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9-04 10:17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走近老港垃圾填埋场,虽然仍有阵阵异味,政协委员张阿根等还是觉得欣慰:河水不再发黑了,垃圾山用黑塑料膜覆盖了,集运码头要进入试运转了,绿化林带建起来了,前面1至3期填埋场生态修复也在进行中,垃圾场的“除臭”工作正逐步展开。
今年上海“两会”上,张阿根、戴群华等委员针对老港垃圾场问题共提了三份提案,得到市绿化市容局“解决或采纳”的答复。市绿化市容局分析臭气形成原因,认为主要是在装卸码头、垃圾作业暴露面、垃圾运输、短驳吊装等环节未有效控制臭气散发,此外,垃圾渗沥液来不及处理也是臭气一大来源。他们表示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作业过程管理,同时加快硬件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
在老港填埋场西侧,防护林已经郁郁葱葱。据介绍,该林带总投资2.58亿元,于今年6月前建成,占地面积1565亩,该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臭气,控制臭气扩散。在老港码头,原来的码头仍用抓斗装卸散装垃圾,而另一边,新的集装箱码头已初步建成,预计年内将投入试运行。新建集装箱船专用泊位5个,使用岸线582米。同时,市区生活垃圾内河集运码头也在改建中,蕰藻浜码头年内将基本建成,可望消除垃圾装卸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现象。对于渗沥液处理问题,老港四期投资9000万元,扩建处理渗沥水能力800吨/天,并与南汇污水厂达成协议,将部分初步处理过的渗沥液纳入城市污水系统,以避免污染水环境。
老港垃圾场“除臭”工作正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委员们对治理成果表示肯定,同时提出不少建议。戴群华委员认为,对垃圾处理问题要有前瞻性思考。目前老港垃圾场每天运来的垃圾量已超过其原设计的处理量,而今后的城市垃圾也不会明显减少,需要在科研上有所突破,比如使用活性生物菌,加速垃圾分解。另外,在垃圾处理的项目配套上也要有前瞻性思考,不能出现问题之后才去寻找解决办法。
“去年上海生活垃圾清除量每天达到18531吨/日,每人每天产生垃圾近1公斤。”孙海彬委员认为,垃圾处理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少垃圾填埋量。“填埋场的垃圾有1/3变成渗沥液,说明生活垃圾里很多是瓜果皮、烂菜叶等,这些都可以经过粉碎之后直接进入污水系统,或者变成有机肥浇灌小区绿化,这样起码可以减少1/3垃圾量。”
“虽然填埋场加强了污水处理能力,但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张阿根委员对污水渗漏问题相当关注,因为污水渗漏会直接污染浅层地下水。他建议老港垃圾填埋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都来对填埋场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监测,随时掌握一手数据。
编辑:姚森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