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 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重点工程
贵港市产业园区。加快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依托华电贵港电厂热电联产项目、贵糖搬迁技改项目,建立热电联产为基础,制糖浆纸产业为核心的全面循环经济产业园,并通过延长和拓宽园区产业链,完善产业发展配套体系,将园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全国闻名的热电联产绿色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支持华润(贵港)水泥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完善石灰石—水泥—新型建材产业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技术,推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建立皮革城封闭循环产业链,实现制革行业废水、废渣的“零排放”。
覃塘区产业园区。以理昂生物质发电项目为核心,以周边木业企业加工边角料、甘蔗渣等为燃料进行发电及向周边木业企业进行集中供热,建立以固废交易和能源交易为基础的园区循环经济交易平台。
广西贵港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示范基地。以贵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核心,带动餐厨垃圾、污泥资源化利用、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废物资源利用项目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并通过强化园区内部协调管理,加强企业间资源、能源联系,打造一体化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并不断引进节能环保产业研发中心、设备制造产业等,丰富和发展产业园内容,打造广西贵港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引领建设一批节能环保咨询、设计、环境管理服务企业,开展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研究;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服务平台研究与设立;探索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基质,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试点。
节能环保服务业重点工程共计2个,预计投资1亿元。
专栏4 节能环保产业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工程
环保工程设计第三方服务机构、环境质量现状第三方监测服务机构、污水处理厂运营服务机构、环保产业技术装备研究机构、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碳污权交易平台、排污权交易市场试点等工程建设。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工信委、环保局、科学技术局、财政局、住建委、交通运输局、统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为成员的贵港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举措;制订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扶持政策等,协调解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市工信委会同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综合协调推进工作,组织产业规划实施,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快实施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制定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协同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节能减排考核结果运用,强化社会舆论监督。通过加大问责力度,形成促进倒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节能环保产业统计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发挥统计监督作用。完善重点项目申报、筛选与管理机制,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项目落地保障。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以制度建设促规划实施,以重点项目促产业发展。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在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的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以及帮助节能环保企业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制定贵港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指南,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市场,及时正确引导全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二是制定贵港市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是制定贵港市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土地使用政策,优先供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建设用地,对节能环保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点工程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保障;四是制定贵港市环保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提高环保产品技术门槛;五是制定贵港市优先采购环保设备(产品)目录,引导企业和消费者优先采购本市或广西通过认定的环保产品。六是制定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推动节能环保成套产品、设备及技术服务出口,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鼓励对外节能环保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鼓励企业到境外为我国投资项目和技术援助项目提供配套的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七是加快推进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评估认定及目录制订工作,加强能源与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及国际环境技术转让,大力推进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外向型发展。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从预算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作市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节能环保产业培育、节能环保先进实用技术和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适用技术推广;二是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并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理顺投融资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渠道、多方式筹集环保产业发展资金,促进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三是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完善节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体制,探索和推广PPP建设运营模式。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在税务、用地、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拥有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能力、自主研发能力的节能环保企业落户贵港;二是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以龙头节能环保企业为核心,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中小节能环保企业落户;三是推进产业聚集,通过优化布局建立我市节能环保产业聚集地,吸引国内外节能环保企业产业聚集。
加强统筹规划,整合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集聚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以产品为纽带,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或合作合资等方式,组建一批集科工贸于一体、上下游相配套的大型环保集团,提高我市节能环保产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积极引导和引进节能环保产业单位向专业园区聚集,降低配套成本,促进资源共享,拉长产业链条。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