为核心构建智能装备产业新体系,将郑州机械研究所的减速器、洛阳轴研科技的轴承打造成国内一流产品。协同机器人供需双方,实施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工程,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典型应用,以点带面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强产业创新联盟、测试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服务体系,设立机器人实训基地,完善面向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科慧科技、中信重工、新乡勤工、许昌中锋等企业,深化与韩国现代等优势企业合作,全力引进国内外机器人知名企业,加快格力(洛阳)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落地,打造洛阳、郑州、新乡、许昌机器人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安阳医疗助残服务机器人生产基地。到2020年形成国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
3.节能环保装备。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技术突破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围绕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和节能降耗目标,强化标准约束和市场倒逼,加快节能环保装备供给。重点研究锅炉窑炉等节能技术、“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技术,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电机和变压器、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成套装备等先进装备,扩大余热余压利用、生活垃圾处理等装备优势。以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抓手,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推动节能环保装备示范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完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以市场换技术、换产业,加快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设生产基地。以中信重工、郑州锅炉、宇通重工和新乡威猛等企业为龙头,打造国内领先的郑州、洛阳、新乡节能环保装备优势产业集群;依托中材环保、许继电气、南阳防爆集团等,培育许昌、平顶山、南阳、商丘节能环保特色装备生产基地。到2020年形成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
4.轨道交通装备。坚持育龙头、强基础、延链条,建立竞争力强、链条完整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依托城际轻轨和地铁建设项目,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向郑州中车、洛阳中车、洛阳机车集聚,培育具有国内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系统、基础零部件协同发展,车辆制造与检修协同发展,完善轨道交通产业链条。聚焦智能制造、再制造基础技术和工艺,着力突破影响产品精度的瓶颈制约,发展轴承、信号系统、监控系统以及综合供电自动化系统等关键配套产业,提高轨道交通配套产业的自主化水平。建设郑州中车轨道交通车辆造修基地、洛阳中车轨道交通车辆造修基地和洛阳电力机车检修基地,拉长轨道交通装备服务链条。依托郑州中车、洛阳中车、洛阳机车、河南思维、辉煌科技等企业,做强郑州、洛阳“整车+配套+服务”产业链。到2020年形成国内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创新升级。以提高技术水平为目标,培育创新引领型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带动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整体跨越。
1.培育创新引领型龙头企业。在4个优势产业及4个新兴产业领域选择50家龙头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重大科技专项承担、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技术集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壮大实力,打造装备制造“航空母舰”,使其在转型升级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
2.建设创新引领型平台和机构。在4个优势产业及4个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布局省级创新平台,争创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农机装备、电力装备、矿山装备等领域创建5个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与国机集团、国家电网合作,争创农机装备、电力装备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郑州机械所、中机四院、中机六院、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共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加快筹建大连理工大学重大装备制造郑州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郑州智能装备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
3.培养引进创新引领型人才。依托“中原千人计划”等平台,加大高端装备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的引进力度;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装备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加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培育一批装备制造业知名企业家、知名技术专家、知名工匠。(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编辑:刘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