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湖州病死猪事件思考:无害化处理需尽快告别“野蛮生长”

时间:2017-09-20 10:35

来源:深圳市朗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连日来,湖州大银山被埋死猪事件引起广泛关注。9月1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经浙江湖州市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和犯罪嫌疑人交代,湖州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先后6次将病死猪拉出掩埋,累计掩埋数量约300吨。中央环保督察组8月30日到现场调查,当场挖出大量就地掩埋的死猪尸体,目前挖出上万头死猪尸体。截至9月8日,3个掩埋点位已全部开挖清理完毕,共挖出残骸及污泥223.51吨。初步查明,这是掩埋了4年的病死猪,原本应该焚烧,结果却被拉到山上埋了起来。

中国作为公认的世界生猪生产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病死猪随意丢弃或制成肉制品流入市场等现象屡禁不止。2013年上半年,上海曾在黄浦江打捞出上万头死猪,后查明这些死猪来自于黄浦江上游的浙江嘉兴,当地高密度的养猪环境让生猪的存活率逐渐下降。就在同月,湖南省浏阳市、株洲市等地也有水域发现漂浮的病死猪。病死猪投江,引发举国关注。这一事件将长期被忽视的中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向前台。数月之后,农业部发布《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通知,而后国务院颁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期这一问题走向正常轨道。在《条例》颁布之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上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

在2014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畜禽养殖、疫病发生和畜禽死亡等情况,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组织建设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处理场所的设计处理能力应高于日常病死畜禽处理量。

尽管法律法规不断颁布,但病死猪事件依然层出不穷。央视2014年12月27号播出《追踪病死猪》,记者在江西高安跟踪调查一年,发现当地不少病死猪,有些甚至携带A类烈性传染病口蹄疫的病死猪,被猪贩子长期收购!某屠宰场老板介绍,他们的病死猪肉销往广东、湖南、重庆、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7省市,年销售2000多万元,更令人震惊的是,该案中检验检疫、市场、保险等环节的监管几乎全线失职。在2015年,福建龙岩等地又爆发病死猪事件,当地不法份子,每月用2100元“辛苦费”搞定检疫负责人,将2千吨病死猪肉流向餐桌,据报道屠宰场工人自己都不敢吃屠宰的猪,警察在现场被熏到呕吐。

告别“野蛮生长”,提升行业门槛已成大势所趋

在“黄浦江漂死猪事件”爆发的这一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在国内掀起一个高潮。根据农业部的要求:“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年饲养量在5000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大县,原则上每个县都要建立专业无害化处理场。所有规模养殖场户都要通过委托处理纳入无害化处理体系。”

无害化处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突然旺盛,导致在众多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业务的企业内,有非常大一部分企业并不具备相关处理经验和资质,但因其在当地等做过较多其它领域的政府工程,或打着投资小、经济效益好等旗号,获得了当地的无害化处理项目。同时,不少不具备相关经验和资质的企业,技术不够成熟,且项目处理规模小,缺少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导致项目建设后出现一系列问题。提升无害化处理行业的准入门槛,保留并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企业应具备的相关资质,这应该未来是重要的思考方向。

同时,各地政府在选择无害化处理企业时,也应该多重考量企业的整体实力,选择技术实力强、投资实力强、社会责任感强、项目运营经验丰富的企业尤为关键。

湖州挖出的不止是病死猪,更是环保监管的缺失

在相关立法和规定之下,依然有众多不法份子铤而走险,更有甚者就是如同湖州病死猪掩埋事件的涉案公司,假借无害化处理之名,领着国家和省市各级财政的补贴及贴息,却干着不法行为。一个做环保工程的企业,却反而成了污染源,这暴露出来的不仅是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部门地区环保监管的有名无实。从管理体制上看,目前,负责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审批监管单位主要是农业部门下属的畜牧管理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病死猪掩埋三年之久才被发现,而原因是因为中央来人了。而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8月27日浙江省环保厅给民众的回复依然是“未发现请到污泥迹象及未发现掩埋方式处置病死猪的情况”。如果没有中央环保监督组,这些病死猪还将掩埋多久?湖州市青草坞村的村民还要忍受多久?

社会不是没有监督,关于病死猪掩埋带来的环境污染,之前早就有过举报,要么是查处浮于表面,结论不能服众,要么就是不作为,直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到来。此事件的爆发,也可见地方环境保护机构的监督管理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环保工作依靠中央推动,效果立竿见影,但事无巨细不可能一一等待中央介入,最后还需依赖于属地管理,如何利用环保督查推动环保机制的改变,使其有能力解决地方环保问题,都应该是我们在未来重点思考的方向之一。同时,打破地方监管部门的不作为的局面,还是需要依据法规,建立机制,该处置的要依法处置。

在环保先行的今天,愿类似事件不会再次上演!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